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史人物介绍:蹇材望的生平与职务经历

宋史人物介绍:蹇材望的生平与职务经历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蹇材望,《宋史》无传。《宋诗纪事补遗》言:“蹇材望,字君厚。”据此知,咸淳九年蹇材望曾监左藏东库。故可推知,蹇材望与权涪州知州事刘叔子相熟识,并于宝祐二年出任涪州别驾。现存史料中,有关蹇材望的记载最为完整的当属《癸辛杂识》。《补遗》言蹇材望,“累官潼川别驾”,恐误。另据《癸辛杂识》所载,蹇材望曾任湖州倅,即湖州通判。

宋史人物介绍:蹇材望的生平与职务经历

蹇材望,《宋史》无传。

《宋诗纪事补遗》言:“蹇材望,字君厚。”该书另录白鹤梁题诗,名之为《题石鱼》,“何代潜鳞翠琰镌,双双依藻更依莲。梦符瑞报屡丰兆,物盛宜歌大有年。玉烛调和从可卜,金刀题咏又开先。浑如泼刺波心跃,感召还知太守贤”。[217]又,《后村集》卷八一有《缴赵汝挛通判淮安州奏状》一文,其云:“准中书门下省送到录黄一道,为朝奉赵汝挛差通判准安州,替蹇材望改差阙,令臣书行须至奏闻者。”[218]据前考,刘克庄居中书舍人一职是在淳祐六年(1246),故是年蹇材望或正在安州一带任职。

又据《宋史》载,度宗咸淳九年(1273),“左藏东库蹇材望上书言,边事大可忧者七,急当为者五,不报”。[219]宋制,左藏东库、左藏西库合称左藏二库,隶太府寺。南宋淳熙间曾归尚书省左右司提领。主事者称监左藏东(西)库,左藏二库用于支给诸屯驻大军及宫中、百司俸禄、赏赐,开支浩繁。据此知,咸淳九年蹇材望曾监左藏东库。

白鹤梁题刻中有《蹇材望题记》诗序云:“涪以石鱼之出,占岁事之丰,以岁事之丰,彰太守之贤尚矣。长宁刘公叔子镇是邦又出,夫岂偶然。别驾、潼川蹇材望赓皇祐刘转运诗以纪之。宋宝祐二年嘉平下澣书。”故可推知,蹇材望与权涪州知州事刘叔子相熟识,并于宝祐二年(1254)出任涪州别驾。

现存史料中,有关蹇材望的记载最为完整的当属《癸辛杂识》。该书所记诸事,又被清代学者彭遵泗所编《蜀故》转引。“蹇材望,蜀人,为湖州倅。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且以银二笏凿窍,并书其上曰:‘有人获吾尸者,望为埋葬,仍见祀,题云:大宋忠臣蹇材望。此银所以为埋瘗之费也。’日系牌与银于腰间,只伺北军临城,则自投水中,且遍祝乡人及常所往来者。人皆怜之。丙子正月旦日,北军入城,蹇已莫知所之,人皆谓之溺死。既而北装乘骑而归,则知先一日出城迎拜矣,遂得本州同知。乡曲人皆能言之。”[220]从这条记载可以看出,蹇材望为蜀人,结合白鹤梁题刻所称“潼川蹇材望”,进一步推知其为潼川府(治今四川三台)人。《补遗》言蹇材望,“累官潼川别驾”,恐误。正如前文所考,据白鹤梁题刻所记,当是涪州别驾,潼川为其乡贯。

另据《癸辛杂识》所载,蹇材望曾任湖州倅,即湖州通判。然贪生怕死、见利忘义,又极善伪装。蒙古攻宋,乘机出逃,并率先降蒙。入元后,出任湖州同知。至于蹇材望入元后行事,史传多缺,不得其详,蹇材望降蒙事,在后世士大夫中影响很大,清人蒋士铨曾将此事编入其所作戏曲剧本《冬青树》第七出“纳款”:

“(丑冠带上)……下官湖州太守蹇材望,四川人也,起家黄甲,性爱青蚨。闻得北兵将到,不免打起精神,做一个正人君子……(杂)老爷难道真个要做忠臣么?(丑)狗才,元兵一到,我就投水而死。(杂)报报报,元兵已打破南门,进到骆驼桥下了……(丑)如今没法了,只好拿了官衔手本,迎接去罢。(杂)爷才说要投水做忠臣,怎变了卦?(丑)狗才,不过说说罢了。投在水里,可不灌杀了。况且六君子中,黄镛、曾唯都降了,陈宜中做宰相也逃了,靠我个不通进士摆个甚的架子!快去跪道伺候,若得一官半职,岂不依旧兴头起来。

(唱)“[正宫过曲·四边静]官场花面便宜最,趋吉凶当避。笑骂任他人,吾身且荣贵。”[221]

在这里,蹇材望成了南宋灭亡前官宦们心态变异的一个典型,蒋士铨正是通过蹇材望这个无气节者的衬托,来凸显文天祥等人那种“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的超常的民族气节的。

【注释】

[1]《宋史》卷四三九。

[2]《楚纪》卷一五。

[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

[4]《舆地纪胜》卷六五。

[5]《宋史》卷四三九。

[6]《仕学规范》卷一。

[7]《舆地纪胜》卷六四。

[8]《童山集》卷上。

[9]《宋史》卷四三九。

[10]《宋史》卷四三九。

[1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

[12]《宋史》卷四三九。

[13]《宋史》卷四三九。

[1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

[15]《宋史》卷四三九。

[16]《宋史》卷四三九。

[17]《涧泉日记》卷上。

[18]《崇文总目》卷一 一。

[19]《容斋随笔·容斋四笔》卷一二。

[20]《宋史》卷四三九。

[21]《宋史》卷四三九。

[22]《玉壶清话》卷九。

[23]《隆平集》卷一三。

[24]《净德集》卷二四。

[25]《净德集》卷二四。

[26]《净德集》卷二四。

[27]《净德集》卷二四。

[28]《续资治通鉴》卷七二。

[29]按:谓李杞、李稷,二人曾榷川茶。

[30]原注云:“周思道与侄正孺、张永徽、吴醇翁、吕元钧、宋文辅。”

[31]《宋诗纪事》卷二五。

[32]《文献通考》卷〇〇。

[33]刘汉屏:《重视培养和使用年轻专家》,载《光明日报》,1980年6月23日。

[34]《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四六。

[35]上述考证均引自陈光崇:《吴缜事迹考辨》,《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75-179页。

[36]《山谷内集诗注》卷九。

[37]《山谷年谱》卷二七。

[38]李金荣:《涪陵白鹤梁题刻“元符庚辰涪翁来”考辨》,《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39]《山谷别集》卷一〇。

[40]《吴船录》卷下。

[41]《方舆胜览》卷六一

[42]《舆地纪胜》卷一七四。

[43]李金荣:《涪陵北岩寺“钩深堂”考》,《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44]李金荣:《 涪陵白鹤梁题刻“元符庚辰涪翁来”考辨》,《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45]《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〇。

[46]《山谷年谱》卷二七。

[47]《山谷别集》卷下。

[48]李金荣:《黄庭坚谪居戎州行迹生活考述》,《宜宾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49]《蜀中广记》卷一六。

[50]《(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一八二。

[51]《忠惠集》卷二。

[52]《宋川陕大郡守臣易替考》,第208页。

[53]《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

[54]《宋史》卷一九一。

[55]《蜀水经》卷五。

[56]《宋十朝纲要》卷一七。

[57]《宋史》卷四九三。

[58]《宋史》卷四九六。

[59]《续资治通鉴》卷九二。

[60]《跨鼇集》卷一六。

[61]《蜀中广记》卷一 一。

[62]《宋十朝纲要》卷一八。

[63]《江西通志》卷四二。

[64]《万姓统谱》卷三。

[65]《宋史》卷三一 一。

[66]《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一》。

[67]《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

[68]《忠惠集》卷二。

[69]《宋史》卷四九六。

[70]《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

[71]《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九》。

[72]《宋史》卷三四八。

[73]《摛文堂集》卷五。

[74]《夷坚丁志》卷六。

[75]《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九。

[76]《佩文齋书画谱》卷三三。

[77]《苏门六君子文粹》卷三八。

[78]《洺水集》卷七。

[79]《缙云文集》卷四。

[80]《山谷年谱》卷二八。

[81]《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九》。

[82]《山谷老人刀笔》卷一 一。

[83]《蜀中广记》卷二三。

[84]《(乾隆达州志》卷三。

[85]《蜀中广记》卷九五。

[86]《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

[87]《宋诗纪事补遗》卷三七

[88]《仪顾堂集》卷四。

[89]《白鹤梁石刻题名人考按一百二十二则》,第159页。 《宗忠简集》卷四。

[90]《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

[91]《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七。

[92]《三朝北盟会编》卷一 一八。

[93]《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六。

[94]《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二。

[95]《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三。

[96]《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五。

[97]《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〇八。

[98]《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 一 一。

[99]《大清一统志》卷二九五。

[100]《宋元学案》卷二七。

[101]《和靖集》卷三。

[102]《和靖集》卷八。

[103]《弘简录》卷一七六。

[104]《和靖集》卷八。

[105]《和靖集》卷七。

[106]《宋元学案》卷二七。(www.xing528.com)

[107]《两浙金石志》卷八。

[108]《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三。

[109]《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一》。

[110]《四川盐法志》卷二八。

[111]《东窗集》卷一三。

[112]《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五。

[113]《东窗集》卷一三。

[114]《诚斋集》卷一二〇。

[115]《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八。

[116]《宋会要辑稿·兵二一》。

[117]《夷坚志·甲志》卷一五。

[118]《(同治)清丰县志》卷七。

[119]《(同治)清丰县志》卷四。

[120]《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八。

[121]《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六。

[122]《(民国)荣县志》卷一〇。

[123]《(民国)新修合川县志》卷三七。

[124]《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八。

[125]《(民国)新修合川县志》卷三七。

[126]《嵩山居士集》卷六。

[127]《直隶泸州志》卷八。

[128]《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七》。

[129]《宋会要辑稿·食货二一》。

[130]《宋会要辑稿·选举一〇》。

[131]《宋会要辑稿·职官六》。

[132]《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

[133]《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

[134]《宋史》卷八。

[135]《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

[136]《文定集》卷八。

[137]《宋会要辑稿·食货六八》。

[138]《宋史》卷三四。

[139]《文忠集》卷一〇四。

[140]《文忠集》卷一〇四。

[141]《(同治)清丰县志》卷七。

[142]《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七》。

[143]以上参见郝润华、武秀成:《晁公武陈振孙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9-224页。

[144]《宋才子传笺证》,第236页。

[145]《嵩山居士集》卷三四。

[146]《嵩山居士集》卷二。

[147]《嵩山居士集》卷四八。

[148]《嵩山居士集》卷五〇。

[149]《嵩山居士集》卷四五。

[151]《(嘉靖云阳县志》卷下。

[152]《嵩山居士集》卷五四。

[153]《嵩山居士集》卷四九。

[154]《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六。

[155]《嵩山居士集》卷一。

[156]《嵩山居士集》卷三三。

[157]《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〇。

[158]《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一八。

[159]《宋会要辑稿·选举二〇》。

[160]《嵩山居士集》卷二三。

[161]《嵩山居士集》卷四八。

[162]《宋史》卷二〇二。

[163]《直斋书录解题》卷四。

[164]《佩文斋书画谱》卷三五。

[165]《宋元学案》卷八〇。

[166]《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五。

[167]《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四一。

[168]《宋史翼》卷三二。

[169]《(正德)琼台志》卷三三。

[170]《广东新语》卷九。

[171]《明史》卷二九二。

[172]宋诗纪事补遗》卷五二。

[17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3449页。

[174]《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3582页。

[175]《玉海》卷五〇。

[176]方宾观:《中国人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1921年,第1049页。

[177]《新修潼川府志校注》卷二五。

[178]胡昭曦:《巴蜀文脉之传承发展—宋代双流蜀学名人概略》,《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增刊第2期。

[179]《成都通史》,第355页。

[180]《胡昭曦宋史论集》,第291页。

[181]刘世军、黄三艳:《邓椿家世、生平与交游考》,《中国美术研究(第3辑)》,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55页。

[182]《南宋馆阁续录》卷九。

[183]《南宋馆阁续录》卷七。

[184]《范太史集》卷四四。

[185]刘世军、黄三艳:《邓椿家世、生平与交游考》,《中国美术研究(第3辑)》,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55-56页。

[186]《宋史》言其为淳熙二年进士。

[187]《两浙明贤录》卷七。

[188]《宋史》卷三九七。

[189]《宋史》卷三九七。

[190]《宋史》卷三九七。

[191]《宋史》卷三九七。

[192]《宋史》卷三九七。

[193]《宋史》卷三九七。

[194]《宋史》卷三九七。

[195]相关考论见张秀琴:《秦九韶评传》,《山西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196]同上。

[197]李迪:《秦九韶传略》,《秦九韶与〈数学九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198]《癸辛杂识·续集》卷下。

[199]《癸辛杂识·续集》卷下。

[200]《癸辛杂识·续集》卷下。

[201]《数书九章》卷一八。

[202]《爱日精庐藏书志》卷二三。

[203]《皕宋楼藏书志》卷四〇。

[204]《数书九章》卷一八。

[205]《数书九章》卷一八。

[206]《宋诗纪事补遗》卷七一。

[207]《后村集》卷六六。

[208]《后村集》卷七〇。

[209]傅璇琮:《宋才自传笺证》,辽海出版社,2011年,第427页。

[210]《白华前稿》卷一八。

[211]《字溪集》卷一〇。

[212]《(道光肇庆府志》卷一六。

[213]《(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〇。

[214]《洞霄图志》卷六。

[215]《(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〇。

[216]《两宋明贤小集》卷三七〇。

[217]《宋诗纪事补遗》卷七二。

[218]《后村集》卷八一。

[219]《宋史》卷四六。

[220]《癸辛杂识·续集》卷上、《蜀故》卷九。

[221]龚国光:《江西戏曲文化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6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