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督教爱与克己的展现:索尔兹伯里与林肯大教堂的历史与文化考察

基督教爱与克己的展现:索尔兹伯里与林肯大教堂的历史与文化考察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修道院和宗教精英们,至少在理论上致力于展现基督教的爱、祈祷与克己;而高耸入云、俯瞰王宫和贵族城堡的大教堂,则是那个年代精神脉搏的视觉表达。索尔兹伯里大教堂是不列颠最高贵典雅的建筑,但总是挤满了被索要维修费的游客。与之相较,还是林肯大教堂更让人精神愉悦,它偏安一隅,可以远离成群结队的参观者。乐观积极地信仰上帝和自己的中世纪文化主教座堂是那个年代宗教信仰革新的体现,也是政治经济进步的证明。

基督教爱与克己的展现:索尔兹伯里与林肯大教堂的历史与文化考察

人们常说,十年来排山倒海的战争瘟疫宣告了中世纪宗教欢歌的终结。在黑死病百年战争之前的两百年里,欧洲各地的基督徒纷纷向教会敞开心扉和钱包,企图将七八世纪那个和上帝讨价还价的宗教信仰转化为内在力量,之前人们会说“如果你让我赢了战争,或者给我的牛治愈了口蹄疫,那我就信你而不信其他的神”,而如今人们会将牺牲的耶稣和受苦受难的殉道者视作道德的楷模。真正的基督徒不会问上帝会为他们带来什么,而会问自己能为上帝做什么。修道院和宗教精英们,至少在理论上致力于展现基督教的爱、祈祷与克己;而高耸入云、俯瞰王宫和贵族城堡的大教堂,则是那个年代精神脉搏的视觉表达。

如果您来英国旅游,一定不能错过掩藏在崎岖的约克郡小路背后的喷泉修道院遗址,或精美绝伦的林肯大教堂、索尔兹伯里大教堂和韦尔斯大教堂,它们高耸入云的楼阁和雕梁画栋的拱顶,让人们不禁抬头仰望,看那精美绝伦的彩色玻璃倾泻而下上帝的荣光。索尔兹伯里大教堂是不列颠最高贵典雅的建筑,但总是挤满了被索要维修费的游客。与之相较,还是林肯大教堂更让人精神愉悦,它偏安一隅,可以远离成群结队的参观者。

乐观积极地信仰上帝和自己的中世纪文化(www.xing528.com)

主教座堂是那个年代宗教信仰革新的体现,也是政治经济进步的证明。要想为上帝树碑,或者捐赠修道院,英国(乃至整个欧洲)首先要从经济上的自给自足转变为产能过剩,才能养得起日益增长的人口和越发繁复的文明。1066年,有将近两百万人住在英格兰;到了黑死病暴发那年(1348),这个数字激增两倍,甚至三倍。同时,书面记录盛行,人们有了法律合同,不再需要全凭口说或者拔剑来履行合约或保护财产。税负也越来越重,因为相信大家有钱供养那些想要改造社会的皇室和文职官员。越来越多的历史文献也佐证了组织管理的变革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到了13世纪,英格兰国王创造了太多令状、担保、传票、布告之类的文书作品,以至于需要好好数数政府买了多少蜡来封印这些文件。正如某历史学家所说,“从亨利三世成年到去世”的46年间,“封蜡的用量翻了10倍”。可见尽管管理的时代还没有瓜熟蒂落,也已初具雏形。

随着阅读、书写和理性思考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转越发重要,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也快速增长。牛津大学在1100年前后建成;两代以后,一帮不合群的牛津人又组建了剑桥大学;而到了13世纪,已经有几百所教堂和私立学校教大家读写和思考。更有意义的是,尽管拉丁语和法语依然是官方文字(统治阶级的语言),但英语逐渐成为主导语言。到14世纪末,现代人完全不能理解的盎格鲁-撒克逊英语逐渐演变成了好懂一点的乔叟式英语,而正是在杰弗里·乔叟(首位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作家)的文字里,我们看到中世纪晚期充溢着死亡恐惧、异教邪说、经济衰退、政治纷争、社会动荡,对于这些问题,无论是人是神都没有答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