首页 理论教育 陈寅恪:中国史学界泰斗的人品与学术贡献

陈寅恪:中国史学界泰斗的人品与学术贡献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寅恪被誉为“中国史学界泰斗”,他高尚的人品、杰出的学术成就和贡献,赢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外著名学者的尊敬和称赞。陈寅恪的学术论著不但在中国有人去研读,在国外也备受推崇。日本近年刊行的中国研究史入门已将陈寅恪所著魏晋南北朝史略论稿及隋唐制度渊源论略稿列入必读课;亚细亚历史研究大门也有类似说明,可见其普及之广与受重视程度之深。而其人品,表现出高贵的书生风骨,令人有“心向往之而不能至”的感慨。

陈寅恪:中国史学界泰斗的人品与学术贡献

陈寅恪被誉为“中国史学界泰斗”,他高尚的人品、杰出的学术成就和贡献,赢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外著名学者的尊敬和称赞。

解放后不久,周恩来总理专门派人看望他,转达党和国家对他的关怀。他的腿跌伤以后,周总理曾亲自过问医院的治疗方案。

1959年,陈毅副总理偕夫人张茜中山大学看望他,与他讨论«世说新语»一书的有关问题。同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周扬看望他,和他商讨有关教育问题。

1953年,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写信请他赴京工作;第二年又派人迎接他就任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第二所所长。著名科学家李四光周培源等也都劝他进京工作。中共中南局书记陶铸对他非常尊崇,不但到中山大学与他访谈,还多方面给予他生活上的优遇。

1963年,胡乔木特地到中山大学看望他,关心他的旧稿重印事宜。还说,在清华学院时,可惜没有机会听陈寅恪讲课,深感遗憾。

陈寅恪的学术论著不但在中国有人去研读,在国外也备受推崇。(www.xing528.com)

日本近年刊行的«中国研究史入门»已将陈寅恪所著«魏晋南北朝史略论稿»及«隋唐制度渊源论略稿»列入必读课;«亚细亚历史研究大门»也有类似说明,可见其普及之广与受重视程度之深。

苏联学者在蒙古发掘了三件突厥碑文,但都看不懂,更不能理解。后来,陈寅恪以突厥文对译解释,各国学者都毫无异词,同声叹服,又如唐德宗与吐蕃的«唐蕃会盟碑»,许多著名学者如德国的沙畹,伯希和等,都难以解决,又是陈寅恪作了确切的翻译,才使得国际学者感到满意。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汪荣祖说:“陈寅恪在现代中国史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国外影响也很深远。”

一位美国学者写«论韩愈»一书,特在扉页上注明:将此书献给陈寅恪先生。

有一位学者这样称赞道:在我心目中,陈寅恪是一位通儒,通儒有别于专家学者。今日环顾中外,专家学者比比皆是,而通儒绝鲜。他又是一个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这包括他所有的人文品质与人文素养,他在人文学中,已达通儒的境界。而其人品,表现出高贵的书生风骨,令人有“心向往之而不能至”的感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