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业者智慧与拼搏:福州天途文化传播公司创始人肖玉斌励志故事

创业者智慧与拼搏:福州天途文化传播公司创始人肖玉斌励志故事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福州天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专业致力于快递广告的制作与传播,是国内首家在快递单上做广告的公司,开创了快递单广告的先河。2013年12月,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项目评选结果正式揭晓,肖玉斌的公司得到5万元资助。2013年11月,福州市仓山区天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为福州市新增的11家大中专毕业生见习基地之一。经过三个月的市场调查,天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终于完成注册。

创业者智慧与拼搏:福州天途文化传播公司创始人肖玉斌励志故事

福州天途文化传播公司成立于2012年,位于福州市闽侯上街博士后购物广场B区5号楼,这里交通便利、人流量大,麦当劳、苏宁电器、盛世经典、德克士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均在此处落户。同时这里毗邻福州大学城,有利于吸引人才。

目前,福州天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专业致力于快递广告的制作与传播,是国内首家在快递单上做广告的公司,开创了快递单广告的先河。快递单广告的针对性、强迫性和可查性吸引了大量的广告商,也使广告商获得了可观的收益。目前,该公司已在国内有了三家子公司,与众多快递公司合作。该公司的创始人是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3年毕业的肖玉斌,从外表来看,他与其他人一样都是普通人,不过他的脑袋里却装着别人没有的好创意——用快递做广告,正是这个好创意让他的创业人生路得以开启。

2013年5月,在首届海峡两岸(福州)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初赛评审工作中,通过专家评审,福建农林大学肖玉斌的快递广告项目在768个项目中获得第14名的好成绩,最终获得二等奖和优秀创意奖。2013年12月,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项目评选结果正式揭晓,肖玉斌的公司得到5万元资助。2013年11月,福州市仓山区天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为福州市新增的11家大中专毕业生见习基地之一。如此,肖玉斌的创业人生路已经慢慢步入正轨。

机遇青睐行动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显现,市场竞争程度日益激烈,在日益兴盛繁荣的物流时代,快递早已融入了平常人的生活中,成为其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我国网络快递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2010年,我国登记备案的快递企业达到5000余家,全行业从业人员26万人。在这5000多家的快递公司中,已有2000多家开通了网上快递下单的业务。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公司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5.7亿件。于是,有人想到要在这快递上做文章了。

大学毕业时,肖玉斌已有两年的创业史,可谓经验丰富。大二那年的暑假,他就开始开淘宝店。经过1年半的努力,他拥有了3家淘宝店铺,主营女装、鞋子等,月营业额在10万元左右。由于经营网店,肖玉斌每天都要与快递公司打交道。

小小的包裹面单上,除了记载寄件人和收件人的投递信息外,还可以创造经济价值?许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肖玉斌私下算了一笔账:一个包裹面单的成本只要不到1元,一个面单可以承载10个小广告,一个广告只要0.2元,1万份广告面单就可以赚几万元。

在快递单上做广告,保证了每份广告至少有两人会仔细阅读,比传统的传单广告、平面广告更有效率。这样,每份广告传达至两人手中,他们不得不看上面的广告,因为要保证信息无遗漏,使每份广告都有人浏览、不浪费。快递广告单能通过快递寄件的形式顺利进入千家万户,这样受众面更广、传播范围更大。每份广告被送出,收单者必定因快递原因将其保留更长时间,这样无形中达到了深刻宣传的目的。平时的传单随手一丢,消费者不会留意,而快递单上的广告消费者会留着,从而达到有效的宣传目的。

与公交车上的LED广告、电视广告相比,快递广告也有着独特的优势,由于公交广告、电视广告流动性过强,即使已激发起消费者的购买兴趣,也无法令消费者主动保留广告信息,而快递面单广告能够被消费者完好地保存起来。而且,公交、电视广告的费用巨大,远不如快递面单广告来得经济合算。当人们都在为这个想法拍案叫绝时,肖玉斌早已把这个想法变为现实了。

创意亟须升级

2012年6月,肖玉斌用自己淘宝经营累积下的10万元开了家公司,并以其名义成立了快递商业联盟。快递商业联盟是由提供快递服务的企业,以及与快递服务有关的企业、个人和其他组织自愿参加的组织。快递商业联盟是全国第一家在快递单上做广告的组织,专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快递广告服务。

不过,当初的创业路并没有那么顺利。成功的背后布满荆棘。当时在他的召集下,十个充满激情的年轻人聚在一起。他们分成两组,一组人联系快递公司,另一组人则去寻找愿意在快递单上做广告的客户。经过三个月的市场调查,天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终于完成注册。

在调查过程中,肖玉斌的广告创意也在不断地被修改,逐渐成熟。一开始,他想到的是在包裹上贴广告,不过这种形式需要大量人力,并且广告投放方也很难监控投放效果,并不被大家看好。后来,他想到在包裹的面单上印制广告,免费提供给快递公司使用,这可以有效解决前一种模式的弊端,更容易为投放方所接受。除了面单广告,他还想把广告印在快递信封上,扩大包裹的广告容量。但由于客户源有限,他的主打产品仍是面单广告。(www.xing528.com)

市场艰难拓展

开始创业的日子并没有像他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直到公司成立的第二个月,他们才拉到了第一单广告。这样的经历让他们体会到创业的艰辛,也让他们认识到要实现理想的不易。

肖玉斌认为,快递广告是一个全新的创意,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完全是靠自己摸索,有时难免走弯路。虽说福州每个月的同城快递量可达到几十万份,快递公司也很多,但鲜有快递公司愿意与他合作。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在他们看来,虽然使用带广告的面单可以为快递公司省下一大笔花销,但这种面单很可能会引起客户的反感,快递行业竞争激烈,谁也不敢冒这样的险;二是,广告公司拉业务需要有知名度,具备已被行业认可的业绩,而公司从零开始自我推广的成本很高,很多商家对于这种新颖的广告模式持观望态度,认为同行业竞争者没有做类似的广告,他们也没必要去尝试;三是,公司突然引进大量员工,大大提高了运营成本。肖玉斌回忆,快递公司基本上是持观望态度,都说“等等看再说”。

当时学校附近一家家庭公寓开业,需要做广告,肖玉斌知道这情况后,便主动上门自荐。他还记得,“那是个雨夜,为了拿下这个单子,我和店主长谈了4个小时,软磨硬泡,直到晚上12点才把订单签下来。”商家最终同意花2000元投放广告,试试效果。首笔订单虽然钱不多,但是给团队带来了巨大的精神鼓励,总算是有商家肯与他们合作了。“时尚公寓”在这次合作中尝到了甜头,其市场部经理胡国称:“投放效果不错,很多顾客都凭借着快递广告上的抵用券来住房,还继续合作。”

但接下来的半个月过去了,除了有几家快递公司愿意合作外,团队仍没找到愿意投放广告的商家。肖玉斌说:“当时一些同学已经放弃,我也开始怀疑自己的创业模式。”但他依旧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他们一方面采取电话营销、扫街的方式拉业务,一方面制作企业形象网站,加强推广力度。肖玉斌还适时推出了加盟业务,他们根据城市规模确定加盟费。加盟商只要达到规定的营业额,他们不仅返还加盟费,还为加盟商提供广告设计、培训、投放一万份广告帮助推广等服务。不久后,就有5个城市的创业团队先后加盟,由此肖玉斌获得了数万元的加盟费。

他们的坚持还成功吸引了4家外地加盟商,并且从超市结账单(账单背面有各种商家的广告)“挖”来十几个广告订单,客户不断增加。在积极开拓快递面单广告的同时,肖玉斌还拓展出快递信封、包裹广告等两项创新的业务。一切都在艰难中逐步发展着,他也在不断探索突出重围的办法,因为肖玉斌始终相信,这个巧妙的创意能够飞进寻常百姓家。

经过这次一波三折的创业历程,肖玉斌认识到,要把一个“空白的市场”打造成“成熟行业”是很难的,不仅需要雄厚的资本、广阔的市场,还要有成熟的运作模式以及团队的合作等。

投资助推发展

在创业期间,创业者就是企业的灵魂,需要做好企业管理的各种准备,包括发展方向的制定、企业内部结构和人才的引进使用。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创业者要擅长“借力”获取间接经验。

随着他们对快递广告的不断宣传与推广,一些投资者也对此产生了兴趣。这个年轻团队中出现了一个年长的面孔,他就是45岁的周瑞,一名投资人。周瑞非常看好“快递广告”行业,打算投入到这个项目中,于是加入了肖玉斌的团队。在他看来,肖玉斌提供了很好的创业点子,他们这群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又有创业激情,他愿意与他们合作。泉州的加盟商陆伟称:“因为看中快递广告的未来前景,才加盟快递商业联盟的。前期总公司有进行业务和人员的培训,会免费帮我们做广告,产生业务量。我才投放一期快递广告,就开始盈利了。”随着公司越做越大,全国各个省市有人来咨询加盟事宜,有部分地区已经和快递商业联盟签订协议。

他们计划在全国省市连锁经营,实现规模化的管理,公司想用最短的时间将快递广告推广到全国各地,同时用他们的商业模式为其客户和加盟商创造更大的价值。

本文部分摘自《福建日报》(2013-07-02);《中国青年报》(2013-07-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