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建和谐平等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

创建和谐平等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一下子面面相觑,竟没有一个人回答.这位教师接着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如此悬念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探寻解决问题的欲望.又比如相遇问题中的“速度和”既是解题的重点又是难点,在复习时,请两位学生来到教室前面一起进行“同时”“相对而行”“相背而行”的行走,如此化静为动的复习,使学生深层体验到速度和的内蕴.

创建和谐平等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

和谐平等是师生、生生相互沟通的桥梁,只有在和谐平等的气氛中,学生才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领者,就应让班上所有学生都有参与交流表达的机会.新课程要求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感,努力营造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氛围.

1.应在和谐氛围中沟通师生情感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进行认知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彼此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应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感到学习也是一种享受,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则更加浓厚.教师要用尊重、平等、爱护等人类最崇高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唯有如此方能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之效.教师温和的语调,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信任的点头,以及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句赞美的话语,都是构成和谐氛围的重要因素,都是沟通情感的桥梁.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初次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无知,甚至是愚蠢的举动时,教师切忌怒不可遏,大发雷霆,而应耐心提示,逐步诱导,帮助他们解围.比如每天批改作业,教师不能草草走过场,而应认认真真地批改,同时要观察和了解哪些同学合格了,哪些同学还有困难.学生等待的不是简单的错或对或重做,他们期望老师面对面地指出问题,帮助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双方心理沟通了,改错就会在乐陶陶的氛围中进行,而且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www.xing528.com)

2.创设新颖情境,诱发学生情感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情来思维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具体的事例和不同的策略创设新颖情境,既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又要注意适时适度,达到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之目的.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正比例应用题”时,先提出一个问题:站在地面上你能知道大树(或烟囱)的高度吗?学生一下子面面相觑,竟没有一个人回答.这位教师接着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如此悬念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探寻解决问题的欲望.又比如相遇问题中的“速度和”既是解题的重点又是难点,在复习时,请两位学生来到教室前面一起进行“同时”“相对而行”“相背而行”的行走,如此化静为动的复习,使学生深层体验到速度和的内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