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引导教育机制构建: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培育

引导教育机制构建: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培育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民族精神培育实施机制的构建中,引导教育机制的构建是首要任务,是构建整个实施机制体系的逻辑起点。要在全社会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民族精神理论的发展保持一致,不断深入地学习、研究民族精神博大精深的理论内核,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理论引导教育机制。首先,构建民族精神价值认识评价机制,即构建有组织、有目的地通过有效的方式与方法引导教育人们认识、评价民族精神的价值,并使这种引导教育制度化、常态化的制度。

引导教育机制构建: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培育

(一)引导教育民族精神引导教育的实质

1.引导与引导教育

所谓“引导”,就是指引、带领、引路、导航的意思;所谓“教育”,就是以教达育、教化培育的意思。“引导教育”是引导与教育的有机结合,既通过具体的引导达到教育的目的,又在教育中进行积极、正向的引导。

2.民族精神引导教育的实质

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正如著名教育家玛利娅·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所言:“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这是我们教育关键性的问题。”民族精神引导教育的实质就是通过引导教育让人们科学地认识、理解、读懂民族精神,自觉地培养民族精神,自愿地践行民族精神,因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1]。那么,在民族精神的培育中如何达到这样的目的呢,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构建合理的引导教育机制。

(二)引导教育机制及其构建

1.引导教育机制

引导教育机制是民族精神培育实践机制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最为基础的机制,是包括若干个具体机制在内的各机制整合而成的合理的机制体系,引导教育机制的关键与最终目的均在引导,即通过具体引导教育机制的落实达到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

2.引导教育机制的构建

引导教育机制作为民族精神实践教育机制中的基础机制,其构建就是通过优选、整合,建立包括理论引导教育机制、价值引导教育机制、渠道引导教育机制、工作引导教育机制、分层引导教育机制在内的机制体系。在民族精神培育实施机制的构建中,引导教育机制的构建是首要任务,是构建整个实施机制体系的逻辑起点。

(1)理论引导教育机制

理论引导教育机制是以理论学习、理论研究为核心的机制,这一机制重在理论学习与研究,是通过学习研究理论来强化引导教育的机制。一个理论要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其作用,就必须进行理论学习与研究,通过理论的学习、研究掌握理论的建构、理论的实质、理论的发展规律。尤其是教育主体,必须做理论学习、研究的先行者,其理论水准必须达到一定的高度,而且要高于教育客体的理论水平,这是实现理论引导教育的必要前提。民族精神的培育离不开民族精神理论的引导,因此,必须建立民族精神培育的理论引导机制。

民族精神培育的理论引导教育机制就是要将民族精神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制度化、规范化,不仅要建立学习、研究民族精神理论的常设机构,而且要组建高水平的、面向社会各领域的理论学习、研究与理论宣讲队伍,以保证对民族精神理论的深刻把握与及时到位的宣讲。同时,还要建章立制,构建定期学习、研究、宣传制度,只有定期学习、研究民族精神理论,定期汇报、交流学习状况,才能促使人们深刻理解、明确把握民族精神的内核,以保证民族精神培育中正确的引导与教育,进而达到引领的效果,为民族精神的培育奠定理论基础。

中华民族精神是在五千多年的社会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它不仅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而且是饱含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崇高信仰、价值观念的文化浓缩;不仅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而且是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不仅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而且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核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其内涵与时俱进,日趋完善。中华民族精神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和其他理论一样,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与发展的。要在全社会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民族精神理论的发展保持一致,不断深入地学习、研究民族精神博大精深的理论内核,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理论引导教育机制。

(2)价值引导教育机制

价值引导教育机制重在提升对民族精神的价值认识,通过对民族精神价值认识的提升,来引导教育人们自觉传承与培养民族精神。构建价值引导教育机制就是构建民族精神价值认识评价机制与民族精神价值“能量转化”机制。

首先,构建民族精神价值认识评价机制,即构建有组织、有目的地通过有效的方式与方法引导教育人们认识、评价民族精神的价值,并使这种引导教育制度化、常态化的制度。众所周知,民族精神一直都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的引领力,无论是中华传统的讲礼重义、先义后利、勤劳勇敢、仁爱和谐、不屈不挠、协和万邦的民族精神,还是现代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尤其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这些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正是这些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使民族精神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那么,如何让每个人都充分地认识民族精神的价值呢?最好的方式方法就是定期组织实地参观、现场调研、专家访谈等一系列真实、生动的活动,并使这些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及时引导人们客观地认识与评价民族精神在民族独立、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引导教育人们真正领会民族精神的价值和意蕴。(www.xing528.com)

其次,构建民族精神价值“能量转化”机制,即构建将对民族精神的深刻认识转化为民族发展的精神力量的制度。党的十九大告知所有的人,我们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里,我们要完成新的历史使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然,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民族精神的支撑,这就需要把民族精神转化为一种力量,这种转化也不是说说就行的,同样需要制度化、常态化的努力。怎么样才能真正做到民族精神价值“能量转化”制度化、常态化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勤、快、细”制度化、常态化,即民族精神价值宣传要勤,要有固定的时间,经常宣传、讲解,坚持不懈,使其“入脑”“入心”;民族精神价值的传播要快,特别是新时期形成的民族精神的新内容要采用最便捷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广泛传播,这种传播不仅要速度快,且要持之以恒;民族精神价值的实践要细,要使其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每个环节、每个领域,让民族精神价值在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梦想的实践中转化为一种强大的推动力量,助推这一伟大斗争取得新胜利,助推这一伟大事业走向新辉煌,助推这一伟大工程收获新成就,助推这一伟大梦想早日实现。

(3)渠道引导教育机制

渠道引导教育机制中的“渠道”是指实施民族精神引导教育的主渠道,构建渠道引导教育机制就是构建准确确定、把控民族精神引导教育的主渠道,并充分利用主渠道及时、准确、到位地进行民族精神引导教育的制度。渠道引导教育机制的构建步骤有二:

一是确定主渠道。由于民族精神的引导教育是全社会的事情,涉及社会的每个领域,而社会每个领域实施引导教育的渠道都不止一个,都是众多并存的,不同渠道引导教育的效果也是不尽相同的。当然,众多渠道中总有一个是主渠道,只有确定了主渠道,引导教育才能顺利进行,教育效果才能事半功倍。在民族精神教育中如果不能找出主渠道,就无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确定主渠道是本项机制建设的重要前提。民族精神引导教育的主渠道从社会层面看就是网络与媒体,机关单位的引导教育主渠道是各种具有引导教育内容的会议与各种形式的培训,不同层次学校的引导教育主渠道是各类教育课程,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大中企业、农村的引导教育主渠道是群众性娱乐活动、拓展训练等广为参与的群众性活动。只有将主渠道准确地确定下来,民族精神的引导教育才能得到切切实实落实。

二是把控主渠道。把控主渠道就是牢牢掌握主渠道的控制权,一方面通过控制主渠道把握引导教育的方向,促使主渠道充分传播正能量;另一方面,优化引导教育内容,在主渠道定期、及时、准确、到位地传播民族精神,让民族精神占领主渠道的所有“频道”,使之形成鲇鱼效应,以拓展民族精神的“感染”范畴,扩大民族精神影响的张力,加深民族精神引导教育的力度。

(4)工作引导教育机制

工作引导教育机制就是按照日常工作的程序、规则,将引导教育融入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引导教育贯穿于工作始终的制度。工作引导教育机制的构建可从两个维度进行构建:一是民族精神引导教育专项工作机制,二是民族精神引导教育日常工作机制。

民族精神引导教育专项工作机制的构建就是将民主精神作为永恒的引导教育主题,在具体的工作中长期开展专项的民族精神引导教育。既有专人负责,又有专人从事民族精神的引导教育工作,做到“守土有责”,实现教育的“河长制”;既定期开展民族精神研究的各项工作,又定期研究、解决民族精神引导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定期研讨民族精神引导教育的有效方式、方法,定期布置具体工作,使其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制度化的专项工作。

民族精神引导教育日常工作机制的构建就是除了将民族精神的引导教育作为专项工作之外,还要将民族精神引导教育工作纳入日常工作日程,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并且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责任,使民族精神引导教育在日常的工作中落到实处。

(5)分层引导教育机制

分层引导教育机制就是依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按照不同标准将教育对象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并定期调整,然后在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施加引导教育的制度。

由于在全社会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要面对所有人,而教育对象的年龄、受教育水平、接受能力、综合素质等均有所不同,所以民族精神的引导教育不能也不可以采用“整齐划一”的教育,必须分层进行,才能达到“面向全员,兼顾两端,对症下药”的效果。分层引导教育机制是民族精神培育的一种必要机制,分层引导教育机制要侧重三个内容:

一是科学分层,适时调整。在民族精神的引导教育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的工作就是按照年龄、受教育水平、接受能力、综合素质等标准科学、合理地将教育对象分成不同层次,并使这种分层成为一项制度,以增强民族精神引导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同时,教育对象的层次不能恒定不变,因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会发生年龄、受教育水平、接受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层次调整必须定期进行,同样也要成为一项制度,这样,教育对象的层级变动,尤其是向高层级的“跃进”,本身就具有潜移默化的引导功效。

二是内容对策,因材施教。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的认知水平与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小学生与大学生、高级知识分子与普通工作者、领导干部与一般群众、工人与农民,其文化程度与接受能力等因素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民族精神的引导教育虽说目标一致,但在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对策的选择等方面必须有所差异,要因人而异,定期制定个性化的教育目标,并根据教育对象的变化,定期调整教育目标,引导教育对号入座,个性施教,因材施教,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这样,引导教育才能见实效。

三是循序推进,整体提升。民族精神的分层引导教育也是一个整体工程,各层次的引导教育都是整个引导教育工程的不同环节,这些环节必须环环相扣,整体推进。民族精神的引导教育要收获良好的教育效果,就要通过不同层级的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使每一个教育对象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对民族精神的认识水平与践行能力脚踏实地地循序推进,一步一个台阶,不断向上一个层级跨进,进而达到整体提升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