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典艺术文学:印度次大陆的五千年文明

古典艺术文学:印度次大陆的五千年文明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吠陀时期的梵语文学和宫廷诗歌一同采纳了印度教及其他虔爱宗教的神话与宗教灵感。罗摩是贤德王子的典范,被公认为毗湿奴的化身之一。古典时期梵语文学的代表作品有人文主义倾向,虽然取材自《往世书》和史诗的主题是宗教性的,但其更重美学效果,而非宗教训示。所有古典印度时期的美术都有正式、书面化的理论依据;事实上,古印度的美学理论[梵语称为庄严论;泰米尔语称为波鲁尔],特别是诗学理论高度发达。

古典艺术文学:印度次大陆的五千年文明

后吠陀时期的梵语文学和宫廷诗歌一同采纳了印度教及其他虔爱宗教神话与宗教灵感。记录印度教神话与教义的《往世书》[1],起源于古代国王的英雄故事。世界最长的史诗摩诃婆罗多》[2],约有10万颂,是吟游诗人讲述的吠陀时代古老俱卢王国王子们相互残杀的故事,婆罗门编者又将大量对话形式的宗教材料融入其中。《摩诃婆罗多》与主要的《往世书》都是在笈多王朝治下的第一个世纪完成的。略晚出现的是较短的史诗《罗摩衍那》,此诗用2万颂讲述了阿逾陀国王罗摩的故事。罗摩是贤德王子的典范,被公认为毗湿奴的化身之一。

古典时期梵语文学的代表作品有人文主义倾向,虽然取材自《往世书》和史诗的主题是宗教性的,但其更重美学效果,而非宗教训示。这类文学被称为诗(kavya),即古典宫廷诗。这种诗通常以熟悉的传说作为主题,因为这些故事已广为人知,诗人主要致力于使故事的诉说方式更加优美动人,而非使情节更新颖。因此,更注重语言的平谨与修饰,诗人广泛结合明喻、暗喻、双关、头韵、细密韵律、典故及其他声韵与词义上的技巧,向观众展现人物情感的韵味(rasa)。诗的主要类型有宫廷史诗、戏剧、诗选及王室赞颂,在“信使诗”中,爱人召唤自然力量,例如用云朵来传送讯息给心爱的人。

这种诗(kavya)形成于前笈多王朝时期,约在公元1世纪。这一时期,俗语(Prakrit)宫廷文学广泛发展,一部知名的俗语爱情诗选据传由一位百乘王朝国王所作(哈拉王的《七百咏》)。泰米尔的桑伽姆文学也于同时间发展。据说贵霜帝国的迦腻色伽王曾是马鸣(Ashvaghosha)的护持,马鸣所写的《佛所行赞》(Deeds of the Buddha)是现存最早的梵语诗(kavya)。石刻铭文中的诗(kavya)王室赞颂也早于笈多王朝时期。古印度人心目中最伟大的诗人是迦梨陀娑(Kalidasa),他在旃陀罗笈多二世的宫廷大放异彩。笈多人的梵语铭文和法律文件,以及王朝诗人的梵语诗,受到属国与邻国广泛仿效,再加上梵语长期以来都是婆罗门使用的语言,到笈多王朝统治结束时,梵语已成为宫廷语言的典范。

雕塑、绘画及建筑也在笈多王朝时期发展出经典形式,通过海护王的金币、鹿野苑佛像及瓦长塔长王朝资助修建的阿旃陀佛教石窟(Ajanta)中的壁画,可见一斑。

所有古典印度时期的美术都有正式、书面化的理论依据;事实上,古印度的美学理论[梵语称为庄严论(Alamkara Shastra);泰米尔语称为波鲁尔(Porul)],特别是诗学理论高度发达。美术在印度以外的王国特别受到喜爱,因此大量向外传播,并与当地文化融合。(www.xing528.com)

奠定印度古典时期正式知识体系的宇宙观,认为世界受到时间中各种变化的影响,而永恒和真实则位于时间和受制于时间的现象之外。只要思考的主体处于世间,它就可以被定义为某种过程(例如进化、衰退或循环重复)。这一趋势的极端是佛教。佛教强调世界的无常,即使是轮回本身也被分解成一连串的刹那状态。另一方面,如何从世界轮回中解脱并进入轮回之外、永恒的真实领域,则受到高度重视。受这种观念影响,梵语从历史与变化中脱离出来,被视为永恒、不变的存在,因此,梵语语法分析呈现出一种结构性而非历史性特质,对达摩(Dharma,首字母大写,有别于受到时间限制的地区、氏族及种姓之法)来说也一样。古代与古典时期印度的知识分析具有特殊的敏锐性,主要就是因为系统化的方法和深入的探究。

【注释】

[1] 一共有18部大往世书,主要是描述印度教神祇起源的故事。——编者注

[2] 在《格萨尔王》被发现前,《摩诃婆罗多》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编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