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未来趋势:中国电影类型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未来趋势:中国电影类型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类型电影研究仅靠理论分析以及整理类型特征是远远不够的。尤其要在结合中国内地的电影经验,将类型电影的美学研究推向深入的同时,加强对类型电影受众的观影心理和审美需求的研究。

未来趋势:中国电影类型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与中国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类型研究的变化与转向往往也是社会文化语境变迁的反映与折射,类型研究与社会发展的镜像关系导致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类型研究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类型电影研究仅靠理论分析以及整理类型特征是远远不够的。本书通过对中国类型电影研究已经取得的成就的回顾以及对其研究立场、指涉范围、学术取向以及思维方法的反思,可以见出中国类型电影研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研究行之有效的可能途径在于:

一、实现西方尤其是好莱坞类型理论的中国化

实现西方尤其是好莱坞类型理论的中国化是中国类型电影研究亟须解决的困境。西方的类型理论为中国的类型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有力促进了中国类型研究的学术化和理论化,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类型研究的发展。但中西方之间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经济体制和社会制度,这就导致西方的类型理论不可能完全适用于中国的类型电影。因此,如何理性面对西方的理论资源,与它进行平等的对话与沟通,大胆地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并将其与中国特殊的国情结合起来,与中国具体的类型电影语境联系起来,这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将其与西方的类型理论进行对话与交流,实现互补互动,形成一个全球化本土化相结合、构建一个世界性与民族性相结合的本土类型理论是一个值得长久思考的问题。

二、建构中国类型电影理论

目前,制约我国类型研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是本土类型理论的缺失。尽管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就出现了类型化,但却因缺少理论的指导和观照,没有形成对类型电影的深层把握和系统的理论形式,从而丧失了形成类型理论的机会。类型电影准确地说是一个历史性概念,而不属于共时性范畴,即使从美国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发展来看,类型电影事实上经历了一个从西部片恐怖片再到其他类型电影的轮换更替。如此,我们就不能用他者的历史来要求中国的现实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理论界如饥似渴实行拿来主义,直接引入西方的类型理论,这也就意味着放弃了从本土产生类型理论的努力和希望。从此,中国的类型研究就大多只局限于一个研究领域,即对本土类型电影流变的梳理,成为西方类型理论在中国类型电影上的应用,中国类型电影彻底沦为西方类型理论研究的质料,而类型理论的研究,尤其是基础理论方面,中国的类型研究几乎失语。因此,我们只有从当代中国电影发展的现实出发,而不是从好莱坞类型电影的理想化模式出发来讨论,才有可能破解中国式类型电影的文化逻辑。[1]

三、拓展中国类型电影的研究领域

20世纪80年代,邵牧君总结了类型片的三个基本元素,即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和图解式的视觉形象。这种对类型片的理解是囿于电影美学范围之内的。其关注的重点主要是故事情节、人物设置、电影语言以及叙事方式等电影文本本身,并未涉及电影文本之外诸如制作方式、传播媒介、市场原则、观众接受等元素。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研究者虽然对类型电影的理解更加宽泛,对类型电影的研究也越来越精细,但中国类型电影的研究领域仍需拓展。尤其要在结合中国内地的电影经验,将类型电影的美学研究推向深入的同时,加强对类型电影受众的观影心理和审美需求的研究。

对类型电影的研究离不开对观众审美心理的研究。从一定意义上讲,类型电影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完全可以从观众深层心理结构中找到原因。以惊险电影为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认为,在人的深层心理中存在着本能的欲望和冲动,主要是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两部分。而惊险电影之所以受到人们喜爱,就是因为它能够同时满足观众的安全感(快乐原则)和侵犯欲(死亡原则),使人的生命原动力中这两种本能欲望得到释放和宣泄。惊险电影首先需要刺激起观众的紧张感和恐惧感,人为地造成观众心理暂时的恐慌和失衡,进而激发起人们的安全欲求,最终再达到一种新的安宁与平衡,从而体验到平时日常生活中难以感受到的巨大心灵震撼,并因此获得异常或超常的愉悦和快感。显然,各种不同类型电影分别满足了广大观众不同的心理欲望和心理需求。因此,加强对电影观众审美心理和深层心理的分析研究,不仅可以进一步深化我们对类型电影的理论探讨,而且可以帮助电影导演更好地把握广大观众的审美心理和观影欲求,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符合广大观众需求的类型电影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进一步加强对类型电影观众深层心理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观众的审美趣味和观影爱好往往能决定类型片的创作走向以及电影市场的生存状况。中国观众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语言使用等方面与西方文化有着深刻的差异,所以与本民族的现实体验和审美经验相一致的类型片仍然可以在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下获得与本土观众之间的文化认同感。因此,当下的中国类型电影研究可以借助大数据,精准预测与引导观众的趣味风向标,正确预估观众的心理期待,并据此调整类型电影创作视角、拓展题材内容,在叙事策略、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上不断创新,并适时推出一些新的类型模式来满足观众需求,同时还能为类型电影的营销以及档期选择等提供第一手的资料,以使类型电影制作更具针对性,从而降低投资风险。(www.xing528.com)

四、成为世界类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说类型电影创作的难处在于处理好类型化与个性化、商业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那么中国类型电影研究同样面临如何处理好自己的个性与世界类型研究中的共同问题(共性)的问题。中国的类型电影研究应该具有一种全球化的视野,将中国的类型研究作为世界类型电影研究的一部分,关注一些世界类型电影研究中的共同问题,力图对这些共同问题做出自己的解答。西方的类型研究出现了几次转向。首先,是从文本研究为中心转向以语境研究为中心。早期的类型研究主要关注类型电影的界定与识别,无论是最初的根据视觉符号来识别类型还是稍晚的以相似的叙事结构来划分类型,这些研究或者专注于电影文本内部的符号分析或者聚焦于影片文本的意义结构,都是在一个封闭的文本内部进行,是以文本研究为中心的。随着好莱坞制片厂被一个更大的电影工业所取代,当代的类型研究逐步认识到以文本为中心的类型研究的缺点,于是出现了以语境研究为中心的倾向,越来越重视类型电影与工业、文化、观众之间的联系。其次,从注重类型识别转向重视类型功能。西方早期的类型理论主要关注的是类型的界定和识别。最早对类型的划分主要是根据相似性,从某些电影中寻找出相似的类型元素,如共同的图像和视觉风格。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类型元素的杂糅已经越来越普遍,以识别为主的类型研究显然对这种混合类型电影缺乏必要的解释能力,于是类型研究慢慢地转向了对类型功能的关注,即试图回答类型电影具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由此,类型电影对社会心理的反映与揭示、对观众愉悦需求的迎合以及类型电影与意识形态的共谋关系等一一被挖掘出来。最后,对类型研究从确信转向质疑。西方早期的类型研究实际隐含了一个预设前提,即认为类型研究的有效性、适用性是确定无疑的。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越来越多的西方电影研究者开始质疑类型作为好莱坞电影的研究方法的准确性,有人甚至提议应当放弃类型这个术语,建议用其他能更合理地描述全球化背景中的好莱坞电影的术语,如重复、系列、循环、趋势、模式等。一项理论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理论所面对的和可能解决的问题本身的重要性。西方类型研究的这些转向实际上是时代的召唤,是类型研究对时代召唤的应答。类型研究为了切中时代的脉搏,为了对时代提出的问题做出自己的回应,而不断地变化着自己的研究方向。而中国的类型研究却一直以来都沉浸在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本土类型电影的梳理之中,虽然实现了与中国社会现实与中国电影传统的融通,但如何融入世界类型研究的洪流之中,为世界电影理论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如何直面时代问题,也应该是中国类型研究的未来发展应该考虑的。[3]

总之,理论界对中国类型电影的一系列具体问题的研究要与创作实践形成良性互动和呼应,以在管理层、创作界、理论界等诸多合力作用下,使中国类型电影得到迅猛的发展。

【注释】

[1]周小玲:《回顾、审视与展望:对中国电影类型研究的思考》,《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58—59页。

[2]彭吉象:《类型电影:中国电影的必由之路》,《艺术评论》,2007年第8期,第46页。

[3]周小玲.《回顾、审视与展望:对中国电影类型研究的思考》.《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58—5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