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汇交易基础知识-金融投资实务

外汇交易基础知识-金融投资实务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2-1全球主要外汇及代码注:表中有阴影的币种为外汇交易中常用的8种基本货币。

外汇交易基础知识-金融投资实务

2.1.1 外汇交易的商品——外汇

1.外汇的定义

(1)动态外汇:动态外汇即国际汇兑,即外汇交易。

(2)静态外汇。

①广义外汇指一切以外币表示的资产,它包括:a.外国货币,包括纸币和铸币;b.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和邮政储蓄凭证等;c.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股票等;d.特别提款权;e.其他外汇资产。

②狭义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具体指银行存款银行汇票支票等。

2.外汇交易中的外汇

我们先来说明一下现钞和现汇的区别与联系。

现钞是具体的、实在的外国纸币和硬币。当客户要把现钞转移出境时,可以采用携带或汇出的方式。但是,当客户采取“汇出”时,由于现钞有实物的形式,银行必须将其运至国外,运输费用将由客户承担,表现为“钞卖汇买”(客户卖出现钞、买入现汇)。可见现钞不能变成等额的现汇,如果要把现钞变成现汇,客户将在外汇金额上遭受一定的损失。

现汇是账面上的外汇。它的转移出境,不存在实物形式的转移,可以直接汇出,只是账面上的划转。现汇支取现钞时,由于汇入方已经承担了运输费,因此,现汇可以支取等额的现钞。

在外汇指定银行公布的外汇牌价中,现钞买入价小于现汇买入价,而现钞、现汇的卖出价则相等。这说明国家的外汇管理政策是:鼓励持有现汇,限制持有现钞,因为现汇作为账面上的资金比现钞更便于外汇管理。

外汇买卖的外汇是指现汇,现汇也指外汇存款账户中的“头寸”,头寸实际上就是银行存款账户中的虚拟数字。

3.外汇交易中的部位——头寸

外汇交易部位(Foreign Exchange Position):暴露在汇兑风险下的外汇买卖余额。即指留置在市场中尚未结清的合约,是一种市场约定,承诺买卖外汇合约的最初部位。外汇交易部位通常有三种情况:

(1)多头,即买超部位(Long Position):买入金额大于卖出金额;

(2)空头,即卖超部位(Short Position):卖出金额大于买入金额;

(3)平仓,即轧平(Spuare):买卖金额相等。

4.外汇交易中的货币名称及符号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及特有的货币名称和符号。在国际标准IS004217货币代码的三个字符中,前两个字符代表该货币所属的国家或地区,第三个字符表示货币单位。如美元为USD,人民币为CNY。表2-1列举了外汇交易中一些主要交易货币。

有些交易中,也用俚语或俗称表示,如Greenback Buck为美元,Cable表示英镑,Fund表示加拿大元,TT为港元,Stocky代表瑞典克朗,Ozzie为澳大利亚元,Swissy代表瑞士法郎等。

表2-1 全球主要外汇及代码

注:表中有阴影的币种为外汇交易中常用的8种基本货币。

5.主要货币的属性

(1)欧元

①欧元是除美元外交易量最大的货币品种。可作为美元的对立面对冲,在美元指数里占有较大比重。

②活跃时间是指欧洲交易时段和美国交易时段。

③属性较为稳定,走势较为规范,假、破的现象较少;每当美国或者欧洲有重要经济数据公布时其受到的冲击在欧系货币中属于最大的品种。

④起重要影响的交叉汇率有:EUR/JPY、EUR/GBP、EUR/CHF。

(2)瑞士法郎(以下简称瑞郎)。

①走势基本和欧元相同,由于瑞郎交叉盘在短期内一般较为稳定,因此,短线的涨跌一般情况下和欧元保持一致;但瑞郎交叉如果大幅变动,也会出现某一个币种短期相对较强的现象。

②具有避险属性,如果世界局势不稳定,瑞郎一般会受到避险需求的青睐。

③相对欧元,走势较为不稳定。因此,在用技术分析的时候,要注意假、破现象的出现。

④起重要影响的交叉汇率有:EUR/CHF、GBP/CHF。

(3)英镑。

①英镑和欧元、瑞郎同属欧系币种,大的方向较为一致,偶尔会出现单独走强/走弱的行情。

②英镑的利息较高,有时会受到高息货币走强的利好刺激而表现较为出色。

③波动点数较大,但从百分比上来看,与欧元、瑞郎相近。

④起重要影响的交叉汇率有:GBP/JPY、EUR/GBP、GBP/CHF。

(4)日元

①走势较为独立

②容易受到交叉盘的影响。

③每年3月为日本财政年结算月,历史上经常在这个月份出现较大的走强行情。

④每年9月为日本半年财政结算月,也经常会出现大幅走强行情。

⑤日本政府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经常对汇市进行直接干预的政府,而且干预的方向一般是推低日元,起重要影响的交叉汇率有:EUR/JPY、GBP/JPY。

⑥在单边走势中,有时候会出现较长时间的盘整。

(5)加拿大元(以下简称加元)。

①高息币种。

②走势和石油等商品期货有较大联系(因为加拿大是全球第二大石油出口国)。

③走势方向性很强,一旦出现一个中线方向,比较容易走出较大的单边行情。

④主要活跃时段是在美国交易时段(这个时段也是加拿大市场开市的时间)。

(6)澳大利亚元(以下简称澳元)。

①高息币种。

②走势和黄金等商品期货有较大联系(因为澳大利亚黄金产量较大)。

③由于日本在澳洲投资较多,在日本财政结算前后,经常出现大幅下跌行情(由于日本的资金回流国内)。

④受新西兰元(NZD)走势影响较大。

⑤起重要作用的交叉汇率有:NZD/AUD。

2.1.2外汇交易中价格——汇率

1.汇率的定义

本币的价格:利率,利率是本币的使用价格(成本)。

外汇的价格:汇率。关于汇率的定义,有以下三种:

定义1:外汇的价格;

定义2:两种货币价格之比;

定义3: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

这是从外汇买卖角度来定义,如1USD=6.820 0CNY,把货币USD看成是商品,CNY看成是标价货币,则1美元商品的价格是6.820 0元人民币。

利率是一个百分比数,而汇率却是一个包含两种货币的等式。如美元兑日元的汇率是:1USD=105.20JPY;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是:1USD=6.820 0CNY等。

2.价格的表示方法——汇率标价法

汇率(价格)等式的表示方法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两种。

(1)直接标价法:以“本币”表示“外币”的价格(商品“外币”)。

(2)间接标价法:以“外币”表示“本币”的价格(商品“本币”)。

如果汇率表达式中的两种货币,其中一个货币固定为美元,则是美元标价法:等式中的一币种为美元。

凡是谈到直接、间接标价法,就必须分清楚谁是本币?谁是外币?但对于一个汇率表达式,有时两个货币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外币,这时候就必须站在某一货币角度来判断。例如:1USD=105JPY,如果站在JPY货币角度,即把JPY看成本币,USD看成外币,则JPY是直接标价法;如果站在USD货币角度,即把USD看成本币,JPY看成外币,则USD是间接标价法。

由此可见,同一汇率表达式既可以认为是直接标价法,也可以认为是间接标价法,只是站在不同角度而已。

3.汇率标价法的游戏规则(国际惯例)

从汇率的定义可知汇率是两种货币价格之比,例如USD/JPY=105/1,从数学的变换可以推出→1USD=105JPY→1JPY=1/105USD,在数学上这两个等式性质一样,但在标价上就会导致同种商品有两种标价方法,也就导致在交易过程中会产生混乱,也会效率低下,所以,上述等式只能二者选择其一。到底选择哪个等式来表示美元兑日元的汇率呢?这就是每个国家必须选择自己的标价方法,即直接或间接标价法中选择一种来表示自己国家货币的汇率。

汇率标价的国际惯例,即汇率表达式的游戏规则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用直接标价法,只有少数国家采用间接标价法。

采用间接标价法的少数货币是:英镑(GBP)、美元(USD)、澳元(AUD)、欧元(EUR)、新西兰元(NZD)、爱尔兰镑(LEP)。由此可见,任何两种货币的汇率表达式都是唯一的。在美元标价法下,通俗地说:美元在遇到GBP、AUD、EUR等货币时,美元在汇率等式的右边,即:1GBP=×××USD;1AUD=×××USD;1EUR=×××USD,除此以外美元与任何货币在一起,都是在汇率等式的左边,占据在单位1项下的霸主地位,即1USD=×××JPY(HKD、CHF、CAD、RMB……),注意USD在等式中的位置。

4.外汇交易中的汇率——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

外汇是一种特殊金融商品。银行经营外汇买卖业务需要一定的成本,也需要赚取一定的利润。因此,所有经过银行交易的外汇汇率都分为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在外汇市场上,通常汇率采取双向报价方式,亦即报价者(Quoting Party)同时报出买入价格(Bid Rate)及卖出价格(Offer Rate)。

买入汇率,又称“买入价”。买入价(Bid Rate)是银行向客户买入外汇(标价中列于“/”左边的货币,即基础货币)时所使用的汇率。银行的买入价也就是客户的卖出价。

在采用直接标价法报价时,银行报出的外币的两个本币价格中,前一个数字(即外币折合本币数较少的那个汇率)就是买入价;在采用间接标价法的情况下则反之,银行报出的本币的两个外币价格中,后一个较大的外币数字是银行愿意为一个单位的本币而买进的外币数,即外汇的买入价。

卖出汇率,又称“卖出价”。卖出价(Offer Rate)是指银行卖出外汇(标价中列于“/”左边的货币,即基础货币)时所使用的汇率。银行的卖出价也就是客户的买入价。

在采用直接标价法时,银行报出的外币的两个本币价格中,后一个数字(即外币折合本币数较多的那个汇率)是卖出价;在采用间接标价法报价时,本币的两个外币价格中,前一个较小的外币数字是银行愿意为一个单位的本币而付出的外币数,即外汇的卖出价。

买入价和卖出价都是站在银行(而不是客户)的角度来定的;另外,这些价格都是外汇(而不是本币)的买卖价格。所以,在实际上进行外汇买卖业务操作时,千万不要把这些关系搞混淆。买入价和卖出价的差价代表银行承担风险的报酬。

外汇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的差额,称“买卖差价”,一般为1‰~5‰,计算方法是:(卖出价-买入价)/卖出价×100%。它构成了银行经营外汇买卖业务的利润来源。这个买卖差价越小,说明外汇银行的经营越有竞争性或外汇市场越发达。例如,美元、英镑由于交易频繁,而且交易额较大,能形成规模经济的效益,故纽约伦敦外汇市场上,这两种货币的买卖差价只有0.5‰。

除了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以外,还有中间汇率,它是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的算术平均数,即中间汇率=(买入汇率+卖出汇率)/2。它是为了使报道简洁、表达方便而使用的汇率。此外,在企业内部的会计处理过程中也经常使用中间价以简化核算。但中间汇率绝非是外汇买卖业务中实际成交的价格。

我们来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1)美元/日元的汇率为115.25/115.35,表示客户向银行卖出美元买入日元(银行买入美元)的汇率为115.25,而客户向银行卖出日元买入美元的汇率为115.35。因此,如果客户想将100美元兑换成日元,那么,客户将按照115.25的汇率兑换得11 525(即100×115.25)日元;如果客户想将10 000日元兑换成美元,那么,客户将按照115.35的汇率,兑换得86.69(即10 000/115.35)美元。

(2)澳元/美元汇率为0.583 0/0.584 0,表示客户卖出澳元买入美元的汇率为0.583 0,而卖出美元买入澳元的汇率为0.584 0。

从以上可以发现,确定汇率后,在计算兑换所得的货币数额时,还要确定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相关计算办法,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货币)从左到右,乘以左(汇价);(货币)从右到左,除以右(汇价)。”所以,按照上述报价,要把100澳元兑换成美元时,就获得100×0.583 0美元;要把100美元兑换成澳元时,就获得100/0.584 0澳元。

5.外汇交易中商品位置的确定

由于汇率的标价方式有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两种形式,而这两种形式的标价很容易使买入价与卖出价相混淆。在直接标价法下,买入价在前、卖出价在后;在间接标价法下,卖出价在前,买入价在后。另外,处于报价者和询价者不同立场时,买入价与卖出价也恰好相反;同时,同一汇率表达式既可以认为是直接标价法,也可以认为是间接标价法,只是处于不同角度而已。这样会被汇率的标价法翻来翻去、买卖不同价所困惑。为了使买卖双方能清楚知道外汇交易中的商品是什么、使用的是什么价,就必须明确外汇交易中买入或卖出的对象,即选择确定的商品参照物

(1)在直接标价法下:USD1=JPY110.00-110.20。

USD是外币,JPY是本币,商品的位置在USD,110.00是买入商品USD的价格,110.20是卖出商品USD的价格。所以,在直接标价法下,商品的位置在汇率等式的单位1项下的货币,即等式的左边,买入价在前,卖出价在后。

(2)在间接标价法下:GBP1=USD2.532 0-2.536 0。

USD是外币,GBP是本币,USD为商品,2.532 0是卖出商品USD的价格,2.536 0是买入商品USD的价格。所以,在间接标价法下,商品的位置在汇率等式的右边,卖出价在前,买入价在后。

综合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可以知道,外汇交易的对象是外币,即商品是外币,而商品外币的位置在汇率等式的左右两边变动,也就带来了买入价与卖出价的位置变动,所以,商品位置的不确定性就带来了买卖双方对报价的混乱,为交易带来了混淆,也降低了交易效率。

6.外汇交易中游戏规则(国际惯例)——被报价币角色的确立

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由于报价方式不同,为便于沟通,能清楚地表明买入或卖出的对象,我们创造了被报价币的角色。所谓被报价币(Reference Currency,RC)的角色,就是被其他货币用来表示价格的货币,在汇率上所扮演的是商品的角色,也叫基础货币(标的货币)。其计价单位为:

1被报价币=×××报价币

不论是直接标价法还是间接标价法,凡是扮演商品角色的货币,便是被报价币。如1GBP=1.4380 USD中,GBP是RC;1USD=110.20JPY中,USD是RC。在外汇交易中,被报价币将时常被引用,以说明在外汇市场操作中所有的题材,也就是所有参与外汇交易的买卖双方,都是站在被报价币的角色立场来谈论的。通过被报价币的角色统一直接标价与间接标价法中的商品位置,即外汇交易的商品位置始终在汇率等式中的单位1项下的货币,即在等式的左边。我们只要抓住被报价币的角色,便可以了解外汇交易的一切。

在被报价币体系下,在直接标价法USD1=JPY110.00-110.20中USD是RC,也就是商品,同直接标价法下的外币商品位置相同,所以,买入RC(USD)的价格都是110.00,卖出RC(USD)的价格都是110.20。

因为外汇交易的实质就是两种货币的交换,外汇是以一组货币对形式交易,即外汇交易是买入一种货币的同时卖出另一种货币,所以,在间接标价法GBP1=USD2.532 0-2.536 0中,间接标价的商品是外币USD,卖出USD价格是2.532 0,2.532 0也是买入GBP的价格;2.536 0是买入USD价格,也是卖出GBP的价格。这样我们把GBP当成是商品,2.532 0是买入GBP的价格,2.536 0是卖出GBP的价格,而此时GBP是RC,也是商品,即买入RC(GBP)的价格是2.532 0,卖出RC(GBP)的价格是2.536 0。

综合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在RC体系下,商品位置都是在单位1项下的货币,在汇率等式的左边,这样买入价永远在前,卖出价永远在后。

因此,RC统一了买卖对象(商品)的位置、买入价、卖出价,交易也就不会产生混乱。

7.如何判断外汇的买卖价

要理解一个外汇交易的报价似乎令人困惑,但是如果记住两件事后,就会觉得非常简单。第一,先列示的货币是被报价币;第二,被报价币的价值总是以1为单位,即单位1项下的货币是被报价币。

美元是外汇交易市场中的中心点,主要货币对有以下三组形式:

(1)美元作为被报价币,如美元/日元,美元/港元,美元/加元和美元/瑞郎等,对于这些货币,报价表示每一单位美元兑换多少货币对报价中的另一货币。例如:美元/日元的交易价格在123.00,表示1美元等于123.00个单位的日元,这个数字上升表示美元的价值上升,日元的价值下降;反之,如果这个数字下降的话,则表示美元的价值下降,日元的价值上升。

(2)美元作为报价币,如欧元/美元,英镑/美元,澳元/美元,这是例外的3个货币对,欧元、英镑及澳元成了被报价币。例如:欧元/美元的报价是1.210 0,表示1欧元等于1.210 0个单位的美元,如果这个数字上升,就表示欧元的价值在上升,美元的价值在下降;相反,如果这个数字下降,则表示欧元价值下降,美元价值上升。(www.xing528.com)

简而言之,如果一种货币报价上升,则被报价币会升值;而一个更低的报价意味着被报价币在贬值。

(3)交叉货币对,是没有美元所组成的货币对。比如:欧元/日元的交易价位在126.34,表示1欧元等于126.34日元。

在外汇交易中,客户会看到一个两边的报价,由买价与卖价组成。买价是在此价格上客户准备卖掉被报价币(同时买进相反报价币);卖价是在此价格上客户可以买进被报价币时卖掉相反报价币。银行的买卖行为恰好与客户行为相反。

8.汇率的双向报价

(1)以美元为中心的报价体系(往往省略USD)。例如:Spot Cable(GBP)表示即期买卖英镑。

(2)报价行必须同时报出买卖价(双向报价)。

(3)报价遵循被报价币原则,商品永远站在RC角色上。例如:1USD=JPY110.50/60,USD是RC,110.50是报价行买入USD的价格,即买入价;110.60是报价行卖出USD的价格,即卖出价。

(4)只报后两位小数。例如:50/60。

一般情况下,报价者(Quoting Party)会同时报出买价与卖价,如USD/CHF1.325 0/60,第一个数字(1.325 0)表示报价者愿意买入被报价币的价格,这就是所谓的买入汇率(Bid Rate);第二个数字(1.326 0)表示报价者愿意卖出被报价币的价格,这就是卖出汇率(Offer Rate)。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外汇交易通常只会报出50/60,一旦成交后,再确认全部的汇率是1.325 0。依据外汇市场上的惯例,汇率的价格共有5个位数(含小数位数),如USD/CHF1.325 0、GBP/USD1.783 0和USD/JPY132.70。

外汇汇率中的“点”(基本点)指的是什么?

按市场惯例,外汇汇率的标价通常由5位有效数字组成,从右边向左边数过去,第一位称为“X个点”,它是构成汇率变动的最小单位;第二位称为“X十个点”,如此类推。如:1欧元=1.101 1美元;1美元=120.55日元。欧元兑美元从1.101 0变为1.101 5,称欧元兑美元上升了5点;美元兑日元从120.50变为120.00,称美元兑日元下跌了50点。

一般而言,汇率价格的最后一位数被称为基本点(Point),也有人称之为Pips或Ticks。这些皆是汇率变动的最小基本单位。每100个Points被称为One Penning。将外汇交易员在报价时未曾报出的数字(USD/CHF1.325 0/60中的1.32),称为大数(Big Figure)。交易员未报出的原因是:在短短数秒的询价、报价及成交的过程中,汇率通常不会如此快速地变动,于是Big Figure便可省略不说。

图2-1说明了在双向报价(Two Way Quotation)中,报价银行(Quoting Bank)与询价者(Calling Customer)的相对关系。

图2-1 报价银行与询价者在汇率报价上的相对关系

我们必须掌握被报价币的角色,才不会被复杂的买卖关系所困惑。外汇交易就是以一种货币换取另一种货币的买卖行为。因此,简单地说,买入被报价币的同时就是卖出报价币。若被报价币的地位与报价币的地位互换,则买卖价位不但互换,而且互为倒数。

9.交易员报价技巧

报价者在报价时会同时报出买入汇率(Bid Rate)及卖出汇率(Offer Rate),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之间的差异,称之为价差(Spread)。价差是报价者称作外汇交易的利润及风险成本。价差愈大,报价者的利润愈大;而风险成本愈低,市场竞争力愈弱。报价者出于市场竞争力与利润的考虑,如何报出一个有竞争性(价差愈小,愈有竞争力)、又能赚取利润的汇率买卖价格,便是报价者必须面对的挑战。就市场实务而言,报价者的报价好坏,常以其所报价格之价差大小来评定;亦即,价差愈小,其报价愈好。

通常外汇交易员在报出价格时,应考虑到下列五个因素。

(1)交易员本身已持有的外汇部位(Position)。

每位外汇交易员都有被授权的外汇部位额度(Position Limit),在额度之内,交易员尽其最大可能来赚取利润。为了控制风险,交易员是不允许其持有的部位(Holding Position)超过其被授权的部位额度。交易员报价时必须考虑其所持有的部位在目前市场的波动幅度之下,其所报的价格是否对其现有部位有利。

(2)各种货币的极短期走势。

交易员必须对欲进行报价的货币的极短期走势有准确的预测,在此所谓极短期,可能是1小时、5分钟或5秒钟。一般而言,在银行从事报价的交易员大多是属于Intra day Trader,亦即交易员所持有的外汇部位不会超过1日以上。交易员会随着市场波动状况,随时改变自己的持有部位,以俟机获利。因此,对各种货币的极短期走势应有准确的预测,才能报出理想的价格。

(3)市场的预期心理。

若市场有明显的预期心理,货币的走势就较易往预期的价位波动。交易员必须了解目前市场的预期心理,而调整本身的持有部位,使本身的部位处于有利状况。如此报出来的价格才不会违反市场走势,而遭到重大损失。

(4)各种货币的风险特性。

每种货币如同人一样,各有其个性。交易员必须了解每种货币的特性,才能在报价时,报出适当的价格。

(5)收益率与市场竞争力。

报价者在报出价格之后,即希望询价者愿意以其所报出的价格来交易;然而,为增加市场竞争力,有时需要缩小买卖价差(Spread),亦即利润相对减少。因此,交易员在报价时,必须顾及市场竞争力与利润。

综合上述五个考虑因素之后,交易员的基本报价技巧可归为四种。

以市场价CBP/USD:1.787 0/80为例:

①市场预期被报价币上涨,应报高75/80。

②市场预期被报价币下跌,应报低65/75。

③报价行不想持有该部位,应报宽50/95。

④报价者有强烈交易意愿,应报窄72/78。

10.交叉汇率的计算

外汇交易通常都以美元报价。如果知道所有货币兑美元的汇率,那么,任何两种非美元货币之间的汇率就能够很方便地套算出来,这便是所谓的“交叉汇率”或“套算汇率”。计算交叉汇率时,正确使用买入价和卖出价是很重要的。

计算交叉汇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主要考察USD的位置)。

(1)USD同为被报价币。

(2)USD同为报价币。

(3)USD分别为被报价币与报价币。

2.1.3 外汇交易

1.外汇交易市场

外汇交易市场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资本投机市场的历史要比股票、黄金、期货、利息市场短得多,然而,它却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目前,外汇交易市场每天的交易额已达3万亿美元以上,其规模已远远超过股票、期货等其他金融市场,已成为当今全球最大的单一金融市场和投机市场。

外汇交易市场,也称外汇“Forex”或“FX”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市场,平均每天超过1兆美元的资金在当中周转,相当于美国所有证券市场交易总和的30倍。

外汇交易是同时买入一对货币组合中的一种货币而卖出另外一种货币。外汇是以货币对形式交易,例如,欧元/美元(EUR/USD)或美元/日元(USD/JPY)。

外汇交易主要有两个原因:大约每日交易周转的5%是由于公司和政府部门在国外买入或销售它们的产品和服务,或者必须将它们在国外赚取的利润转换成本国货币;另外95%的交易是为了获得盈利或者投机。

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投资者来说,最好的交易机会常常是交易那些最通常交易的(并且是流动量最大的)货币,即“主要货币”。目前,每日交易中大约有85%是这些主要货币,它包括美元、日元、欧元、英镑、瑞郎、加元、澳元和港元。

外汇交易市场是一个24小时全球交易市场,市场交易每天从悉尼开始,并且随着地球的转动,全球每个金融中心的营业日将依次开始,首先是东京,然后是伦敦和纽约。与其他的金融市场不同,外汇交易投资者可以对无论是白天或者晚上发生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事件而导致的外汇波动而随时作出反应。

外汇交易市场是一个超柜台(OTC)或“银行内部”交易市场,因为外汇交易是交易双方通过电话或者一个电子交易网络而达成的,外汇交易不同于股票和期货交易市场,不是集中在某一个交易所里进行的。

外汇交易市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1)贸易和投资;(2)投机;(3)对冲。

自从外汇交易市场诞生以来,外汇交易市场的汇率波幅越来越大。1985年9月,1美元兑换220日元,而1986年5月,1美元只能兑换160日元,在8个月时间里,日元升值了27%。近几年,外汇交易市场的波幅就更大了,1992年9月8日,1英镑兑换2.010 0美元,11月10日,1英镑兑换1.508 0美元,在短短的2个月时间里,英镑兑美元的汇价就下跌了5 000多点,贬值25%。不仅如此,目前,外汇交易市场上每天的汇率波幅也不断加大,一日涨跌2%~3%已是司空见惯。1992年9月16日,英镑兑美元从1.875 5下跌至1.785 0,英镑一日下挫5%。

正为外汇交易市场波动频繁且波幅巨大,给投资者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这一行列。

2.外汇交易市场的特点

外汇交易市场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1)有市无场。

西方工业国家的金融业基本上有两套系统,即集中买卖的中央操作和没有统一固定场所的行商网络。股票买卖是通过交易所买卖的。如纽约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东京证券交易所,分别是美国、英国、日本股票交易的主要场所。集中买卖的金融商品,其报价、交易时间和交收程序都有统一的规定,并成立了同业协会,制定了同业守则。投资者则通过经纪公司买卖所需的商品,这就是“有市有场”。而外汇买卖则是通过没有统一操作市场的行商网络进行的,它不像股票交易有集中统一的地点。但是,外汇交易的网络却是全球性的,并且形成了没有组织的组织,市场是由大家认同的方式和先进的信息系统所联系,交易商也不具有任何组织的会员资格,但必须获得同行业的信任和认可。这种没有统一场地的外汇交易市场被称为“有市无场”。全球外汇市场平均每天达上万亿美元的交易,如此庞大的巨额资金,就是在这种既无集中的场所又无中央清算系统管制,以及没有政府的监督下完成清算和转移。

(2)循环作业。

由于全球各金融中心的地理位置不同,亚洲市场、欧洲市场、美洲市场因时间差的关系,连成了一个全天24小时连续作业的全球外汇市场。早上8点半(以纽约时间为准)纽约市场开市,9点半芝加哥市场开市,10点半旧金山开市,18点半悉尼开市,19点半东京开市,20点半香港、新加坡开市,凌晨2点半法兰克福开市,3点半伦敦市场开市。如此24小时不间断运行,外汇市场成为一个不分昼夜的市场,只有星期六、星期日以及各国的重大节日,外汇市场才会关闭。这种连续作业,为投资者提供了没有时间和空间障碍的理想投资场所,投资者可以寻找最佳时机进行交易。比如,投资者若于上午在纽约市场上买进日元,晚间香港市场开市后日元上扬,投资者则可在香港市场卖出,不管投资者本人在哪里,他都可以参与任何市场、任何时间的买卖。因此,外汇市场可以说是一个没有时间和空间障碍的市场。

(3)零和游戏。

在股票市场上,某种股票或者整个股市上升或者下降,那么,某种股票的价值或者整个股票市场的股票价值也会上升或下降,例如,日本新日铁的股票价格从800日元下跌到400日元,这样新日铁全部股票的价值也随之减少了一半。然而,在外汇市场上,汇价的波动所表示的价值量的变化和股票价值量的变化完全不一样,这是由于汇率是指两国货币的交换比率,汇率的变化也就是一种货币价值的减少与另一种货币价值的增加。比如在1984年前,1美元兑换360日元,而2009年,1美元兑换90日元,这说明日元币值上升,而美元币值下降,从总的价值量来说,变来变去,不会增加价值,也不会减少价值。因此,有人形容外汇交易是“零和游戏”,更确切地说是财富的转移。近年来,投入外汇交易市场的资金越来越多,汇价波幅日益扩大,促使财富转移的规模也愈来愈大,速度也愈来愈快,以全球外汇每天1.5万亿美元的交易额来计算,上升或下跌1%,就是1 500亿的资金要换新的主人。尽管外汇汇价变化很大,但是,任何一种货币都不会变为废纸,即使某种货币不断下跌,然而,它总会代表一定的价值,除非宣布废除该种货币。

3.外汇交易市场中的参与者

各种类型的市场参与者,包括主要与次级的报价者、价格接受者、投资顾问、经纪人、投机商与中央银行。

(1)主要报价者。

也称初级报价者,是指专业的交易商而言,提供外汇的双向报价,即一般所谓的市场创造者。当客户询价时,他们将提供买进与卖出的报价,并愿意根据报价买进或卖出任何合理数量的外汇。初级报价者包括:大型银行、大型投资交易商与大型企业。

初级报价者必须提供双向的报价。当A银行请求B银行提供报价时,不会表示自己希望买进或卖出。所以,B银行必须提供买进与卖出的报价。A银行或许会同时接受这两个报价,或许只接受其中一个报价。B银行提供的报价必须合理,而足以代表专业的价差;换言之,买价与卖价之间的差额应该很小。

在提供市场报价时,初级报价者扮演关键性的角色,必须承担其他交易商、公司行号或个人的风险,然后将相关的外汇风险转移到其他交易对手,以冲销原先的风险头寸。

初级市场创造者是市场中最活跃的人士,通常也极了解(仅次于中央银行)本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中的供需关系。然而,由于外汇市场的规模非常庞大,而主要外汇的造市者又为数众多,所以,即使是主要的交易商,也很难判定行情将如何变动、何时会变动以及变动的幅度将会多大。

(2)次级报价者。

次级报价者虽然提供外汇的报价,但不是双向报价。许多服务业提供这类的报价,例如饭店与旅馆通常都接受客户以外汇结账。

期货市场的交易者也属于次级市场的交易者。这类交易者会表示买进、卖出或同时买进与卖出的意思,但他们没有必要向交易对手表示价格。虽然在某些情况下会有双向的报价,但并不普遍。

(3)价格接受者。

第三种市场参与者是接受初级或次级报价者的报价,以供自己使用。他们不提供报价,仅接受价格。价格接受者包括公司、政府机构、小型银行、富有的个人与一般大众。

在某些情况下,大型银行也可能是价格接受者。例如,交易某些比较冷门的外汇。

(4)投资顾问。

在世界各地,有许多机构专门为其客户建议外汇的买卖时机与种类,另一些顾问机构则为其客户设计最适当的外汇交易策略与方法。它们所提供的服务通常都要收费,但分红的方式也相当普遍。

(5)外汇经纪商。

外汇经纪商不是交易当事人。换言之,他们买进或卖出的外汇不属于自己的头寸。交易完成时,经纪商会通知两位交易当事人(通常是银行)。只要两位当事人之间没有受到类似信用额度的限制,双方可以各自签发单据给对方。经纪商只是为银行间市场提供服务,但未介入实际的交易。大型的经纪商通常属于全球性的机构,并为银行间市场提供一天24小时的服务,才能够使初级报价者为其客户做全天候的服务。

(6)投机商。

对某些人来说,投机这个名词具有负面含义。市场出现的大幅走势经常被归咎于投机行为,这种说法有时候没错。在外汇市场中,投机性的交易活动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可以造成汇率的严重波动,这些波动通常有害全球经济的发展;然而,市场确实需要这些投机性的活动,因为它们可以提供市场流动性,以处理“非投机性”的交易。如果市场不具备这类的流动性,则买卖报价的汇率价差会扩大,交易的撮合会延缓,大额的交易将很难成交。所以,投机行为虽然具有某种程度的负面意义,却是外汇市场能够有效运作的重要贡献者。

(7)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政府的专属银行。政府在中央银行开立银行账户,处理相关的收支活动。政府发生赤字的时候,需要筹措资金,发行短期或长期的债务工具。

利率走高可以压抑通货膨胀,常是基于国内经济的考虑。另外,利率也可以用来调整汇率。利率上升可以吸引国外的资金,促使本国货币升值。货币升值可以使进口价格下跌,压低国内的物价水平。然而这也将同时牺牲经济成长。

①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来影响利率水平。最重要的如下:

a.在发行新的债务工具时,是否采用货币化的手段。

b.公开市场操作。买卖政府先前所发行的债务工具,并借此收缩或扩张货币供给。

c.直接增加或减少银行体系的现金。以加拿大为例,每家大型银行都在加拿大银行(央行)设有账户。加拿大银行可以增加或减少这些账户的余额。银行体系将被迫筹措所减少的资金,或运用所增加的资金。

d.调整存款准备金的比率。中央银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时,将减少银行体系可供贷款的资金,因此,减少货币供给。虽然中央银行很少调整存款准备金的比率,但仍然是其控制手段之一。

②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直接干预外汇市场:

a.直接通过银行体系;

b.通过经纪商;

c.通过期货市场;

d.以自己的名义与其他中央银行交易。

中央银行的干预可能只是为了稳定市场,也可能是为了扭转汇率的走势。在某种情况下,可能只是试盘,以观察市场对于大量干预的可能反应;也可能试图操纵汇率的升贬。除了直接干预以外,中央银行也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或道德劝说进行干预。

4.外汇交易市场的发展

回顾国际外汇市场的发展历史,国际外汇市场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8世纪前,以贵金属作为两国交换货币之评价基准。

(2)金本位制度(The Gold Standard),是人类历史上最有系统的国际支付制度(International Payment System)。

(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则演变成为以国际货币基金为中心的金汇兑本位制度(Gold Exchange Standard)——布雷顿森林体系。

(4)1970年以后各国先后改用浮动汇率制度(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以牙买加协定为代表。

(5)以美元为主,其他货币为辅的多种准备制度(Multiple Currencies Reserve System)。

5.主要外汇市场交易时段

表2-2列出了主要外汇市场的交易时段。

表2-2 外汇市场交易时间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