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与实地考察

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与实地考察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史系的研究生莫世祥、卢仲维、李峰、刘小林等人,经常讲起钟老与太平天国研究。钟老是继罗尔纲先生后第二个太平天国研究有卓越成绩与贡献的广西人,钟老曾选编《罗尔纲文选》,两人的研究是一脉相通的。我们中文系的研究生探讨学习方法,说到广西人研究太平天国特别出色,是因为研究本地域文化要着眼于大事件,以大事件带动区域文化研究更具有全球视野。正是如此,钟老的太平天国研究才达到超一流的水平。

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与实地考察

1982年初,我校招研究生的院系只有中文系历史系,全校一共招了16位,大家经常在一起活动,公共课也一起在王城上。历史系的研究生莫世祥、卢仲维、李峰、刘小林等人,经常讲起钟老与太平天国研究。我们小时候,对太平天国运动诞生在广西还是知道一些的,到广西来读研究生,又知道太平天国研究也以广西人著名。如前有罗尔纲(1901—1997),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人,1932年至1933年任广西贵县小学教师,同时兼任贵县修志局特约编纂,就担任太平天国史的部分编纂工作,太平天国研究有皇皇巨著;后有钟老,广西蒙山客家人,以研究太平天国而称誉于海内外,曾任中国太平天国研究会主席团主席等职,先后出版《太平军永安》《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人物》(获广西第二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以及《太平天国开国史》(1993年获广西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专著,主编并参与撰写《太平天国史》(丛书,21种)。钟老是继罗尔纲先生后第二个太平天国研究有卓越成绩与贡献的广西人,钟老曾选编《罗尔纲文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两人的研究是一脉相通的。罗尔纲先生逝世后,钟老十分关心罗尔纲先生能否魂归故里,他呼吁、联络各方关系,终于在2004年,罗尔纲先生墓落成仪式在故乡广西贵港市举行。

我在北京查资料时,请教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总编辑苏寿桐先生,他说去过我们学校,是钟老请的,并让我代问钟老好!在我研究生毕业时,大家在一起活动,我这才把寿桐先生的问好带到,也找到了结识钟老及向钟老请教的机会。

我们中文系的研究生探讨学习方法,说到广西人研究太平天国特别出色,是因为研究本地域文化要着眼于大事件,以大事件带动区域文化研究更具有全球视野。而更重要的是,本地人研究本地域文化,除了有着强烈的归属感、责任感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本地人的条件进行实地考察,即充分运用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这是仅仅依靠文献资料做研究所不能比拟的。钟老是广西蒙山人,蒙山昔称永安州。永安州是太平天国所占领的第一座城市,在这里太平军驻扎六个半月之久,完成了封王建制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发行了第一批印刷书籍,并首次颁布自己的历法,可以说,一个国家的雏形在这座西南边陲小城诞生,永安实际上应可算作南京之前太平天国的第一个“小天堂”和第一座“天京”。钟老的论文《太平军在永安州斗争时期对军需给养问题解决办法的探索》,就多以回家乡挖掘实地调查的新资料为基础,其专著《太平军在永安》,就是将家乡的实地调查资料与文献资料相结合才写出来的。他研究太平天国,访问过多少村庄,访问过多少保存有太平天国事迹的老人啊!正是如此,钟老的太平天国研究才达到超一流的水平。(www.xing528.com)

有材料说到钟老对洪宣娇身份的考订,他在一次到桂平紫荆山调查时了解到,那里的老百姓都说洪宣娇是紫荆山的,就到广东花县(今花都区)向洪秀全洪氏家族的老人请教,他们说洪宣娇姓黄,不姓洪,紫荆山人。钟老通过反复的实地调研,得出了一个重大的结论:洪宣娇其实是讹传。洪宣娇实为杨宣娇,系萧朝贵之妻,只是广西桂平县(今桂平市)紫荆山区一农家女子,其他实为子虚乌有。

钟老一生坚持实地调查,钟老的学生闭彦龙在一篇怀念文章里说,钟老师去参加罗尔纲先生墓的落成仪式时,已是八十多岁高龄,又提出想到李运华的故居去看一看。此时,钟老师正在收集各方面资料对广西客家进行研究,其中涉及广西客家名人李运华。李运华(1900—1971),化学家,曾任广西大学校长。李运华先生的故居位于贵港市覃塘区北面的东龙镇乡下。钟老师说,有关李运华先生的资料,有些是道听途说的,只能供研究参考,有条件的一定要调查了解清楚。我是大学毕业后才到广西来的,对广西历史与现实的了解是渐渐多起来的,现在做桂学研究,一定要学习钟老实地调查资料的研究方法,将文献资料与实地调查资料相结合,把桂学研究做得更扎实一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