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家跟踪指导服务

专家跟踪指导服务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修订后的发展性指标,学校上报HS区教育局进行备案。接下来,专家仍然持续地对学校进行着指导,×教育评估院结合前期诊断性评估的安排,继续选聘某一位或两位专家对指定的学校进行交流、指导,而专家指导的次数一般在中期评估前两次左右,指导的时间可以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来定。将这三天跟踪调研的结果记录如下。

专家跟踪指导服务

诊断性评估后,学校找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潜在优势,根据HS区教育局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重点,在制订学校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重点的基础上,按参考指标要求,制订年度学校发展综合目标(重点发展指标及特色发展指标)。

专家组成员结合学校的发展规划的制订,和学校一起论证了学校的发展性指标,该发展性指标既结合学校新一轮发展规划,又贴合学校办学实际,而且需要全校师生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实现。在此阶段,专家给学校提出了很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比如,在发展性指标中,有学校提出年度“重点发展指标”,对此,专家的指导意见是:“重点发展指标应该体现高要求,突出达成标准,特别是针对指标要求的具体表现应分层次说清楚,如‘有具体进展’,对于什么叫‘有具体进展’,什么叫‘形成了立德树人良好氛围’,不能含糊,对于指标的评价应尽可能清晰,能量化的尽量量化,不能量化的用质性工具来评估,切不可最后变成评估专家的主观判断,看哪个学校的材料做得好,哪个学校的学生成绩好。”

修订后的发展性指标,学校上报HS区教育局进行备案。发展性指标的制订,为学校新一年的工作提供努力方向和参考标准。

接下来,专家仍然持续地对学校进行着指导,×教育评估院结合前期诊断性评估的安排,继续选聘某一位或两位专家对指定的学校进行交流、指导,而专家指导的次数一般在中期评估前两次左右,指导的时间可以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来定。

下面是一位评估专家的指导日记[3],记载着这样的指导过程。

2017年10月20日 星期五 阴

受学校的邀请,也根据×教育评估院的工作安排,我按照对义务段学校规范办学和深化改革的要求,于2017年10月18日、19日、20日对H学校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跟踪调研。H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是一所以外语教学为特色的学校,在HS区具有很好的办学口碑,校长是具有特级教师职称的市级名校长,办学思想先进,在学校管理、学校教科研等方面也比较有创新性,但该校长也比较谦虚,诚挚地邀请我一定要“随时”到学校来看看,看看学校日常的教学、日常的管理,希望我能从常态的学校运转中更加真实地了解他们的学校,从真实的、日常的校园中找到更多问题。带着这样的使命和校长的特别赋权(校长已经把我的样貌特征告知了门卫,并告诉门卫只要有这样的一位专家进来就可放行,而且不必通知校长或其他教师),我走进了他们的学校。前两天我实地察看了校园环境、教学设施设备配置,随机听取了一、三、五年级各一名教师的常态课,进行了师生访谈,察看了学生的课外活动。最后一天,我找到了校长,查阅了相关文件资料,并与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诚恳、坦率而深入的交流。将这三天跟踪调研的结果记录如下。

一、学校的成绩和亮点

学校以“现代传统兼容,中西文化共育”为办学理念,以“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最合适的教育,让每一位孩子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为育人目标,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学思想正确,办学行为规范,规章制度健全;尽管办学时间短暂,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中考成绩连续两年在市区处于较高水平,社会声誉良好。尤其是学校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意识较强,给本人留下深刻印象。

领导班子办学思路清晰,敬岗爱业,责任心、上进心强,自我要求高,追求让教育回归本真(完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意识较强;师生员工有明显的归属感,幸福指数较高,对学校领导班子工作的认同度也比较高。

学校教改意识敏锐。领导班子重视并积极推进以“微共体”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教学改革,自主参与式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正在逐步普及,在高质、轻负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意义的探索,有效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

学校德育工作有抓手,有成效。以“雅士教育”为重点的学校德育正逐步成为品牌,在校园中可以感受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面貌良好,文明礼仪教育是成功的。

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针对本校新进教师比较多、青年教师占比高的实际,以“新生代青年教师研修班”为平台,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和培养,涌现出了70名区级及以上教坛新秀。教师工作态度积极,精神状态良好,课堂教学技能较好。

学校办学条件良好。

二、学校存在的问题和我的建议

(一)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距离“高质量、现代化、领头雁式的示范性学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学校内涵发展任重道远。要树标杆,要有忧患意识。与外地同类高水平学校相比差距仍然明显,与本地学校比,示范性不足。

1.学校办学特色尚不明显,现在学校把“小雅士”“微共体”作为特色需要推敲。(1)因为微共体是实现目标的手段而不是目标;(2)外国语学校的“外语”特色不明显。

2.新课程改革推进缓慢,课程建设缺乏顶层设计,拓展类课程的开发开设运行机制尚未建立,学生选课没有平台,促进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缺乏具体措施;以“微共体”为特色的课堂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3.校园文化建设明显滞后,“外国语”文化少有体现(学校已有考虑,也正在进一步深化)。

4.智慧校园建设任务艰巨,学校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5.国际化程度不高,办学的开放性、吸纳性不足。缺乏与国内外名校的交流与合作。(www.xing528.com)

(二)学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学校管理队伍过于精干,中层干部的管理经验欠缺,需要不断积累,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要做好参谋长角色,既是参谋,又要执行,增强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创新意识。

人员不足容易导致创新不足、管理缺位;部分教师反映工作压力过大。

如:

1.运动场地(铅球铁饼投掷区)建设不规范、旗杆位置不恰当。

2.升国旗仪式教师着装不规范、不严肃。

3.学生进大门举止散漫、行礼不规范(少先队员要敬礼而不能鞠躬)。

4.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良(三年级听课中发现),学业水平分化低段化,建议学校尽早关注这一问题;“小雅士”教育有待深化,校园礼仪教育尚需加强;学生劳动意识、劳动习惯教育需要加强。

5.学校河边绿化区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存在疏漏。

6.课桌安放、教师办公室的安排要有利于“微共体”活动的开展。

(三)办学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

1.10月20日早上7点五年级在统一测试,有违办学规范。

2.一、二年级班额比较大,一年级102班有47人,二年级每个班级平均54人。

3.责任督学及举报电话、学校总课表、作息时间表等应公示在家长容易看到的地方。

三、几点提醒

(一)生源改变可能导致升学率的大幅度滑坡,做好应对家长期望、社会舆论的预案。

(二)新学校矛盾的逐步累积效应,要防患于未然,尽快形成集体(有组织的整体)。集体与群体不同,它的特点在于,其成员之间不仅有着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活动,而且彼此之间联系密切,具有鲜明的组织意识,成员不仅要认识到群体活动给个人和本群体带来的利益,而且还要认识到其对组织、对整个社会的意义。在集体中,成员之间彼此建立有稳定合作和相互友爱的关系。

(三)存在一贯制学校固有的毛病。

1.对教师及管理人员的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由于跨度较大,既懂小学又懂中学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是使九年一贯制发挥优势的关键所在。

2.学生所处的环境相对固定,具有相当的封闭性。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没有得到锻炼。

3.在管理上小学部容易被忽视,小学生没有升学任务,学校会在很大程度上倾向于中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