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南山阳吴玉搢的学术贡献与著作介绍

江南山阳吴玉搢的学术贡献与著作介绍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儒学案》卷六十七《味经学案·吴先生玉搢》:吴玉搢,字藉五,号山夫,江苏山阳人。《清史稿·儒林二》:玉搢,字藉五。《清史列传·儒林传下一》:吴玉搢,字籍五,江南山阳人。其后,吴山夫学博能嗣响两家,著有《金石存》、《正字通正》、《山阳志遗》、《别雅》等书。(下略)唐鉴《学案小识》卷十四《经学学案·山阳吴先生》:先生讳玉搢,字山夫,贡生,官训导。项樟《玉山文抄》卷一《

江南山阳吴玉搢的学术贡献与著作介绍

《清儒学案》卷六十七《味经学案·吴先生玉搢》:吴玉搢,字藉五,号山夫,江苏山阳人。贡生。官凤阳府训导。精于小学,著《别雅》五卷,取字体之假借通用者,各注所出,为之辨证。通古籍之异同,疏后学之凝滞,犹可考见汉、魏以前声音文字之概,非俗儒剽窃之书所能仿佛也。又著有《说文引经考》、《六书述部叙考》、《金石存》、《山阳志遗》诸书。初为卢雅雨幕客,后入京师,味经聘之,助修《五礼通考》,成书盖资其力。(参史传、《扬州画舫录》)

清史稿·儒林二》:玉搢,字藉五。官凤阳府训导。著《山阳志遗》、《金石存》、《说文引经考》、《六书述部叙考》。又著《别雅》五卷,辨六书之假借,深为有功,非俗儒剽窃所能仿佛也。

《清史列传·儒林传下一》:吴玉搢,字籍五,江南山阳人。廪贡生。精小学,著《别雅》五卷,考古书文字之异,取字体之假借通用者,系韵编次,各注所出,为之辨证,非俗儒剽窃所能及。又著《金石存》、《说文引经考》、《六书述部叙考》、《山阳志遗》。[1]

杨钟羲《雪桥诗话》三集卷五:国朝淮人考据推阎百诗,六书之学推张力臣。其后,吴山夫学博能嗣响两家,著有《金石存》、《正字通正》、《山阳志遗》、《别雅》等书。秦文恭纂《五礼通考》,皆山夫为之校正。文恭尝语人云:“吾来京师,得三异人,山夫其一也。”阮司寇称其诗硬语盘空,有性情,有卷轴,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然律诗多有失之过硬者。(下略)

唐鉴《学案小识》卷十四《经学学案·山阳吴先生》:先生讳玉搢,字山夫,贡生,官训导。著《别雅》五卷,取字体之假借通用者,依韵编之,各注所出,而为之辨证,于考古深为有功。惟是古人用字有同声假借,有转音变异,有别体重文,同声转音,均宜入之。而此书挂漏甚伙,然就所征引,足以通古籍之异同,疏后学之疑滞,犹可以考见汉、魏以前声音、文字之概。是固小学之资粮、艺林之津筏,非俗儒剽窃之书所能仿佛也。

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二十一:吴山夫学有本原,馆秦树峰司寇家,《五礼通考》皆其手订者。树峰尝言得三异人,山夫其一也。丙子丁丑授八旗教习,作《十忆诗》,一时传诵。内有《忆手抄山阳耆旧诗》二首,其小序有足存者,录于后:吾淮诗人自汉枚都尉始,其诗即《古诗十九首》中之十首也。十九首为古诗鼻祖,而半出都尉手,宜淮诗之传世多矣。乃汉、魏、唐、宋尚有传人,自元以后兵燹之余,无可指名者。有明三百年流传亦鲜,则以无网罗放佚汇而辑之以传者,此乡党后死者责也。予求之数十年,于宋、元得三家,于明得数十家,或刻集,或写本,或从他本刺取,或从书画题跋录出,几数千首,虽未尽卓然可传,而精光亦断不可磨没,乃手自抄写,积为五大册,仿元氏《中州集》意,人各详其姓字、官阀、时代先后,间编次其逸事,名曰《山阳耆旧诗》。将上附枚乘、陈琳、赵暇、张耒诸集,合而梓之,以存吾淮一方文献。又得本朝人集十余种,抄录未竟,以出游置之至今,为胸中一未了事。虽余力薄,未必即能有成,然藏壑之舟,有力者负之以趋,不难也。特恐儿子辈不知爱惜,使予数年心力付之飘风劫火,功未就而稿已莫逭,即得好事者再为裒辑,益日远而日难矣。山夫著书甚富,已刻者仅《别雅》一种,乃其少作,晚年自言其书不足观。以予所见,尚有《六书引经考》、《六经述部序辨》、《金石存》、《正字通正》、《山阳志丛辨》(此已附刻邑志中)、《四朝黄河图说》、《删定潜丘札记》,皆卓然可传者。其所藏金石碑版文尤富。其《山阳耆旧诗》五大册,予于壬寅岁假归,适先生孙松与紫坪子馑琰同入学,因屡得往返索其遗书,止存《耆旧诗》二大册耳。予购得之,以待好事者补辑之。(下略)

韩梦周《吴山夫先生传》:先生姓吴氏,名玉搢,字藉五,号山夫,淮之山阳人。父定谧,康熙甲子举人,官广德州学正。母某氏。先生八九岁即喜辨识古字,积数十年久且专,遂成一家学。淮安为江南名区,地大而多材。国朝以来,风尚屡变,初竞为诗歌古文词,既又究切于制义,南北方学者各以声气相应,或客其地,相与讲劘,以成业,以故淮多知名士。先生稍后出,独究心于六书,合异同之迹,析传流之变。形声既明,训诂斯定。因以考辨经义,纠谬正讹,遂大得其指归。当是时,淮安诸老辈相继凋谢,先生岿然独重于时。平生著述不下十余种,而《说文引经考》、《金石存》、《别雅》、《六书述部叙考》为功尤伟。先生孤怀独寄,人莫测其所存,尝南浮大江,衍流所极,访求逸士,历险探幽冀,出往古秘奥,又以穷冬匹马走塞上,登居庸关,考山川阻夷,就戍卒野老询古战争胜败处,徘回丛莽落日中,至竟日不得食,搜其碑刻而还,先生抱所学既无用于世,晚乃以明经训导凤阳。时士人多汩于俗学,与语不即解,不能广其传,故尝顾子慨然太息,恐其学之久且湮也。家贫甚,父殁,母年暮,先生日率诸弟就榻前笑语以为乐,后为鲜民,虽笃老,睹先人手口泽,未尝不流涕。所著诗古文词,不为锲刻,而自中理有集三十卷藏于家。年七十有六以卒。子初枚、次枚。论曰:韩退之有言,为文须识字,故尝宝蓄蝌蚪书。又尝登岣嵝山,索禹碑,表彰石鼓,欲侪之二雅。乃知古通人学士未有不究心于此者。[2]

郭麐《灵芬馆诗话》续诗话卷三:山夫先生深于六书金石之学,终身毕力于此,有《说文引经考》、《六书述部叙考》、《金石存》等书,闻皆为波臣取去,可惜也。其《春暮怀人》云:“作恶东风尽日吹,又将春去向天涯。短檠独听三更雨,孤枕难安一字诗。久客不堪多病后,怀人偏在落花时。山中樱笋今应熟,梦里从君一举卮。”《遣闷》云:“乳燕频来蘸绿波,游丝飞絮奈愁何。人过四十风情减,客到三春旧梦多。马角功名真诞谩,鹅笼身世易蹉跎。日长惟仗抄书力,送尽双丸似掷梭。”他如“板桥霜滑少人迹,古渡月斜多雁声”,“雪岭不逢南去雁,风林难定后栖乌”,“烟花北里横塘外,金粉南朝落照边”,“水阁依然余旧梦,僧楼重到识前缘”,掩抑之词,悱恻之调,读之者知非一日食面一日食不托[3]者也。先生有《忠武军符歌》……此歌悲壮激烈,以词长不录,录其序,以记古物云尔。山夫长君冠雅,名初枚,诗笔亦工,五言如“海气犹蒸日,云边已挂星”,“选胜客初健,看山眼倍明”,七言如《登凤阳城楼》云:“清时山外无风鹤,落日平原放马牛。”语皆警策。

项樟《玉山文抄》卷一《吴山夫十忆诗序》:昔人谓:“诗缘情而绮靡。”非绮靡之词,即可谓之诗也,必视乎情之所属何如耳。盖虽地隔千百里,时历数十年,而缠绵悱恻之情,有动于中,则咏歌以传之,反复以伸之,比类相感,若不自知其所以然者,岂徒月露风云,偶尔寄兴哉?余自服官来,由蜀而楚而晋,虽雪泥鸿爪,向之所欣,已为陈迹,而燕居之暇,偶一忆之,如白帝夔州之胜,黄河太华之雄,匡庐彭蠡之奇,玉簪峨眉之秀,凡风土人物,以及一名一器,前所系情而浏览者,时星罗棋布于心目间,而惜乎不能缘情而达,一一见诸诗也。山夫吴君,博学有年,多著作。余童试时即相与订交,嗣以宦途睽违,而公余检箧,犹时读其篇什,未能忘。今余守凤阳,山夫亦以司训同城,此殆天假之缘乎?因得公余话旧,出历宦旧作商订,而山夫亦出京师时所作《十忆诗》一册示余。余读而爱之,又从而绎之,露濡霜凄,则杯棬之情也,暮云春树,则缟纻之情也,如茧斯抽,如蕉斯剥,则择精语详,好古越俗之情也。嗟乎! 长安都会之地,作者如林,或同官倡和,触景讴吟,往往不必情之所钟,而欣于所遇,侈为靡丽之词,以标时艳,而故园风景转有忽不及道者。君独举先世手泽之遗,与夫平生师友、金石图籍所尝精心捜讨者,低徊追忆,而唱叹扬扢于风雅,岂非深得诗人缘情之旨者与?余荒于笔墨久矣,簿尘鹿鹿,懒事推敲,追溯旧游,尚多怦然于中,而欲见诸诗句者,倘得宽我以岁月,假我以林泉,异日与山夫归老故乡,从容吟啸,则余之所忆,又将藉山夫以传矣,其即兹编为约,可乎?

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一有传,存目。(www.xing528.com)

吴玉搢《金石存自序》:人不多读古人书,只身负笈,行万里外,而能舐笔伸纸,著书成一家言,殆必无也。予生平足迹所至,南逾江,北涉大河,远不过二千里。名山大川,都邑繁会,既少所经历,又以家贫不能购异书。为博士弟子,习章句之业,即“五经”、子、史亦未暇数数浏览,矧禹陵宛委、金匮石室之藏乎?然性喜涉猎,又苦善忘,往往有所见闻,辄肆笔纂录。至金石文字,尤私心所酷嗜。弱冠以后,孳孳收集,虽力有不逮,然目之所遇,亦无遗弃。较之欧阳、洪、赵所储,不过十一,而以辨经史之疑,订传注之失,考古文、篆、隶、行、楷讹俗递变之由,亦已略具。至于遐方绝域、山颠水涯之所遗,固有未能尽致之恨,而识见弇陋,未足抉疑发覆,则不学之过,未敢自匿其短也。比而辑之,庶不使二十余年之用心付之飘风劫火,且或者老不废学,见闻渐广,启视故缄,亦足以验今昔之进退云尔。[4]

盛大士《蕴愫阁文集》卷七《金石存跋》:《金石存》十五卷,集三代碑碣遗文钟鼎铭款,自汉暨唐,兼收并蓄,始于《商祖癸彝铭》,终于《牛夫人造像碑书》,系山阳吴山夫先生玉搢所辑。近有刊本,字画精工,为艺林鸿宝。此本乃绵州李调元所刻。序云得此书于京师琉璃厂肆,不著撰人姓名,青浦王兰泉先生云:“此吾乡博学宏词赵君讳搢撰述,因亟以书名归之。”盖因搢字同名,传闻各异。绵州刻本之误也。山夫著《金石存》外,有《别雅》、《说文引经考》、《六书部叙考》、《正字通正》、《山阳志遗》、《山阳耆旧诗》诸书。乾隆甲午,诏修《四库全书》,征海内博物洽闻之士入京供纂修,征书中有山夫名,而已先没矣。其名与任东涧先生相埒。东涧精理学,山夫精考订,皆山阳之遗献也。

王昶《春融堂集》卷四十五《跋函海所刻金石存》:吴君玉搢,淮安山阳人,生平好古。撰《金石存》十五卷,于乾隆三年自为序以记之。余与其弟玉镕会试同年,故见其书,录而藏之。后三十年,余在西安,闻绵州李君羮堂调元刊《函海》,此书刻于其中,谓为无名氏作,余寓书以告之。今《函海》刻成,则以是书为赵搢所编,且谓赵氏是吾乡人,曾于乾隆初年以博学鸿词荐,是时所举鸿词未尝有赵搢,而吾乡所荐鸿词亦未有其人,且谓其别字钝根老人,未审错误何以至于斯也。

丁晏《颐志斋文集》卷三《吴山夫先生说文引经考跋》:《说文》旧有二徐之解,于经训罕能贯通。戴侗、赵宦光之徒尤多诡更臆造。至《正字通》出,粃缪恶劣,小学榛芜极矣。近之好古学者,稍知尊信《说文》,然而墨守太过,据小篆以改隶书,则亦通人之所不取也。(下略)

【注释】

[1]详见中华书局本第17 册,第5463 页。

[2]见《碑传集补》卷四十五。按:鲜民,指无父母穷独之民。语本《诗·小雅·蓼莪》:“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笃老,谓衰老已甚。

[3]不托:汤饼的别名。

[4]见《函海》本,又见《湖海文传》卷二十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