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说的界定及发展史

小说的界定及发展史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认为,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并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同时又是一种表现时间和空间的文字艺术。可见,庄子所言“小说”意为琐碎言论,与当今小说定义相去甚远。小说即稗官从街头小巷的道听途说中记下一些事。整体上来看,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宣告了中国小说的正式诞生。两大流脉源远流长,各有特色,与近现代传入的国外小说一道,均为中国现代小说的滥觞。

小说的界定及发展史

一般认为,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并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文学体裁,同时又是一种表现时间和空间的文字艺术

在中国,“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篇:“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句中的“县”即“悬”,“令”即“美”,其大意是:修饰琐屑浅薄的言论,以求取崇高声望和美好的名誉,这难以到达至境。可见,庄子所言“小说”意为琐碎言论,与当今小说定义相去甚远。

东汉桓谭《新论》中有言:“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其大意为:小说家结合琐言碎语,利用可作劝喻的身边事,著之成文,以修身和治家,这样的文章是值得一读的。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将“小说家”列为十家之后,并定义:“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稗官是古代的一种小官,负责为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小说即稗官从街头小巷的道听途说中记下一些事。先秦以来民间流传的小知小道的“小说”,其义已与当今小说意义相近。

从先秦到两汉、魏晋南北朝,历经八百多年的积累、沉淀和演变,至唐代时,小说才在形式上得以初步完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小说”的形式与内容都同时在发生衍变,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孟子》《庄子》《韩非子》《战国策》等书中人物性格较为鲜明的寓言故事,故事性已具有小说的基本特征;二是《左传》《战国策》《史记》《三国志》等史传中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故事情节的铺排,为小说积累了叙事的经验;三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的文人笔记中的逸事和掌故,也丰富了小说的素材;四是常驻茶馆饭店的说话人、说书人“话本”中每天的小段故事,唐代这种民间的娱乐休闲方式也推动了小说的发展和成熟。整体上来看,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宣告了中国小说的正式诞生。(www.xing528.com)

中国小说,自宋代开始便有了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两大脉流。文言小说以笔记和传奇为主,以题材和人物见长;白话小说则主要是唐宋时期说话人的话本,故事来自民间,主要表现普通百姓的生活和思想。明清时期的《三国演义》《红楼梦》等长篇小说的横空出世,则标志着中国小说的高度成熟。两大流脉源远流长,各有特色,与近现代传入的国外小说一道,均为中国现代小说的滥觞。

西方的小说是用散文写成的具有某种长度的虚构故事,即“散文虚构故事”(Fic⁃tion),其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的《荷马史诗》、赫西俄德的《神谱》和古希腊三大悲剧家,总的来看是史诗和戏剧的“后裔”。14世纪末的“文艺复兴”推翻了教会对文学的限制,15世纪末的欧洲提倡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始现以描写现实生活为内容的人文主义小说,意大利薄伽丘的《十日谈》、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等是这类小说的代表作。其中《十日谈》揭开了欧洲短篇小说的序幕,法国拉伯雷的《巨人传》是长篇小说的开端,英国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是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开端。17世纪古典主义小说兴起,在法国发展得最快,西方小说得到一次大幅的提升,西方小说遂快速发展、成熟起来。小说成为一种正式文体则是18世纪启蒙主义小说成熟之后,以启蒙主义作为基础,催生了19世纪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学思潮,19世纪末出现的现代主义小说,在全球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更多选材角度和标新立异的故事创新。

总之,我们今天所谈论的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是近代的产物,是独立于散文之外的、具有自身审美特点的独立文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