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生阅读,从精读到广泛阅览,培养写作和表达能力

小学生阅读,从精读到广泛阅览,培养写作和表达能力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外阅读,做到精读和博览相结合,小学生就会获得广博的知识和技能,为写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写读书笔记具有明显的积累功能和表达功能,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有效措施,为此,要培养小学生尤其是中高年级学生随读随记、“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促进小学生读书效果的提高。定期评选“故事大王”“阅读大王”“背诵大王”。

小学生阅读,从精读到广泛阅览,培养写作和表达能力

书籍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的这句名言,形象地说明了书籍对推动人类文明的作用。可以说,人的一生是伴随着阅读不断丰富的,读书的厚度决定人生的高度。作为一名教育者,我深知阅读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多么深远,因此,我就把“让每个孩子从‘阅读’到‘悦读’”当成了一种责任,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选择了用书香滋润学生的心灵,让读书伴他们健康成长。

激起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能够自然而然地把心思转移到课外阅读上来。这样,即使再忙,学生也会挤出时间来读书,尽情享受阅读的愉悦。首先老师必须博学多才,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旁征博引,使课堂充满情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如在讲到《将相和》时,告诉同学们,课文选自《史记》,这本书用为人物写传的形式来反映历史,成功地描写了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伟大诗人屈原、西楚霸王项羽,来激起学生读整本书的欲望。另外,语文的教学要注重渲染文章的意境魅力,使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思想,品味语言独特的美。千万不可脱离文章整体只是枯燥地讲解主、谓、宾、定、状、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朗读,尤其是富有戏剧性的朗读,更能促进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竞赛,如故事大王赛、诗王竞赛、手抄报赛、成语接龙赛,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阅读兴趣的培养并不单单是语文老师的事,他要求各个学科的老师共同努力。例如生物老师讲到蝴蝶时,告诉同学们《昆虫记》这本书中有详细的记载。我想这本书一定会成为学生争相传阅的新宠。巧借课文激趣,当讲到《草船借箭》时,老师不妨告诉学生,要想详细了解故事原委,可以读一下《三国演义》。

营造阅读的氛围。如果说兴趣是影响阅读的内在因素,那么氛围就是外在因素。对于老师来说,要舍得花时间来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在浓郁的读书氛围中徜徉。这就要求教师要切实减轻学生的做题负担,减少直至消除那些机械的、烦琐的“题海”,以腾出时间来让学生痛痛快快地去读,潇潇洒洒地去读,走进书中,真正地进行心灵对话。

做好阅读宣传,让学生走近阅读。为了让学生们爱上阅读,我会在班级里面为阅读宣传。大声给学生读。比如我们把每天中午课前的20分钟定为阅读的时间,每天读、每天读,学生对于这样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每天午间的20分钟,成为他一天当中,最憧憬最快乐的时光,走进教室,老师坐在讲台上静静地捧着一本书,学生们看到后,也悄悄地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轻轻地拿出自己的课外书,静静地读起来,此刻,教室里处处弥漫着书香味。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游,也就深深地爱上了阅读。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来展示来推荐阅读,为了让学生们爱上读书,老师自己课余时间也要阅读,提升自己的素质;早读或自习时,老师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每天抄写一首学生们没有学过的古诗和名言警句。早读课上学生读老师也读,老师读给学生们听,学生们读给老师听,这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逐渐爱上阅读。

树立榜样,让学生走进阅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经常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和“书林”境界,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置身于精神文明宝库的神圣氛围的感觉。比如,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欣赏;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毛泽东周恩来叶圣陶冰心老舍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并在平时教学中,留心观察班中喜爱读书的同学,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请他们谈谈课外阅读的收获。这样,身边的一个个能亲眼所见的榜样,让学生感受到书海之浩瀚和读书之乐趣,从而激起对书的渴望,产生与书交朋友的强烈愿望。

为了展现学生读书的收获,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老师让学生充分开动脑筋,在“学习园地中”,让班上的小书法家写上几幅读书名言,还可以写上读书口号。如“我读书,我快乐”“好书伴我行”“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走进教室就看书”。设计时,力求温馨、舒适。(www.xing528.com)

教给阅读的方法。教师要以课内带课外,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促进课上的学习。如平时的教学中在课内阅读时教给学生读书“六字诀”,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读,读内容,知,其概要。查,碰到不懂的字词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画,给优美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加点画线。摘,摘抄好词佳句。想,读后思考所得所感。记,背诵精彩片段、优美范文。同时课外阅读还可用以下这些方法:抄读法,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个意思。精读法,精读,重在质量,汲取知识的精髓。浏览法,浏览,重在广博,拓宽知识面。跳读法,跳读,重在“为我所用”,又保证读的数量。此外,还有快速读法、做卡片读法等。课外阅读,做到精读和博览相结合,小学生就会获得广博的知识和技能,为写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还可以引导小学生读写结合,提高读书效率。写读书笔记具有明显的积累功能和表达功能,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有效措施,为此,要培养小学生尤其是中高年级学生随读随记、“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促进小学生读书效果的提高。

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学生毕竟还小,他们也许坚持不了多长的时间就会厌倦、没耐心。因此,每星期举行一定的活动来促进读书也是必要的。“采蜜本展览”就是把学生积累的知识展示给大家看。如书中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心得体会等。让学生自己设计和制作书签,可以是卡通的,可以在上面写上勤奋读书的格言和名句……把好的书签选中、展览,以资鼓励。适时地举行一定的写作大赛:读后感大赛、肖像描写、趣事征集,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利用一定的时间上一些欣赏课,有美文欣赏、古诗文欣赏、故事欣赏……让学生对所听到的进行评析,使他们从小就受到语言文字美的熏陶。定期评选“故事大王”“阅读大王”“背诵大王”。通过比赛,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大师对话,与高尚为伍;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开阔视野,陶冶思想,净化灵魂,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品德。

阅读是一颗智慧的种子,让我们一起在孩子的心里种下这颗种子,期待花开,也让那沁人心脾的书香在孩子的心中扎根、发芽,并开出艳丽的花。让阅读犹如饮食,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