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课程改革:趋势与目标

高中课程改革:趋势与目标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如此,考察主要国家高中课程目标的设置,我们可以发现主要国家在高中课程目标的改革方面有如下趋势。其次,国际高中课程目标的改革强调奠定高中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学力,养成其人生规划能力,培养公民基本素养并形成健全人格。在这方面,日本和我国台湾的高中课程改革表现尤为突出。例如,我国台湾高中课程目标要求高中生既要充实人文素养、提升审美与创作能力,又要提升科学素养、增进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与爱护。

高中课程改革:趋势与目标

高中课程目标反映了上位的宏观教育目的,也折射出人们对高中阶段的学校教育的性质的认识和定位。高中阶段的学校教育仍然是基础教育,担负着进一步扩大和加深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日后步入成人社会而承担起个人的生活责任做准备的重任。高中阶段的教育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才能并获得终身的发展创造条件。为此,高中的教育教学活动要有助于把学生培养成能积极参与和奉献于职业与公民生活的有责任感的人,要有助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道德情感的全面发展;通过接受高中教育,学生要具备灵活处理各种信息、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并创造性地进行工作的能力,要善于发现、探求和使用新知识,能批判性地思考,会检验事实及其相互关系,清楚通过采用不同的选择途径而获得的结果,善于在学习中更多地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因此,高中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责任感,还要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交流能力。

高中教育的上述目的和任务基本上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在具体的课程目标方面,由于各国高中教育发展的背景不同,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各异,因此在高中课程目标的改革方面也存在些许差异。尽管如此,考察主要国家高中课程目标的设置,我们可以发现主要国家在高中课程目标的改革方面有如下趋势。

首先,国际高中课程目标的改革强调超越教育工具化的倾向,有机整合高中教育的为升学就业做准备的双重功能,即高中阶段的课程与教学既要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服务、为高等教育输送合格新生,又要为学生的就业和生活做准备。例如,美国教育部于1996年推出的《美国高中新计划》,明确指出高中生要为升学和就业做准备,要求高中生取得丰富的就业与大学信息。英国早在1988年就颁布了《教育改革法案》,在中学阶段引进国家课程,旨在提供学生均衡而基础广博的课程。其目标有二:一是为“促进学生精神的、道德的、文化的、心理的、身体的发展”;二是为“预备学生未来成人生活的机会、责任及经验”。再如在法国,“高中的目标在传统意义上是非常明确的,即赋予学生以坚实的普通文化。但随着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中的普通教育单一模式早已不复存在”,[1]越来越出现融合的趋势。在这种取向下。高中课程越来越注重超越将高中教育工具化的倾向,融合文化教育与职业训练,为学生的完满发展奠定基础。(www.xing528.com)

其次,国际高中课程目标的改革强调奠定高中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学力,养成其人生规划能力,培养公民基本素养并形成健全人格。在这方面,日本和我国台湾的高中课程改革表现尤为突出。为了回应社会变迁带来的挑战,日本对高中课程的目标作出调整,尤其强调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强化学生正义感与伦理观念,增强学生体魄。经过研究,台湾学者杨思伟指出,日本高中的教育目标为:(1)继续发展并扩大学校教育的成果,培养国家及社会有用成员所应具备的资质;(2)使学生自觉了解其在社会上所负的任务,适应其个性,决定将来的发展,并提高普通的教养,熟悉专门的技能;(3)培养学生对社会具有广博而深入的理解力与健全的判断力,并努力于建立自己的人格。[2]在台湾,1996年10月19日颁布了《高级中学课程标准总纲》。该文件指出,高级中学教育要以继续实施普通教育,培养健全公民,促进生涯发展并奠定研究学术及学习专门知能之基础为目的。为实现本阶段教育目的,课程与教学必须达成一系列目标,如增进对自我潜能与工作环境的了解,确立适切的人生走向;增进创造性、批判性思考及适应社会变迁与终身学习的能力等。显然,这种取向受终身学习思潮的影响,不再将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终结,而是将其放在人生发展的整个链条上进行考察,为高中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力,培养高中生适应社会变迁所需的终身学习能力、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最后,国际高中课程目标的改革强调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养成,强调高中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统一与融合。高中教育仍然属于基础教育阶段,因此强调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养成仍然是各国高中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提升学术水准,奠定大学教育的基础。例如,20世纪末以来,法国的基础教育越来越强调“共同知识和能力基石”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认为通过传授一些“共同知识和能力”可以超越学生发展和文化传统之间的冲突。法国教育学者费里(Ferry)认为,这种“共同知识和能力”包括三个方面:(1)表达,包括法文、艺术实践、外语和数学,旨在使学生获得基本语言的使用能力;(2)关于人的知识,包括历史文学人文地理、艺术等,旨在使学生了解人类生活的多种历史;(3)关于世界的知识,包括物理、化学、生理学、技术等,旨在使学生掌握自然与生命科学的基本应用方法。[3]美国高中教育强调“高水平的学科与技能的学习”以及“使用科技以增进学习的效果”。澳大利亚的高中课程继续强调学生的读写能力和数理能力,尤其要求高中生关注科学和信息科技的最新发展。日本高中课程也强调高中生养成自我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在展开宽广的教育的同时,也能兼顾基本知识的确实获得及充实。在新的世纪,随着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的不断融合,高中课程也越来越强调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统一。例如,我国台湾高中课程目标要求高中生既要充实人文素养、提升审美与创作能力,又要提升科学素养、增进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与爱护。这反映了人们对高中课程功能的更理性的思考——高中。课程不能一味地造就高中生对科学和科学精神的虔诚,还要强化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与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