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执政者之责——《警世名言》解读

执政者之责——《警世名言》解读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戮一人而万国惧,赏匹夫而四海悦。——(明)张居正:《张太岳集陈六事疏》[译文] 治罪与奖赏,给予与剥夺,都统一归于公正之道,而不偏心眼徇私情。——(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二[译文] 执政者一人根据私意在权力、利益方面随意给予或剥夺,那么亿万民众的公理就被废弃了。

执政者之责——《警世名言》解读

●庸主赏所爱而罚所恶;明主则不然,赏必加于有功,而刑必断于有罪。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译文] 昏庸的君主奖励自己所喜爱的人,而惩罚自己所厌恶的人;而英明的君主就不是这样,奖赏一定要赐给有功劳的人,刑罚一定是处罚有罪过的人。

●赏罚不曲,则人死服。

——《诸葛亮集文集•赏罚》

[译文] 赏罚时不偏私,人们就会以死相报。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急慢者虽亲必罚。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论》

[译文] 竭尽忠诚而有益于时世的人,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要奖赏;违反了法纪而又不服气的人,即使是自己亲近的人也要处罚。

●见罚者,宠习之臣;受赏者,仇仇之士。戮一人而万国惧,赏匹夫而四海悦。

——《南齐书•崔祖思传》

[译文] 被惩罚的,是皇帝周围的宠臣亲信;受奖赏的,是与君主有隔阂的人。像这样,杀一个人就可以使全天下的人都害怕,赏赐一个普通人就使全国都心悦诚服。

●赏无私功,刑无私罪,是谓军国之法,生杀之柄。

——(唐)李笙:《太白阴经•刑赏篇》

[译文] 施行奖赏不以个人愿望私自给人,施用刑罚也不按个人愿望私自治罪。这是国家或军队的法规,是或生或杀的权柄。

●赏不遗远,罚不阿近。

——《资治通鉴•魏纪四》

[译文] 奖赏不遗漏疏远之人,惩罚不偏袒亲近之人。

●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

——《资治通鉴•魏纪四》

[译文] 爵位没有功绩就不能获取,刑罚不能因为地位高贵而减免。

●犯令者不讳其亲,有功者不忌其仇。

——(宋)许洞:《虎钤经•论将》

[译文] 对违犯军令者就是亲属也不避讳,对有功的人,就是仇人也不忌讳。

●刑赏予夺一归之公道,而不必曲徇乎私情。

——(明)张居正:《张太岳集•陈六事疏》

[译文] 治罪与奖赏,给予与剥夺,都统一归于公正之道,而不偏心眼徇私情。

●奖远臣以忠鲠,而化近臣于公坦。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六

[译文] 对于离自己较远的臣子忠诚正直的表现,要给予奖励;对于与自己亲近的臣子,则教化他们要公正坦诚,不阿谀曲从。

●一人之予夺私,而兆民之公理废矣。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二

[译文] 执政者一人根据私意在权力、利益方面随意给予或剥夺,那么亿万民众的公理就被废弃了。

●乱国之道,易国之常,赐赏恣于己者,圣王之禁也。

——《管子•法禁》

[译文] 破坏国家正道,改变国家常法,封赐与禄赏之事全随个人意志决定,这是圣王所要禁止的。

●论功计劳,未尝失法律也。

——《管子•七法》

[译文] 在评定功劳时,不能离开法令制度。(www.xing528.com)

●明分职而课功劳,有功者赏,乱治者诛,诛赏之所加,各得其宜,而主不自与焉。

——《管子•明法解》

[译文] 分清职责并以此来考核功劳,有功者赏,治理混乱者罚,赏罚的施行,各自都很得当,而君主不去搞私人干预。

●乱主不察臣之功劳,誉众者,则赏之;不审其罪过,毁众者,则罚之。如此者,则邪臣无功而得赏,忠正无罚而有罚。故功多而无赏,则臣不务尽力;行正而有罚,则贤圣无从竭能。

——《管子•明法解》

[译文] 昏君不明察臣下的实际功劳,只看赞扬的人多,就进行奖励;也不详察臣下的实际罪过,只看攻击的人多,就进行处罚。这样一来就容易形成奸邪之臣无功而受赏,忠直之臣无罪而受罚。功多而无赏,臣下就不再致力于为国尽忠效力;行为忠正而受罚,圣贤就无法竭尽全部才能报效国家。

●赏罚无章,何以沮劝。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译文] 赏蹋和惩罚没有一定的章法,就不能禁止邪恶和鼓励兽行。

●立法明分,中程者赏之,毁公者诛之。赏诛之法不失其议,故民不争。

——《商君书•修权》

[译文] 订立法令必须分清是非界限,合乎章程的就奖赏,损害公利的就惩罚。奖惩的办法不违背合理的准则,民众就不会有争议。

●君舍法,而以心裁轻重,则同功殊赏,同罪殊罚。

——《慎子•君人》

[译文] 国君离开法律条文的规定,依据个人的好恶喜怒去裁定功过的轻重,那就会造成同样的功劳却有不同的赏赐,同样的罪过会有不同的惩罚。

●赏罚无度,国虽大兵弱者,地非其地,民非其民也。

——《韩非子•饰邪》

[译文] 赏罚没有尺度,国家即使很大但军队力量疲弱,土地不是他们自己的土地,人民不是他自己的人民。

●赏告而奸不生,明法而治不烦。

——《韩非子•心度》

[译文] 奖赏的有关规定遍告百姓,奸邪的行为就不会发生;法令明确,政治就不会繁琐。

●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而可与不可日变。所欲胜因胜,所欲罪因罪,郑国大乱,民口喧哗。

——(吕氏春秋•离谓》

[译文] 把错的当咸对的,把对的当成错的,是非没有标准,允许的与不允许的每天都在变。想让某人诉讼胜了他就能胜,想让某人获罪他就能获罪。郑国于是大乱,人民吵吵嚷嚷。

●可不可无辨,而以赏罚,其罚愈疾,其乱愈疾。此为国之禁也。

——《吕氏春秋•离谓》

[译文] 可以的与不可以的没有辨别标准,却施加赏罚,那么惩罚越厉害,混乱也越厉害。这是治理国家的禁忌。

●民有非则非之,民无非则非之,民有罪则罚之,民无罪则罚之,而恶民之难治,可乎?

——《吕氏春秋•正名》

[译文] 人民有错误责备他们,人民没有错误也责备他们;人民有罪惩罚他们,没有罪也惩罚他们。这样做,反倒埋怨人民难于治理,这样能行吗?

●善赏者,费少而劝众;善罚者,刑省而奸禁。

——《淮南子•汜论》

[译文] 善于奖励的人,花费得很少而鼓励的人却很多,善于惩处的人,刑罚很少而奸邪却被禁止了。

●人主不妄赏,非徒爱其财也,赏妄行则善不劝矣;不妄罚,非徒慎其刑也,罚妄行则恶不惩矣。

——(汉)荀悦:《申鉴•政体》

[译文] 国君不乱加赏赐,不仅仅是为了爱惜钱财,而是因为乱赏就不能使善行得到奖励;国君也不乱加惩罚,不仅仅是用刑谨慎,而是因为乱罚就不能使罪恶行径受到惩办。

●诛赏不可以缪,诛赏缪,则善恶乱矣。夫有功而不赏则善不劝,有过而不诛则恶不惧。善不劝,恶不惧,而能以行化平天下者,未尝闻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