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面试礼仪|第一印象重要吗?

面试礼仪|第一印象重要吗?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专家指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印象,在初次见面时的短短几分钟内已经形成,且“第一印象”在无形中左右着主考官的判断。所以,面试着装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良好的形象也是一种投资行为。面试那天,周小姐精心地化了妆,为了体现现代气息和朝气,她选择了一身时髦的牛仔服和一双高帮运动鞋。与周小姐面谈的是公司的人事经理黄先生。

面试礼仪|第一印象重要吗?

一位大学生到一家著名的国外大公司去求职,很快被录用了。公司的员工对此很惊讶,问公司的总裁为什么。总裁说:“你们没有注意到吗?他在门口蹭掉了脚上的土,进门后随手关上了门,说明他是个做事很小心的人。当他看到残疾人时,他立即让座,表明他心地善良,体贴别人。进了办公室他先脱帽子,回答我所有的问题干脆果断,证明他既有礼貌又有素养。其他人从我故意放在地上的那本书上迈过去,而他却俯身拣起那本书并放在桌上。当我和他交谈时,我发现他衣着整齐,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坐姿端正。这样注重细节的人难道不该用吗?”

思考:案例中的大学生在面试时注意到了哪些礼仪方面的细节?

一、外在形象

求职者的形象给主考官的印象如何,常常关系求职的成败。个人仪表直接决定你能否在面试时更好地显示出自己的风度和神采。

1.形象的作用

在求职面试活动中,主考官首先是通过求职者的仪表来认识对方的。在最初的交往中,仪表往往比简历、介绍信、证明、文凭等的作用更直接,更能产生直接的效果。主考官往往通过仪表来判断求职者的身份、地位、学识、个性等,并形成一种特殊的心理定式和情绪定式,这种心理定式和情绪定式就称为“第一印象”。专家指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印象,在初次见面时的短短几分钟内已经形成,且“第一印象”在无形中左右着主考官的判断。

2.打造形象的做法

树立良好的形象,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求职面试时,一定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它将配合你的气质,既显示了你对工作、对主考官的重视,也在为你赢得成功创造良机。一个懂得自我包装而又具备其他各方面优良素质的人,成功的机会或许更多,因为精致的东西的确是令人喜爱而又乐于接受和信赖的。所以,面试着装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良好的形象也是一种投资行为。

(1)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求职者应重视着装礼仪,仪表美不仅仅在于掌握了梳妆打扮的具体技巧,更重要的在于内在素质的培养。一个人的素质是文化修养、生活态度、能力才干和生活情趣的综合体现。美学家们把生命力视为一条重要的美学原则。珍视生命,培养积极向上的情趣,体现蓬勃朝气的风貌,外貌和心灵都将更加美好。仪表美、着装美是审美能力的一种体现。这涉及人的品位与修养问题。“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书,多加强内在的修养和服饰方面的修养,有助于提高穿衣品味,穿出成功的形象,穿出魅力。我们强调形象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一个求职者,如果才华出众,再加上适当的包装,就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脱颖而出。

(2)整齐与清洁。

一个热爱生活、富于理想的人,他的形象往往是整洁美观的;一个文化素养较高的人,他的穿戴常常是端庄高雅的;一个勇于进取、热情似火的人,他的装扮大多是新颖不俗,富有创造性的;一个工作作风严谨的人,他的着装是清洁得体的。因此,求职面试着装有讲究。如果衣冠不整、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稀奇古怪,会被认为生活无规律、作风拖沓、生活懒散、社会责任感不强,难以得到信任。

元代一个叫胡石塘的人应聘入学,在元世祖忽必烈召见时,没有发现自己戴的帽子歪斜着。元世祖问他都学些什么,胡石塘答道:“治国平天下之学。”元世祖笑着说:“自己的一顶帽子都戴不端正,还能平天下吗?”于是,胡石塘就没有被任用。可见,在古代就已把衣冠整齐与一个人的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相联系。现在,整齐还包括配合天气、颜色搭配、鞋履饰物的配衬等。一名对外在形象漠不关心的求职者,很难使人相信他有主动积极、尽善尽美的工作表现。

(3)用形象增强自信。

漂亮得体的形象,使人心中产生优越感,增加自信。因此,在求职面试时,不必穿太高档的服装,穿着整洁大方,与对方建立起平等关系。要是穿着太随便,看着对方西装革履,自感相形见绌,就会信心不足,站在别人面前,心理上就已比别人低了一等。可见求职面试时的服装,已不是一件普通的衣服,也是一件保护心灵的“外套”。有些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优先考虑的往往是衣着得体的应聘者。有一位心理学教授对参加期末考试的学生提出这样的忠告:“让衣着提高你的活力与信心。”穿着得体,有利于工作和学习,有利于提高生活情趣。

(4)投其所好。

有些求职者总是喜欢根据自己的爱好来装扮,这样的好处是在面谈时感到自然轻松。但如果你的形象不符合主考官的习惯,没有投其所好,有可能影响录用。如果主考官对装扮不太注重,而你的服装太过讲究,那么他可能不会觉得你是有能力的人,就不会录用你。

(5)与职位相配。

如果应聘的是高阶层的大企业或政府职位,应穿得体的西装,所有的服饰配件都应该简洁利落。但是,如果应聘的只是一名小主管的职务,穿着满身名牌去应试,显得不相称,也会引起他人对你应聘目的的怀疑。

(6)形象戒轻佻。

作为一名女性求职者,应该对自己着装发出的信息负责,切勿做性感女神。作为一名职业女性,上班、求职时的着装应端庄大方。

有家中外合资企业招聘一名办公室秘书。小A学过文秘专业,会电脑操作,简单的英语会话也能应付,应该说条件不错,具有竞争实力。然而,应聘面试那天,她却犯了大忌:穿着太暴露,且化了浓妆。结果她落选了。面试时,人们对你并不认识,服装无疑是最直接的媒介。企业招聘的是办公室秘书,如果穿着太暴露给人以轻佻的印象,显然与办公室的场合不相适宜。

(7)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求职者应根据所应聘的工作性质和类型,确定自己的穿着。某合资公司招聘公关小姐一名。面试那天,周小姐精心地化了妆,为了体现现代气息和朝气,她选择了一身时髦的牛仔服和一双高帮运动鞋。与周小姐面谈的是公司的人事经理黄先生。黄先生询问了几个常规问题后,问周小姐为什么如此装束。周小姐便说:“我这打扮,是为了体现生机与进取。作为公关小姐,就是要体现青春和活力。”但最后,周小姐落选了。

周小姐的失败,明显的错误就在于装扮不合适,从周小姐对装束的错误解释,可见其对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不了解。如果申请的是临时工作并且需出外勤,那么轻松一些,日常装就可以了,力求表现出青春朝气和健康。当你对应聘工作环境一无所知时,不妨以整洁大方的打扮去面试,不会让你在服饰外观上失分。

(8)不要盲目赶时髦。

大多数人,习惯于流行,认为只要是时髦、新颖、不同的形象就是好的。在上班族的概念里,时髦并不是一种广被接受的品位。根据市场调查,绝大多数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或公司主管被问到他们愿不愿意雇用衣着太时髦的员工时,回答都是不愿意。另外有很多主管也表示,他们也不赞成部门的员工经常穿着太时髦的服饰。

(9)适合个性特征。

对于中年求职者,形象、着装很重要。人事专家认为,换个得体的发型,可以一改“老土”和过时的形象,增加自信。衣着应给人健康、干练、有活力的感觉,这样主考官才对你有信心。

某公司招聘一名接待人员,前来应聘的五个都是二十出头的女子,五人当中大部分穿白色或单色衬衫配牛仔裤,看上去就像刚放学的学生。其中一位小姐,虽同样穿浅色衬衫,但带了手袋和涂了少许唇膏,看起来像一个有工作经验的职员,因为她有较适当的仪容装扮去面试,所以最终入选了。

(10)注意形象的礼貌。

穿衣不得随便。形象得体是一种礼貌,是一种礼仪要求,它体现了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也体现一个人对他人、社会的尊重态度。因为人具有社会属性,只有重视别人,才会花心思在衣着方面。就公司方面来说,形象可说是衡量一名求职者有无社会常识及礼貌的先决标准。对于刚刚踏入社会的求职者来说,必须先学习社会礼仪,方能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11)力求舒适。

形象在得体之余,还要力求舒适,包括精神上和身体上的舒适。可以穿以前穿过的、流露真实自我的衣服,不宜穿新衣服,那样会使你觉得不自然。所以,服饰应本着舒适的基本原则。

(12)形象是心理反应。

好的形象效果能带给你好的心情,有了好的心情,也就有自信,谈吐、举止才会落落大方,才能展示你内在的气质美。内在美与着装美相得益彰,才是完整的美。它有助于你面试的顺利与成功。有一位男士,他自称已辞去工作,在经商,且生意红火。可他身穿一件又黄又软的白衬衫,领口还起毛,皮鞋也很旧,还有灰尘。他的衣着出卖了他。

二、行为举止

除了形象方面须注意外,在面试时,行为举止同样要重视。一般而言,在行为举止方面要注意以下八点。

1.应聘时不要结伴而行

无论应聘什么职位或工种,独立性、自信心都是招聘单位对每位应聘者的基本素质要求。应聘时结伴而行,给主考官的印象是自信心不足,缺乏独立性,容易遭到淘汰。

有一个男生和女友一起到某公司应聘,当然女友是旁观者。会见主考官时求职者将女友介绍给主考官,面试官流露出不满意的神态,结果他最后落选,面试官给出的理由是:“面试也要女友陪着,今后怎么能独立完成工作?”

2.保持一定距离

面试时,求职者和主考官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留有适当的空间,不适当的距离会使主考官感到不舒服。如果面试人多,招聘单位一般会预先布置好面试室,把求职者坐的位置固定好。你进面试室后,不要随意将固定的椅子挪来挪去。有的人喜欢表现亲密,总是把椅子往前挪。殊不知,这是失礼行为。如果应试人少,主考官也许会让你同坐在一张沙发上,这时,你应该界定距离,太近容易和主考官产生肌肤接触,这是失礼行为,特别是女性应试者,更应注意这个问题,不要给人轻佻的印象;坐得太远则会使主考官产生一种疏远的感觉,会影响沟通的效果。

3.不卑不亢

求职面试的过程也是一种人际交流过程,求职双方都应用平和的心态去交流。对于求职者而言,应该不卑不亢。有的求职者一副胜券在握的派头,不该发问的大举发问,举止言行大大超“俗”,似乎不是在求职而是在表演,其应聘结果可想而知。不卑不亢,必须建立在自信、自尊、自重的基础上,既不卑躬屈膝,又不高傲自大;既不妄自菲薄,又不盛气凌人。与人交谈要豁达开朗、坦诚乐观,谨慎而不拘谨。

4.举止要大方

举止大方是指举手投足自然、优雅、不拘束,从容不迫,显示良好的风度。

某女大学生到某公司应聘,由于社会阅历、人生经验不够丰富,她总是显得放不开,像在课堂上回答不出老师提问的小女孩。坐下后,手足无措,一双手搁在台上也不是,放下去也不是,只好时不时折一下自带的个人资料,搓一搓衣角。在回答问题时,思路、才华不错,但主考官的眉头却始终舒展不开,最后她回答完问题竟用手捂住了嘴,一副不谙世事的忸怩样,令人觉得特别不雅观、不自然。最后她被礼貌地打发走了。主考官说:“其实她的素质还是不错的,学的专业又对口,文凭也可以,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不够大方,举止不得体,那些小动作会影响个人气质进而影响公司整体形象。试想如果录用了她,在和客户洽谈时,她这么来几下,还不把公司的招牌给砸了。”

5.忌奉承拍马

为了某种个人目的而在考官面前奉承拍马,是一种卑鄙行为,求职者即使临场发挥再好,单凭这一点,考官便会慎重考虑。(www.xing528.com)

一名求职者在面试时先是殷勤地向考官敬烟,遭拒后又问考官饿不饿,并表示愿意请吃饭,结果又被考官客气地婉拒了,并被劝出考场。

因此,求职者在面试时应注意保持君子风范。

6.客观原因举止失误

如果因为客观原因而造成举手投足的失误,不一定会影响应聘结果。

有一位应聘者刚从国外回来,熬了夜,双眼通红。他走进面试的房间,玻璃桌面反射的阳光让他几乎睁不开眼。他伸手与主考官握手时,不小心碰倒了桌上的一个水杯,溅得对方满身的水。但因为他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面试官在了解了情况之后并未生气,经过几轮面试,他被聘用了。

7.忌不拘小节

作为求职者,自恃学历高,或者有经验、有能力,在求职时不拘小节,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是不可取的。正是这些不易被人注意的细节,使不少人失去好的工作机会。这些细节,体现了求职者的思想品格和敬业乐业精神。

一位研究生毕业的男士,到一家新企业面试,企业老板亲自接待他,面试进行得很顺利,求职者似乎胜券在握,不免有些洋洋得意,最后这位老板把他送到了办公大楼门口,这位求职者钻进了他借来的一辆某公司的小轿车。望着远去的小轿车,这位老板若有所思,要是有一天,他也开着我公司给他用的小汽车,到别的公司去求职,我会有什么感受呢?这样的人能录用吗?

8.切勿犹豫不决

一般来说,求职者应聘时举棋不定是不明智的,这样容易让招聘单位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而自己却丧失一次机遇。犹豫不决容易让主考官感到你是个信心不足的人,难免怀疑你的工作作风与实际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应聘者对单位的不信任心理,也就缺乏了必要的诚意。试想这样的员工哪个单位愿意录用呢?

准备跳槽的黄小姐到某公司应聘文员职位,由于她各方面条件较为符合,又通过了笔试、面试两关,主考官很满意,当即让她办理入职手续,可黄小姐担忧工资、待遇比不上原单位,一时拿不定主意,对方见她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便叫她回去考虑清楚。谁知次日,当黄小姐打电话告诉主考官,表示自己愿加入公司时,对方却客气地回绝了她,理由是已另有人选。

三、见面礼仪

以上分别从形象和举止两个方面,介绍了求职面试时的礼节。下面从程序方面,介绍面试的几个环节,首先从见面礼仪开始。

1.遵时守信

一定要遵时守信,千万别迟到或违约。迟到和违约都是不尊重主考官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如果你有客观原因需改期面试或不能如约按时到场,应事先打电话告知主考官,以免对方久等。万一已经迟到,不妨主动陈述原因,宜简洁表达,如“真对不起,路上塞车太厉害”,这是必备的礼仪。对于面试这么重大的事情都可以随随便便、马马虎虎的人,容易被认为是言而无信、对工作缺乏热情和责任心的人。求职者最好提早10~20分钟到达面试地点,一来可以先熟悉一下环境,找到准确的面试场所;二来可以稍稍休息一下,稳定一下情绪,免得一到就气喘吁吁,慌慌张张进面试室。

2.放松心情

许多求职者一到面试地点就会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害怕自己思维紊乱,词不达意,出现差错,以致痛失良机,于是往往会因为紧张而出现心跳加快、面红耳赤、呼吸频率加剧的情况。这时,应让自己先深呼吸几次,然后控制自己的呼吸节奏,平缓、有节奏地一呼一吸,心情就会有所好转。

3.以礼相待

对候试室或面试室门口的接待员要以礼相待,注意细节,恰当地表达礼貌。总之,在等候时,不要旁若无人,随心所欲,这可能会给人留下恶劣的印象。不可轻视接待员,也许接待员就是公司经理的秘书、办公室主任或人事部门的主管人。如果你目中无人、没有礼貌,在决定是否录用时,他们可能也有发言权。所以,你要给所有人留下好的印象,而并非只关注主考官。另外,在见面时,要将手机关机,不要让它干扰面试流程。

4.入室敲门

如被传召,在入面试室时应先敲门。即使面试房间的门是虚掩的,也应敲门,千万别冒冒失失推门就进,给人鲁莽、无礼的印象。敲门时要注意敲门声的大小和敲门的速率。正确的方法是用右手背的手指关节轻轻地敲三响,问一声:“可以进来吗?”得到允许后再轻轻推门而入。进入后,转身静静地把门关好,动作轻柔,尽量不发出声音。

5.相逢微笑

“相逢开口笑”是一种常用的见面体态语。求职者在踏入面试室,与主考官四目交投之时,便应面露微笑,用和颜悦色来与对方见面。如果有多位考官,应环视一下,面带微笑,以眼神向所有人致意。调查研究发现,陌生人在互相认识时,彼此会首先留意对方的面部表情,然后才是身体的其他部分。面带真诚、自然、由衷的微笑可以展示一个人的风度,表现出内在的自信、友好、亲切和健康心理,有利于求职者塑造自我形象,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对面试结果有利。求职者与主考官相识之后,便要稍微收敛笑容,集中精神应对面试。

6.招呼问好

求职者应主动地微笑着向主考官点头、打招呼,礼貌地问候“您好”或“大家好”。如果你一进房间便听到主考官亲切、热情地问候“你好”或“很高兴见到你”等,则应该视情况回答“你好”或“见到您我也很高兴”“感谢您给我这次面试的机会”之类的话。这是一种起码的见面礼节,见到主考官不打招呼或当别人向你打招呼而不予回答,都是一种失礼行为。

7.莫先伸手

进到面试室,行握手之礼,应是主考官先伸手,然后你单手相迎,右手热情相握。若你拒绝或忽视了主考官伸过来的手,则是你的失礼。若非主考官先伸手,你切勿贸然伸手与对方握手,这是基本的礼仪。

8.“请”才入座

进入面试室不要自己坐下,要等主考官请你就坐时再入座。对方请你入座,应表示谢意,并坐在主考官指定的椅子上。如果椅子不舒适或正好面对阳光,你不得不眯着眼,那么最好提出来,可以说:“光线直射我的眼睛,我看不清你。如果你不介意,我打算换个座位。”如果没有特意为你留座位,你可以选一个与面试官面对面的位置,这样在交谈时可以直视对方。

9.递物大方

带上个人简历、证件、介绍信或推荐信等必要的求职资料,见面时,一定要保证不用翻找就能迅速取出所需资料。如果要送上这些资料,应双手奉上,表现得大方和谦逊。

四、应答礼仪

求职面试的核心内容就是应答,求职者必须对自己的谈吐加以认真地考量,上文提到的仪表形象、行为举止到谈吐、素质、能力,都能在应答过程中得以体现,在应答过程中要注重相应的原则和礼节规范。

1.文明礼貌

面试时绝对不应粗俗、无礼。不论是自我介绍,还是答复询问,均须使用必要的谦词、敬语。回答考官提问,应称其职务,或以“您”和其他尊称相称。

2.言辞标准

求职者在回答考官提问时,要把握好言辞标准。要求面试时谈吐标准,首先是要求回答问题要完整、准确,绝对不要东拉西扯、张冠李戴。除此之外,还要求面试者语言要流畅,发音要标准,多用术语,在通常情况下使用普通话。

3.语言连贯

求职者在面试时,谈吐的连贯与否至关重要。求职者谈吐连贯,在这里具有双重的含意:一是要求前后连贯,即面试时的谈吐应与求职者自己向用人单位提供的书面材料完全相符;二是应答时要一气呵成,不要拖泥带水、吞吞吐吐。

4.内容简洁

在应答时,求职者的谈吐应当化繁为简,简明扼要。能不说的话,就不要说;能少说的话,就不多说;不该重复的话,就一定不要重复。倘若考官限定了自我介绍或回答问题的时间,务必严格遵守。在用人单位看来,应答简洁,体现了求职者的归纳总结能力。

五、告别礼仪

求职者听到主考官说“今天就谈到这里”“你的情况我们已经了解了。你知道,在做出最后决定之前,我们还要面试几位申请人”“很感谢你对我们公司这项工作的关注”“谢谢你对我们招聘工作的关心”“好了,暂且至此,我们一旦有决定,就会立即通知你”等话语,你可以主动告辞,告辞时要注意礼貌。

如果被录用,应向主考官表示感谢,希望今后合作愉快。

若结果未知,则应再次强调你对应聘工作的热情,并感谢对方抽时间与你交谈。

表示与主考官们的交谈获益匪浅,并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得到对方进一步的指导,有可能的话,可约定下次见面的时间。

戒言词过分。不要使用“拜托你啦”“请多关照”这些词句,以免使对方感到你实力不足。

失聘不失态。即使在求职无望的情况下,也应及时结束谈话,而不应申辩理由,强行“推销”自己。最后,应面带微笑,感谢考官花时间与你面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