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都江堰:天府文化之源,解救成都平原水旱灾害

都江堰:天府文化之源,解救成都平原水旱灾害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川省都江堰市,距成都市60千米左右。成都平原,古时水旱严重,民不聊生。在古代,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至今,都江堰灌区已达40余个县市,面积逾千万亩。在分水鱼嘴,长达1000米的金刚堤将江水一分为二,外江之水被远远地扔进岷江,内江之水则翻卷着奔向成都平原。

都江堰:天府文化之源,解救成都平原水旱灾害

四川省都江堰市,距成都市60千米左右。4月15日,风清气爽,天渐渐亮起来,广场上、河岸边,晨练的人们多了起来。车子驶入都江堰市区,透过车窗,只见远处重峦叠嶂。这个城市并不大,但干净整洁,古朴静谧。一幢幢古建筑矗立在路边,在群山的环抱中格外惹眼,更为这被时光打磨已久的城市增添了神秘、肃穆的气息。古建筑城楼上,“灌县”两个大字熠熠生辉,更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亘古矗立的灌县城,因岷江水而生。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写道:“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成都平原,古时水旱严重,民不聊生。在古代,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此时,出现了一位“英雄”。战国末期,秦任李冰为蜀郡守(即四川地方官)。公元前256年,李冰率众历时8年建成都江堰。20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功能。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古堰建成不久,当地成立了管理都江堰的机构——“湔氐道”。古堰的宝瓶口,是灌溉“天府之国”江水的入水口,灌口因此得名。因为湔氐道设在都江堰灌口所在地,“灌县”顺理成章地成了当地的地名。1988年,灌县更名为都江堰市。至今,都江堰灌区已达40余个县市,面积逾千万亩。

顺着台阶进入都江堰景区,回望身后众山,视线十分开阔。进入主景区,眼前的景物让人目不暇接:奔腾的河流、秀丽的楼阁、精巧的索桥……每一处都是古朴典雅,每一处都是浑然天成。在现场,我曾听导游解说:与气势磅礴的三峡大坝相比,都江堰是看不到大坝的,它是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体现了道家顺势而为的思想。导游的一番话,更激起了我们的好奇心。2000多年了,都江堰还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可思议。(www.xing528.com)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设遵循的是“深淘滩、低作堰”的思路。换句话说,就是要及时清理淤泥,并把挡水的堤坝修得低些。都江堰由宝瓶口、飞沙堰、分水鱼嘴等部分组成。在分水鱼嘴,长达1000米的金刚堤将江水一分为二,外江之水被远远地扔进岷江,内江之水则翻卷着奔向成都平原。江水经鱼嘴后化为一股清流穿城而过,犹如碧绿的丝带缠绕着这座川西古城。

我凭栏远眺,这里白云依依,微风轻拂,草香袅袅。漫步在都江堰,入眼皆是景。景城合二为一,正是这座城的特征。都江堰,虽经朝代更迭、历年修缮,但是它兼容并蓄,以博大的胸怀珍藏着中华历史的点点滴滴。百姓们枕着碧水而憩,幸福又安乐。斯堰如是,斯人亦如是。正是这方水土上养育的人们始终坚守着最初的信仰,保护着从巍峨的岷山走出的神圣之水,才有了这座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