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时装剧的五个来源:深度探讨250部热门剧集

时装剧的五个来源:深度探讨250部热门剧集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统计沪剧舞台先后上演的西装旗袍戏共约250出左右,在数量上相当于沪剧老传统戏、古装清装戏的总和。沪剧时装剧刚起步时主要靠移植文明戏的剧目,第一部申曲电影《贤惠媳妇》就来自于文明戏《恶婆婆与凶媳妇》。随着视野的放宽,一些影响较大的现代小说也成为沪剧西装旗袍戏移植改编的对象。《啼笑因缘》《秋海棠》和《骆驼祥子》先后改编成沪剧时装剧上演。

时装剧的五个来源:深度探讨250部热门剧集

据统计沪剧舞台先后上演的西装旗袍戏共约250出左右,在数量上相当于沪剧老传统戏、古装清装戏的总和。它的题材来源大致可分五个方面,一是取材于当时发生的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像《阮玲玉自杀》《阎瑞生》和《黄慧如与陆根荣》都表现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因此能引起观众的强烈兴趣。由于这一时期沪剧采用幕表形式,不须写出完整的剧本,所以上戏极快,今天发生的事情,过几天就在台上演开了,起初难免比较粗糙,以后在演出过程中不断加工完善。二是作者根据自己熟悉的生活素材创作,《叛逆的女性》《石榴裙下》《铁骨红梅》和《碧落黄泉》都属于这一类。当然创作的难度较高,不仅要有编剧技巧,还要有生活积累和分析思考,这类剧目在沪剧西装旗袍戏中不多,但经过时间考验保留下来的,往往有一定质量。三是从文明戏和流行小说移植改编。沪剧时装剧刚起步时主要靠移植文明戏的剧目,第一部申曲电影《贤惠媳妇》就来自于文明戏《恶婆婆与凶媳妇》。随着视野的放宽,一些影响较大的现代小说也成为沪剧西装旗袍戏移植改编的对象。《啼笑因缘》《秋海棠》和《骆驼祥子》先后改编成沪剧时装剧上演。由于小说提供了较好的基础,这些戏情节曲折、人物生动,大多很受观众欢迎。四是改编自话剧和电影。话剧《雷雨》早在1938年就搬上了沪剧舞台,开了戏曲艺术改编曹禺剧作的先河,不久《原野》和《家》又出现在沪剧舞台上。也就是说,早在距离今天的八十一年前,沪剧时装戏已形成了改编曹禺作品的剧目系列。这使人不能不由衷地钦佩沪剧前辈艺术家的眼光、魄力和勇气。当时沪剧还改编演出了左翼戏剧家夏衍的名作《上海屋檐下》和著名剧作家宋之的话剧《一幅流亡图》。此外电影《桃李劫》和《一江春水向东流》经过改编,也以《恨海难填》和《八年离乱》的剧名和沪剧观众见面。前者还被摄制成申曲电影,又回到银幕,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五是改编外国文艺作品。大概没有一个戏曲剧种像沪剧那样曾大量地从外国作品中汲取演出素材,其视野之宽,天地之广,数量之多,真令人叹为观止。且不说根据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的《银宫惨史》和《铁汉娇娃》等清装戏,光是取材于境外小说、话剧、歌剧和电影的时装戏就举不胜举。《乱世佳人》《魂断蓝桥》和《风流女窃》均源于美国好莱坞的同名电影;《和合结》和《寄生草》分别改编自英国著名剧作家王尔德和台维斯的作品《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和《软体动物》;《返魂香》和《花弄影》各自取材于法国大作家雨果的剧作《恩捷罗》和法国著名剧作家莫里哀的喜剧《情仇》;《大雷雨》来自俄国著名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同名剧作,而《母与子》则来自他的另一个话剧作品《无辜的罪人》;《贵族夫人》根据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改编;《茶花女》和《空谷兰》改自法国作家小仲马日本作家黑岸旧香的小说;《蝴蝶夫人》则从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谱曲的反映日本生活的同名歌剧移植。这是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前后的上海,对外国优秀文艺作品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引进、吸收和消化。

赵燕士创作的《叛逆的女性》中茅善玉饰徐纫秋

根据张恨水同名小说改编的《啼笑因缘》(朱俭、程臻主演)(www.xing528.com)

今天有必要打破轻视戏曲文化、轻视地域文化的观念,站在全新的角度上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认真的回顾和思考。它无论在上海地域文化史和中国现代戏曲史,还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也为当前开展中外文化比较学的研究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新的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