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监督”工作体系的可行性

“大监督”工作体系的可行性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构建“大监督”工作体系就是让企业更注重风险防控,通过风险查找、识别、评估,明确监督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关键环节,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决策风险和廉洁风险。“大监督”工作体系最终的目的就是把加强控制、防范风险、预防腐败的要求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全过程,按照务实管用解决问题的原则不断地修订完善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大监督”工作体系不仅能做到“当下改”,还能推动企业管理机制“长久立”。

“大监督”工作体系的可行性

目前,国有企业的监督职能虽然隶属于不同主管领导和部门,但根本的目的是一致的。构建实施“大监督”工作体系,就是让党内监督和企业管理监督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好党建工作和企业治理两个优势,让各类监督力量形成互补,聚焦于企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研究问题整改思路,形成按业务划分的纵向监督链条和监督部门横向联合,交互嵌套的全方位立体化监督体系。

(一)国有企业监督工作领导的主体相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有机统一。”[20]党的统一领导是国有企业的独特政治优势,“大监督”工作体系就是在企业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整合所有监督力量,明确监督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制定监督工作的分工、衔接与合作机制,实现监督对象涉及企业各个层级、各个岗位的职工,让监督的要求深入到日常工作的各个流程、全部过程中,确保让国有企业全面从严治党的“严”、依法治企的“治”和科学管理的“管”形成科学的标准和依据,不断监督督促企业的决策者履职尽责、规范用权。

(二)各类风险防控的导向相同(www.xing528.com)

任何监督的开展,导向其实都是风险防控。“大监督”真正的目的还是紧紧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通过发挥各部门监督的能动性,加强经营风险、廉洁风险、法务风险等风险的管控和排查,让监督工作紧随企业改革发展的脚步,推动国有企业“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建设,不断实现“企业经营安全、干部履职安全”的总目标。构建“大监督”工作体系就是让企业更注重风险防控,通过风险查找、识别、评估,明确监督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关键环节,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决策风险和廉洁风险。尤其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身处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更要高度重视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督,确保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充分发挥监督的提醒、校正、预防及保障作用,降低腐败概率的发生。

(三)完善企业内控机制建设的目的相同

无论是监督部门的监督,还是业务部门的监督,都属于企业管理中的控制环节,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就要从源头查找问题,并且制订相应的整改完善方案,研究制定涉及各业务领域科学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并加以严格执行,通过这种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实现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的方式,从而强化企业的内控机制建设。“大监督”工作体系最终的目的就是把加强控制、防范风险、预防腐败的要求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全过程,按照务实管用解决问题的原则不断地修订完善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大监督”工作体系不仅能做到“当下改”,还能推动企业管理机制“长久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