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印度次大陆: 五千年文明成果

印度次大陆: 五千年文明成果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梵语及其衍生语言,即北印度的现代语言统一被称为印度—雅利安语支。印度—雅利安语支在结构上最接近伊朗语支,二者共同构成了更大的印度—伊朗语族。印度—伊朗语族是印欧语系的九族之一。九族中的六族位于欧洲,两族位于中亚,还有一族位于伊朗和南亚。其中之一即为印度—雅利安语支。这些细小证据清楚地表明,在宗教和语言方面,米坦尼的统治精英与伊朗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有紧密的联系。

印度次大陆: 五千年文明成果

《梨俱吠陀》中的雅利安人究竟是谁?他们从哪里来?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他们的语言梵语在其他相关语言中的地位。梵语及其衍生语言,即北印度的现代语言(印地语、孟加拉语、旁遮普语等)统一被称为印度—雅利安语支。印度—雅利安语支在结构上最接近伊朗语支,二者共同构成了更大的印度—伊朗语族。印度—伊朗语族是印欧语系的九族之一。九族中的六族位于欧洲(凯尔特语、日耳曼语、意大利语、阿尔巴尼亚语、希腊语和波罗的—斯拉夫语),两族位于中亚(亚美尼亚语、已灭绝的吐火罗语),还有一族位于伊朗和南亚(印度—伊朗语族拥有两个语支:伊朗语支和印度—雅利安语支)。已灭绝的赫梯语也应包括在内,它通行于公元前2000年的西亚,是印欧语系的一个分支,或者说十分接近印欧语系。

在现代印欧语系这个大型语系里,不同分支间差异很大。然而,比较各分支的发音系统、词汇和语法结构却发现,它们呈现出有体系的比照,因此,我们理应假设它们都衍生自某种已经灭绝的亲族语言,可称其为原始印欧语(Proto-Indo-European)。原始印欧语衍生出的子语逐渐分化,分布于不同的地域。在这些变迁之中,印度—伊朗语族又进一步分成两支:一支在伊朗生根,另一支则迁徙至北印度。在说印度—雅利安语的族群进入印度次大陆后不久,居住在印度河上游的雅利安人便创作了《梨俱吠陀》。

语言不会自己发声,而是由人说出来的。社会组织由人组成,人们拥有某些共同符号和价值——宗教神话法律,由此建构出独特的文化。若我们假设原始印欧语存在,那么可推知存在一个说原始印欧语的原始印欧社会与文化(这绝不是说他们与印欧人和雅利安人是一个人种)。使用原始印欧语的部落分裂、迁徙到不同的区域,各自独立,并与其他非印欧语系的人群、社会和文化互动,演化出了独立的子语、社会和文化。其中之一即为印度—雅利安语支。

原始印欧社会与文化可以通过比照子语间的词汇、宗教、神话和法律,在某种程度上进行重构。原始印欧语使用者主要是放牛牧马的牧民。他们采用轻轴轮和马匹,改良了上古近东地区的实轮驴车。虽然交通工具的改良便利了出行,但他们并非真正的游牧民族。真正的游牧民族后来活跃在中亚,如说伊朗语的斯基泰人就过着游牧生活。原始印欧语使用者从事某种程度的农耕,半定居在草木屋舍而非帐篷里;这些显示出他们过着一定程度的定居生活,而非持续性、季节性地迁移。他们饮用蜂蜜酒(发酵的蜂蜜),使用石制、铜制工具,熟悉制陶、纺织和木工工艺。

原始印欧语部落由数个父系家庭构成,儿孙、未婚女儿、妻子,或许还有仆役,都受权威家长的管理。宗教生活主要是向家里的圣火献祭食物,供奉父系家族的已逝先祖。对“天”(拉丁文deus,希腊语theos,梵语deva)也进行类似的献祭,这些天神多半与天空、太阳天气有关,天空之父(拉丁文Jupiter,希腊文Zeus Pater,梵语Dyaus Pitar)即是如此,他与地母的有性结合创造出世界。晨曦女神是另外一位原始印欧女神,同时也是其中少数我们有把握复原的神。

法国比较语言学家乔治·杜梅吉尔(Georges Dumézil)比较了早期印欧语系里的神话,他认为原始印欧语的使用者将众神与社会抽象为三种功能,这三种功能形成了有机联系,按照等级排序:圣礼、军事经济。他相信,仍可在罗马三神——朱庇特(Jupiter)、马尔斯(Mars)及奎里纳斯(Quirinus)中找到三种功能的痕迹,也可以在印度的密多罗、伐楼拿、因陀罗和双马童(Nasatyas)中找到痕迹,这些神分别对应着上述三种功能。可以确定的是,印度—雅利安人将祭司、武士和平民三个阶级的概念一并带入了印度,并与他们的伊朗“近亲”分享这一分层观念。若原始印欧语使用者事实上有了三重观念体系,那么就意味着部落内部组织已经存在某种功能性分工和阶层分化。(www.xing528.com)

这种文化于公元前3000年传播到了西亚文明诸中心的北部。南俄草原发掘出了葬有骨骸的坟丘,经驯化的绵羊、牛群及马匹遗骸,战车、土制牛车模型,楔形、骨制及铜制工具,这足以表明印欧人的家园在南俄,这些遗迹和出土文物与语言学上重构的原始印欧社会有着密切关联。

最早说明印欧语系存在的一批文献来自公元前2000年的西亚。公元前2000年初,最早在西亚的土地上活跃的是赫梯人,他们在小亚细亚建立了有影响力的帝国,说着印欧语或是非常相近的语言。在公元前20世纪漫长进程中,巴比伦王国北部山区的族群入侵了汉谟拉比王朝,入侵者中也许有说印欧语的。我们发现,自公元前16世纪初期以来,控制巴比伦的加喜特国王的名字有部分是印欧人名。公元前15至公元前14世纪,两河流域上游的小王国米坦尼(Mitanni)留下了一批文献,从文献里神祇和国王的名字可以看出,虽然米坦尼王国的平民不使用印欧语,但统治精英使用的语言含有印欧语元素。另外,一份有趣的文献记录了驯马师奇库利(Kikkuli)训练战马耐力时使用的技术名词,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这些细小证据清楚地表明,在宗教和语言方面,米坦尼的统治精英与伊朗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有紧密的联系。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他们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尚不确定。首先,米坦尼统治者使用的语言、信奉的宗教更加接近印度—雅利安人的语言和宗教,而非伊朗人最早的语言和宗教。目前我们掌握的最早的伊朗文献有两类,一类是阿契美尼德诸王的古波斯语铭文(前6—前4世纪),一类是《波斯古经》(Avesta)中赞颂伊朗的宗教改革家琐罗亚斯德(或称查拉图斯特拉,约前7—前 6世纪)的颂诗,这两类文献都不及《梨俱吠陀》古老,因此,我们并不了解伊朗语最初的形式,也不能精确地知晓琐罗亚斯德进行宗教改革前伊朗宗教的原貌。如此一说,上述结论也有可能是错误的。《波斯古经》使用的语言与《梨俱吠陀》使用的语言,只在少量语音转化上有所区别而已。例如,第一章我们提到,伊朗语将s弱化为h,因此,梵语中的Sindhu(河流、印度河)转化为伊朗语中的Hindush(指印度河流域及其居民),继而有了英语世界从希腊语承袭的Hindu、Indus和India。这样鲜明的转变在米坦尼文献中并未出现,说明此时伊朗语与印度—雅利安语尚未剥离,伊朗语将s弱化为h是之后发生的。此外,琐罗亚斯德教的宗教观有别于《梨俱吠陀》的宗教观,而后者已与史前印度—伊朗的宗教有所不同,琐罗亚斯德教虽然保留了献祭、火和祭司(zaotar,梵语为hotar),却改革了印度—伊朗古老的天神崇拜。

因此在琐罗亚斯德教中,最高的光明神阿胡拉·马兹达等同于吠陀神祇伐楼拿;而在吠陀教中,伐楼拿的别称是阿修罗,指一群敌视天神的恶魔。另一方面,因陀罗—弗栗多罕(屠龙者)被印度—伊朗语部落奉为英雄,却在琐罗亚斯德教中被贬称为恶魔韦雷斯拉格纳,不过,印度人和米坦尼人都对因陀罗—弗栗多罕保留着原有的崇敬之意。

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想,米坦尼王国留下的文献形成年代在伊朗语发生典型音变之前,也就是在伊朗语与印度—雅利安语剥离之前,不过并不能肯定事实就是如此。无论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在米坦尼王国存在期间,印度—伊朗人从印度—雅利安族群中分离出来,穿越整个伊朗高原,迁移到创作《梨俱吠陀》的印度河上游。因此,可将印度—雅利安语使用者进入印度和《梨俱吠陀》的创作时间,合理定在公元前1500至公元前1200年之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