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结构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结构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内容的设计,分为情境的创设、新授部分的设计、变式练习与拓展延伸的设计三大部分。变式练习的设计,加强无关因素的转变,突出核心知识的训练,同时练习的设计应关注学生数学发展的不同水平,突出层次性。面向数学核心素养的学习评价,结合课外作业与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结构

(一)分析系统

分析系统是教学设计的准备阶段,主要涉及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分析三大环节。学习者特征分析分为学习者智力因素分析和非智力因素分析。对于学习者特征的分析,通过前测卷的测评、学生作品的分析、课堂观察等,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握学生的知识起点,明确学生的学习习惯与认知方式,了解学生已掌握的数学核心素养水平。对于学习内容的分析,通过认真钻研数学课程标准及不同版本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的呈现方式与编排体系,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剖析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数学核心素养,帮助教师正确定位单元教学中的重难点,加强数学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促进数学知识网络的建构。对于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分析,了解当前一线教师的工作状态,学习优点,改善不足,以便更好地进行设计与教学的研究。

(二)设计系统

设计系统是教学设计中的主体部分,由目标设计、内容设计、过程设计和评价设计四个部分构成。

面向数学核心素养体系,强调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综合发展。因此,研究者将面向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教学设计中的目标确定为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维度。值得注意的是,目标的设计应加强对情感态度的重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内容的设计,分为情境的创设、新授部分的设计、变式练习与拓展延伸的设计三大部分。面向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加强生活与数学的沟通,关注抽象与模型素养的提升,强调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在新知的呈现时依托于生活情境的创设,主要包括个人、教育、职业、社会科学五种情境,具体表现为:个人情境,通常指与学生的日常活动直接相联系的一些情境,诸如食品制作、个人健康、购物、交通、旅游等;教育情境,具体出现在校园生活中;职业情境,它关注具体的工作状态,如成本预算、统计测量等;社会情境,其范围较为宽广,通常指学生生活的社区及周边的一些环境中涉及数学的实际情境,诸如公共交通、销售人口统计等;科学情境,它较为抽象,涉及与自然、科学技术等相关的专题,诸如空间科学、生态学、气候等。在新授内容的设计部分,加强内容的基础性与选择性,面向班级全体学生,依据数学核心素养,精选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夯实学生成长的基础,同时在保证每位学生都获得了数学发展之后,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及兴趣差异,加强内容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学生数学发展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合理组织数学活动,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合情推理、合作交流,逐步渗透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变式练习的设计,加强无关因素的转变,突出核心知识的训练,同时练习的设计应关注学生数学发展的不同水平,突出层次性。拓展应用的设计注重生活化与开放性,引导学生利用习得的新知解决现实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品质的发展。(www.xing528.com)

教学过程的设计分为四大环节,具体表现为:①创设情境,沟通生活与数学;②以双基教学为载体,发展思维能力与品质;③概括方法,拓展应用;④总结交流,情感升华。在环节一中,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加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提升数学抽象的素养。环节二通过数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引导学生在数学探究活动中习得新知,提升推理、交流等数学素养,促进思维能力与品质的提升。环节三加强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概括方法,发现规律,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模型素养的发展。环节四引导学生总结交流,感悟数学的文化魅力、应用价值与严谨的精神以及科学的态度,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升华。在环节二中的活动部分,研究者又安排了“自主探究,初识新知”“师生探讨,习得新知”“深入思考,强化新知”“变式练习,内化新知”四个子活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共同致力于数学思维能力与品质的发展。

面向数学核心素养的学习评价,结合课外作业与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堂观察与提问,关注学生思维能力与品质的发展水平。借助现实问题与新知探索,关注数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通过课堂观察与学生访谈,注重情感与态度的提升。

(三)反思系统

反思系统是对整个教学设计系统的审视、补充、完善,是对教学设计的再设计。通过反思,帮助研究者认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差距,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升教学设计的水平,优化教学设计方案,进而改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加快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反思系统中,教师可以借助课堂观察、学生作业分析、后测卷测评、访谈等方式,帮助自己更加深入、全面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