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图书馆馆配市场已趋饱和,馆配商需面对同行竞争与限制

图书馆馆配市场已趋饱和,馆配商需面对同行竞争与限制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目前的馆配市场已经成熟,区域馆配商再想在全国布局已很难实现。活跃在馆配市场上的馆配商基本上都是十几年前成立的公司,最近10年基本上没有出现新公司。这是馆配商面临来自同行的压力。如果馆配商不顾现实而盲目地扩大经营,只能给图书馆带来采书不齐全、图书加工质量低劣等损失。值得庆幸的是,一些馆配商已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困境。

图书馆馆配市场已趋饱和,馆配商需面对同行竞争与限制

馆配商的角色是伴随着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自身的购书需求特别是高校评估政策的制定而形成的。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正式成立,建立并实施五年一轮的评估制度,对高校图书馆的人均图书占有量和图书总量有了明确的规定。各图书馆为顺利通过评估,开始大批量采购图书,使得馆配商迎来大发展的机遇,各地馆配商如雨后春笋,迅速壮大。但随着评估工作的进行,各图书馆馆配量基本达标,馆配市场相对平稳,馆配商之间的竞争加剧,行业利润下降,使得一批馆配商逐步退出馆配市场。而存活下来的馆配商必须用更灵活的方式、更周到的服务、更规范的程序维护并扩张市场。

从竞争格局来看,馆配商面临着出版社和同行之间的双重压力。出版社对纸质馆配业务的开展主要依赖于馆配商,出版社虽然也希望自己能与图书馆开展直接业务,但因招标模式、编目加工服务等实际问题的限制,出版社还是选择与馆配商开展合作。前些年,一些出版社尝试着建立了一个出版社直供联盟,想摆脱馆配商直接给图书馆供书,但因实际操作问题无法实现而放弃。出版社传统的销售模式执行的是以量定价政策,即根据馆配商的销售量采取阶梯法分别给予不同的发行折扣。如某馆配商年销售100万元码洋,出版社给的发行折扣为70%,若达到200万元,则是68%,以此类推,如果某馆配商年销售额能达到1000万元,则有可能发行价格会达到60%甚至更低。这种政策看似很合理,进货量大则价格优惠,但出版社没有考虑到各地馆配市场的饱和度问题。每个区域的馆配总量有大有小,很多区域馆配商都是只做区域业务,总量有限,再好的政策只是水中月、镜中花,根本无法享受到最佳的奖励政策。而目前的馆配市场已经成熟,区域馆配商再想在全国布局已很难实现。活跃在馆配市场上的馆配商基本上都是十几年前成立的公司,最近10年基本上没有出现新公司。这就是出版社没有制定好合理的销售政策给馆配商带来的压力。

出版社给不同的馆配商折扣不同,造成馆配商经营成本也不同。大型馆配商业务量大,经营成本低,仅仅依靠价格差,就可以赚取比区域馆配商更多的利润。由于其掌握的图书馆、出版社数据多,资源整合度高,能够利用进货价格优势吸引和影响各省市的区域馆配商来大型馆配商处进货,因此,更易获得利润。这样出版社的销售政策无法使区域馆配商具备与全国性馆配商竞争的能力。区域馆配商业务量小,经营成本高,既面临出版社进货折扣高、竞标折扣低、运营成本高等重重困难,还要完成出版社规定的年度进货任务,又受限于大型馆配商折扣和数据垄断的竞争冲击,利润微薄。但图书馆对区域馆配商的服务又非常依赖,区域馆配商能够快速满足图书馆的零采图书的需求、现场加工的需求。若出版社不积极维护区域馆配商的利益,就很容易失去馆配市场的主导地位。馆配商之间的竞争格局也将由以出版社为主导、出版社与各类型馆配商合作的模式,转变成出版社与区域馆配商依赖中盘馆配商的局面,使区域馆配商丧失不少竞争力。现已有部分区域馆配商逐渐退出馆配市场,区域馆配商的萎缩,将给出版社和图书馆带来不利影响,使得中盘商一家独大,形成垄断,不利于馆配市场的良性发展。这是馆配商面临来自同行的压力。

从经营角度来看,利润微薄使馆配商发展艰难。纸质馆配总需求量在相对减少,馆配商整体发展处于相对艰难期。专业人才稀缺,运营成本不断增加。个别区域馆配商又不顾信誉、选择性地屏蔽部分销售折扣较高的优质出版社的图书,大量地用价高质劣而折扣较低的图书充斥馆配市场。目前馆配市场缺少有效的行业规范,部分馆配商在图书馆图书采购招投标中,胡乱报价,以超低价格获得竞标的成功,而在图书供应时,为获取更多的利润,以次充好,以特价图书甚至是盗版图书供应给图书馆,来抢夺纸质馆配市场。另外,由于一些图书馆不懂出版行情,一味节省经费,致使低价中标成为主流招标趋势,中标价徘徊在七折以下,时常有六五折甚至更低中标的现象。目前,区域馆配商服务成本:标书制定及中标服务费2个点,编目加工费3—4个点,耗材费2个点,现采会2个点,仅服务成本合计约10个点,再加上人力费用以及企业运营等管理成本的不断增加,相比出版社给的优惠折扣与中标价格的中间差价,馆配商几乎没有利润。

从人才的角度分析,馆配商面临着人才匮乏的困境。馆配行业所需的人才不仅要有向图书馆提供图书和物流的能力,还要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不仅要从书目数据查重、图书采配、数据加工到图书上架进行全流程技能服务,还要具备图书分类、高校专业知识、古籍修复与辨识等学术能力。这类人才既要有体力又要有智力,在人才市场中属于最稀缺的“蓝领”。馆配市场在中国经济市场中不属于热门发展领域,从业人员少,培养时间长,待遇也偏低,导致馆配市场人才匮乏,使得馆配商难以有效扩大业务规模。如果馆配商不顾现实而盲目地扩大经营,只能给图书馆带来采书不齐全、图书加工质量低劣等损失。(www.xing528.com)

另外,部分馆配商不太了解图书馆基本情况,以至于提供的书目信息不详细、补订工作滞后、图书信息反馈时间较长。一些出版社提供的信息虽然较为全面,但各自为政,较为分散,造成区域馆配商收集的信息不全、杂乱无章,不利于数据分析工作。概括起来,馆配商的发展困境,一方面是由市场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馆配商自身未能适应图书馆发展需求而造成的。

值得庆幸的是,一些馆配商已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困境。随着图书馆服务需求更加多样化、专业化,一些馆配商在积极为图书馆提供更深层次服务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转型,如向电子图书、图书馆业务流程软件研发、数据库制作或代理一些与电子阅读相关的设备方向转型。

总的来说,目前馆配商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传统的馆配业务竞争不断加剧,而随着图书馆转型与变革及全民阅读时代的到来,也给馆配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大型馆配商与区域馆配商应该加强合作,在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携起手来更好地服务于图书馆馆藏建设工作,共同做好馆配事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