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怎样培训学前教育教师,提升教科研能力

怎样培训学前教育教师,提升教科研能力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前期的访谈,我们对M市幼儿教师所需要的教科研培训内容做了统计,整理为几下几种:课题研究、教学观察分析、资料收集分析、教学反思。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幼儿教师并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师角色,在教科研方面,选择教研培训方面的教师的比例远远多于科研和其他方面,“课题研究”在四类培训内容当中仅排在第三。二级园的教师对“教学观察分析”和“教学反思”这两项培训内容的诉求较多,而“课题研究”培训的诉求最少。

怎样培训学前教育教师,提升教科研能力

(一)幼儿教师教科研培训内容的需求

培训内容是教科研培训的关键,所培训的内容是否切合实际、是否符合幼儿教师的需求直接影响整个教科研培训的效果。经过前期的访谈,我们对M市幼儿教师所需要的教科研培训内容做了统计,整理为几下几种:课题研究、教学观察分析、资料收集分析、教学反思。

1.教科研培训内容需求统计分析

图2-3 M市幼儿教师教科研培训内容需求统计图

从图2-3中可以得知,在M市399名幼儿教师当中,有22%的教师选择“课题研究”,29%的教师选择“教学观察分析”,20%的教师选择“资料收集分析”,29%的教师选择“教学反思”。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幼儿教师并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师角色,在教科研方面,选择教研培训方面的教师的比例远远多于科研和其他方面,“课题研究”在四类培训内容当中仅排在第三。在传统的观念中,“保教并重”一直是各幼儿园和幼儿教师所遵循的原则和初衷。虽然教师们都有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转变的观念,但由于家庭、保教任务以及班级其他工作和自身科研知识与科研能力等束缚,他们不得不将发展和培训的重心转向“教研”。同时,这也进一步提示各教育主管部门和园所领导应该创设更利于教师进行教科研实践的条件,让他们能够真正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幼儿园保教质量。

另外,“资料收集分析”对于教研、科研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和程序,它不仅能为教科研提供可供研究和验证研究的材料数据,更能切实论证研究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但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仅有20%的教师选择该类培训内容,这不仅反映了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教科研时对资料的忽视,也间接反映出教师教科研工作的切实性有待提高。

2.教科研培训内容需求的对比分析

从上述整体的统计分析图可以看出M市幼儿教师对教科研培训内容的整体需求。然而,不同教龄、不同级别幼儿园的教师其工作能力、所遇到的教科研问题以及所处环境等均不同,其对于培训内容也有着不同的需求。只有全面掌握了不同教师群体对内容的不同需求,才能“对症下药”,提供符合不同教师群体所需的培训内容,真正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基于此,本研究分别从教龄和幼儿园级别两个维度分析教师对教科研培训内容的需求。

(1)不同教龄幼儿教师对培训内容的需求

不同教龄阶段的教师对于教科研培训内容的需求侧重各有不同:

教龄在5年及以下的教师基本为大学本科毕业生,有一定的幼教理论基础和科研意识,所以,其既有教研培训的需求又有科研培训的需求。有18人选择“课题研究”,21人选择“教学观察分析”,17人选择“教学反思”,选择这三类培训内容的教师人数差别并不大。另外,选择“资料收集分析”的教师人数只有9人,这也反映出了该教师群体对“资料收集分析”这一项内容的忽视。

教龄为6-10年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也积累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当然,在日常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思考也会很多。所以,在内容需求的选择中,这类教师更偏重于在“教学观察分析”和“教学反思”上的提高。

教龄为11-15年的教师,逐渐成为幼儿园的骨干力量,同6-10年教龄的教师一样,在教育教学方面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方法,亟待在教育教学上验证自己的方法,也期待进一步的提升,所以,在培训内容上较偏重于教研培训。但是,与6-10年教龄教师不同的是,这类教师同时也关注对自身科研课题资料收集分析能力的提高,期望通过这两项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教龄为16-20年的教师,最为需要的是“资料收集分析”方面的培训,其次为“教学观察分析”和“教学反思”,最后为“课题研究”。该阶段的教师已经是幼儿园的中流砥柱,多年的教育教学使他们积累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吸取新的教育思想,借鉴新的教育方法的诉求使他们对教科研培训的需求偏向了教研方面。该阶段的教师大多为34-40岁,这个年龄段的教师以往都甚少进行科研工作,所以在科研方面的诉求与教研相比就相对较少。

教龄为20年以上的教师,对“课题研究”培训的诉求最大,其次为“教学观察分析”和“资料收集分析”,最后为“教学反思”。这反映出了M市该教龄段幼儿教师在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仍然积极向上,在不忘继续教研的基础上寻求科研方面的培训。

(2)不同级别幼儿园教师对培训内容的需求

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师对教科研培训的需求,本研究还从幼儿园的类别,即一级园(含示范园在内)、二级园和三级园出发,进一步分析不同幼儿园教师的不同需求,以期能够明确掌握M市幼儿教师的教科研需求,提出明确意见,促进M市幼儿教师的教科研发展。

一级园的教师对于教研和科研两方面的培训需求都比较强烈,这反映出一级园中教育教学和科研这两方面工作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都是比较重要,也反映出一级园的教师正在从传统的“教书者”向“研究者”“专家”转变,通过科研促进教研,通过教研丰富科研。(www.xing528.com)

二级园的教师对“教学观察分析”和“教学反思”这两项培训内容的诉求较多,而“课题研究”培训的诉求最少。这反映出二级园中“教育教学”是教师的主要工作,对于类似“课题研究”的科研工作要求不高。

三级园教师同二级园教师一样对“教学观察分析”和“教学反思”的培训诉求较多,不同的是,三级园教师对“课题研究”的培训有一定的诉求。这反映出了三级幼儿园已经开始重视科研工作,努力提升自己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和科研工作水平。

(二)幼儿教师教科研培训方式的需求

培训方式是培训内容和受教幼儿教师之间的桥梁,贴切的培训方式能够促进培训内容与教师的融合,促使教师更加主动地吸取新的知识和经验,使培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教科研培训方式需求的统计分析

图2-4 M市幼儿教师教科研培训方式需求统计图

从图2-4中可以看出,教师们最希望通过“教科研实践”这种培训方式获得培训知识和经验;其次是“专题讲座”,这是比较传统的一种培训方法,通过讲座式的培训,教师们习得的大多为理论上的教科研知识;再次为“园本培训”,这种培训方式存在于幼儿园当中,比较灵活,既不会占用教师过多的休息时间,又能够切实将培训内容与教师的工作实践结合起来,这或许是教师们选择它的原因;排名第四的培训方式为“教科研反思”,这是一种自学方式,能够使教师比较灵活地安排自己工作、学习生活的时间;“外出观摩”和“师带徒”分别排名五、六位,这两种都是比较传统的培训、学习方式,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教师工作量的增加,这两种培训方式容易流于表面,失去原有的培训价值;排名最后的为“学术研讨”,这是一种基于一定理论基础或经验基础的“交流探讨”,理论性较强,重在通过探讨与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

2.教科研培训方式需求的对比分析

同“教科研培训内容需求”一样,本研究也从教龄和幼儿园级别两个方面对M市幼儿教师教科研培训方式的需求进行对比分析。

(1)不同教龄幼儿教师对培训方式的需求

对培训方式的需求是综合的,教师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培训方式。教龄从5年及以下到20年的教师都将“专题讲座”和“教科研实操(实际操作)”作为培训方式首选的两项。“专题讲座”是一项比较传统的培训方式,主要向教师传达实用、先进的教科研理论和方法;而“教科研实操”恰好能够使教师将在“专题讲座”中习得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教科研实践当中,理论联系实践,这正是教师们所需求的培训方式。在其他培训方式上这几个教龄段教师差距都不大。

教龄在20年以上的教师,将“教科研实操”和“园本培训”作为培训方式首选的两项。其原因在于,实践是平衡教学工作与获取知识、经验的最佳选择。从这项选择中更可以看出,“教科研实操”这一培训方式已经得到大多数被调查教师的认可。而“园本培训”在时间、内容上都比较灵活,更能够迁就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更能够有针对性地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教科研知识和方法。

(2)不同级别幼儿园教师对培训方式的需求

一级园的教师偏向于“教科研实操”和“园本培训”以及“专题讲座”这三种培训方式。“教科研实操”和“专题讲座”能够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通过讲座学习知识,通过实践运用知识,并能够在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习得新的方法和经验。每个幼儿园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园本培训”恰好能够结合幼儿园的特色,针对园所和教师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科研培训。

二级园的教师同大多数教师一样,偏向于理论结合实践的“教科研实操”和“专题讲座”这两种培训方式。但对于其他几种方式,二级园的教师所选择的人数基本相同。这反映出二级园的教师可能没有找到一种特别适合自己,适合自己幼儿园的教科研培训方式;还反映出在以往的培训当中其他几种培训方式可能都没有给教师们带来切实需求的知识和经验,培训效果不明显。

三级园教师选择的前三种培训方式同一级园教师的选择一样,分别为“教科研实操”“专题讲座”和“园本培训”。这反映出三级园的教师期望通过教科研培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养,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