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和主要表现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和主要表现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框架(二)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1.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自主发展是每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准则,重点强调每个个体能够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并发现自我的机制;能够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发掘自身的潜力。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和主要表现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主要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并由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组成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如图1—1,并且每个素养休戚相关,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是对各学段学生提出具体表现要求的重要依据,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着强有力的动力和支撑。

图1—1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框架

(二)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

1.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人文积淀重点是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以及能够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人文情怀指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能够尊重和维护人的尊严、价值,能够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审美情趣则指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够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而且具有发现、感知、欣赏和评价美的意识与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够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

(2)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理性思维重点指的是逻辑清晰,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崇尚真知,能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与方法,能够尊重事实,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勇于探究重点指具有好奇心想象力,能够不畏困难,具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而且能够大胆尝试,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批判质疑指的是具有问题意识,能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而且思维缜密,能够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www.xing528.com)

2.自主发展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说自主性便成为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是每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准则,重点强调每个个体能够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并发现自我的机制;能够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发掘自身的潜力。具体包括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

(1)学会学习

乐学善学指的是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勤于反思指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信息意识指的是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

(2)健康生活

珍爱生命重点指学生能够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健全人格指学生应该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自我管理指每个学生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3.社会参与

(1)责任担当

责任担当主要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三个方面。

社会责任主要指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国家认同主要指能够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国际理解主要指能够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2)实践创新

实践创新主要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和技术应用三个方面。

劳动意识主要指能够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问题解决主要指能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技术运用主要指能够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