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爱的印记:回归自然,提升语感的生态课堂

爱的印记:回归自然,提升语感的生态课堂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高自我,彰显生态的课堂。重视朗读,读出语感的课堂。然而,很多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常常只注重讲解、赏析,忽视了朗读教学。古人把学习称为“读书”“念书”,实在是抓住了学习语文的关键,只有“熟读”才能“精思”。语文课堂上,不能没有琅琅的读书声,假如没有琅琅书声,那就是一潭死水。“语文味”的倡导者程少堂老师指出,语文老师要学会“煽情”,“要有情感激荡于课堂,要有美感震撼于课堂”。

爱的印记:回归自然,提升语感的生态课堂

提高自我,彰显生态的课堂。“腹有诗书气自华”“打铁还须自身硬”,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议论:看一个语文老师上课,这个老师站上讲台讲几句话,听课的人就会直观地感觉到这个教师是不是像个语文老师,这就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自身的语文业务素质。试想,一个自身语言都贫瘠干涸,安于就事论事,墨守成规,照本宣科的教师是无论如何也难把课堂变得有滋有味的。反之,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出口成章,词藻丰富,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收放自如,那么,这样的课堂不管是预设也好,生成也罢,无疑都会是一堂好课。

重视朗读,读出语感的课堂。《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教学,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然而,很多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常常只注重讲解、赏析,忽视了朗读教学。古人把学习称为“读书”“念书”,实在是抓住了学习语文的关键,只有“熟读”才能“精思”。语文课堂上,不能没有琅琅的读书声,假如没有琅琅书声,那就是一潭死水。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读”的好习惯,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品评感悟及体味领会语言文字之美,用心灵和作者直接对话,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读得多了,你对美的领悟能力就会不断提升。如:支玉恒老师上《第一场雪》给北方学生上课。通过对全文的三次读完成教学任务:第一次读要求把这场雪读得很大很大;第二次读要求把这场雪读得很美很美;第三次读要求把这场雪读得很静很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读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语文教学改到什么程度,放弃了读,就等于放弃了一切。”文本背后蕴涵的是海洋,是天空,是丰富的精神家园,要理解它,感悟它,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

学会“煽情”,打造情趣的课堂。“语文味”的倡导者程少堂老师指出,语文老师要学会“煽情”,“要有情感激荡于课堂,要有美感震撼于课堂”。语文教材里的每篇文章都包含作者或稀疏或浓密、或纤丽或厚重、或含蓄或张显的情感,这些名篇佳作,之所以选做教材,就是因为它们饱含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作者的心血和生命。照理说,语文是最有激情的,可走进课堂,我们较少看到充满激情的语文课。我们发现不少语文课犹如一潭死水,激不起半点涟漪,教师语调平缓,感受不到抑扬顿挫之美,有些语文老师表情呆板,眼睛一下朝天看,一下朝地看,不敢平视把微笑带给学生,从而拉开与学生的距离,这样学生听课只能呆若木鸡,昏昏欲睡,老师的讲课只是起到催眠曲的作用,一节课下来,学生叫苦,老师叫累。好端端的写景抒情美文《可爱的草塘》讲得毫无生气,一节课讲完了,学生品味不到草塘的美;生命感悟的哲理散文《秋天的怀念》,讲得沉闷乏味,体会不出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荔枝》情节完整,故事感人,却被老师讲得支离破碎。一篇篇美文,一个个优美段落,一行行名言佳句,都失去了美感,失去了灵动,学生感受不到美在哪里,可悲可叹。想起三四十年代,清华北大那些名师生动传神,个个充满激情,钱玄同朱自清沈从文、闻一多等大师,在课堂上时而让学生笑得前俯后仰,时而让学生听得潸然泪下,这就是老师讲课讲得一种极致,我们好羡慕。

语文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语文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浪漫主义情怀。语文教师必是一个感情丰富并学会“煽情”的人。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准确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产生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品味词句,悟出美感的课堂。众所周知,作家创作时特别注重炼字炼句的技巧,由此文章中不乏优美词句、精彩片断,极富表现力。教学中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品味,激活语言,将品词析句与朗读相结合,有品有读,语言文字才能得以咀嚼、消化、积淀,让学生体会到作家炼字的精妙,让语文课上生态味更浓。(www.xing528.com)

品词:课文中有些句子在不改变意思的情况下换一个词,表达效果就不一样,我们称此为换词法,如《猫》里面的句子:“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将句子中的“小梅花”换成“脚印”让学生读两个不同的句子,通过对比,学生就体会到“小梅花”比“脚印”要好,用“小梅花”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而用“脚印”厌烦之意就不难领会。除了换词法,有些句子也用删词法来比较品读,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中 “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删掉了 “踮着脚”后,再将新旧两个句子进行比较,学生就明白了“踮着脚”一词写出了少先队员想快一点看到总理灵车的焦急心情,表现了少先队员对总理的热爱。

品句品段:在阅读时我们可以把不同的语言形式进行比较,从而辨其优劣,品其不同情趣,如一些修辞方法的运用,使他们明悟作者是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要这样写。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的语言美,体会语言的魅力。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有这样一句话:“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与“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进行比较,为了写清珊瑚的姿态,作者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它比作“绽开的花朵” “分枝的鹿角”,通过比较品读,体会到这样的表达给人具体的感知,更形象,更生动。

适时练笔,感悟原味的课堂。 自古以来,都是读写相结合,二者合二为一。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提倡让学生多练笔。许多写文章,文思泉涌的学生,他们都有随时练笔的习惯。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不能仅满足于作文课上的作文训练,应见缝插针,或者在课堂上做个小片断练习,或者针对热点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让学生“趁热打铁”,谈谈见解,或者在学生体会了课文的思想感情之后,让学生动笔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总之,语文课要上出语文独有的“原汁原味”,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语感”,更要获得“美感”和“情感”,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