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特教师专业培训:提升能力,分享行与思

特教师专业培训:提升能力,分享行与思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课程系统的教育与训练,提高自闭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一)发挥新媒体优势,促进自闭症儿童康复的多样化应用策略运用视频示范策略,提高自闭症儿童学习的参与度。运用多感官体验策略,提高自闭症儿童社交的互动能力。

特教师专业培训:提升能力,分享行与思

一是每学期定期开展特殊教育、融合教育和自闭症教育策略等理论学习,提升理论水平。

二是每学期开展系统的新媒体技术应用培训,提高课题组成员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工作室课题组组织了多期新媒体制作培训。其中:2019年3月—12月期间,刘太祥多次为学员做微课程理念、课程规划方面讲座;2019年11月,邀请了常平中学信息技术专家张永磷老师做“好微课是设计出来”专题讲座;2020年12月,邀请了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信息化部长王征老师进行“精品微课”制作专题培训。通过学习,老师们了解了一件精品微课是如何打造出来的,对“教育信息化”的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新的启发和深刻认识。

三是组织老师参加各类教学技能竞赛,以赛代练,促进专业成长。在2020年广东省特殊教育数字资源竞赛、2021年东莞市义务教育“慧教育·慧资源·慧应用”微课程大赛中收获累累硕果,共25项微课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0项。

第二阶段:开发基于新媒体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微课程教学体系。

根据“东莞慧教育”提出的“让每一位学生受到最适合的教育”的教育发展理念,如何让自闭症儿童在特殊教育学校或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能够进得去、留得住、学得好,除了做好融合教育宣导,随班就读的建章立制、巡回指导、资源教室和障碍设施等建设外,更重要的是构建一个适合自闭症儿童社会融合康复训练的课程体系。

(一)调查分析,构建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微课程

课题组经过前期文献综述和调查问卷方法,全面分析总结自闭症儿童社会融合教育中的需求分析,围绕改善自闭症儿童社会功能的核心目标,初步构建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训练微课程体系,内容包括:认知训练(多元智力)、自理能力锻炼、自我意识教育、语言训练、人际交往学习(行为规范培养)等。这些内容横向彼此联系、融会贯通,纵向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适用于每一个自闭症儿童社会功能的康复需要。课程体系中不但有丰富的课程内容,每节课还通过新媒体技术开发微课程视频,并制作成“码书”(扫码呈现媒体素材),让儿童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融合,在融合中回归社会。

(二)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微课程开发建设过程

1.课程开发的应用历程

课程开发应用的对象是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通过课程系统的教育与训练,提高自闭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课程开发的应用历程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中的需求分析。为使课程内容贴合学生需求。通过综合评估,了解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如听指令、语言表达生活技能、情绪行为等情况,并对家长进行深入访谈,最后形成需求分析报告。

第二,基于需求分析,制定课程大纲。以自闭症儿童社会功能为核心目标,制定了六大主题领域:认知训练、自理能力、语言训练、运动能力、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等。

第三,编写各个领域的课程内容。包括课程目标、课时、所需资源(视频等)、练习等。

第四,课程实施与评估。制定课程实施策略、评估流程。

第五,课程的修订与完善。根据教学反馈效果,不断修订和完善课程内容和教学措施。

2.课程目标及内容安排

本课程的宗旨通过开放式的、生活化的、活动化的、个性化的社会融合课程来改善自闭症儿童社会功能的核心目标,促进学生有效的社会融合。

(1)总体目标

学生通过参与认知、自理、语言、运动、自我意识和人际交往等训练,建立常态的归属感和积极互动的人际关系,并掌握获得适合个性发展的教育,成为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较为成熟的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2)六大领域目标(见表1)

表1 六大领域目标

(3)学习活动主题与活动安排

本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各个年级适用,针对在特殊教育学校或随班就读学校的自闭症儿童进行教学,每周至少2节课。共设有智力开发、自理能力锻炼、自我意识教育、语言应用训练、人际交往学习、行为规范培养等六个方面。各方面所安排的主题活动见表2。

表2 课程相关主题活动设计

(4)课程实施

首次教学本课程时,教师需要评估学生的认知、行为及社会适应等综合能力情况,以确定学生优先学习哪些内容。

①评估学生综合能力情况

采用学校自编的自闭症儿童行为量表、自闭症儿童学校适应检核表、教室行为观察表、ABC行为记录表等,进一步评估自闭症儿童身心各方面发展的实际状况,以便提供合适而有效的个别化教学。

②确定教学目标、内容和策略

通过比较学生在各项目、各领域的评量结果,结合家长的调查或访谈结果,教师分析学生的表现及其原因,找出需要优先教学的项目或领域,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内容和策略等。

第三阶段:推进新媒体技术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新媒体技术结合了人工智能AI、VR虚拟现实环境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新媒体平台的触摸媒体、微视频、智能手机等整合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结合教学活动,在我们身边最常用到的新媒体技术大致有:App软件、PPT、希沃白板、Flash动画、短视频等工具,涵盖了课件制作、视频制作、影视频剪辑等方面的功能。借助新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在多样互动的环境下,在人机交互中完成教学目标,逐步走向与社会的融合。

(一)发挥新媒体优势,促进自闭症儿童康复的多样化应用策略

(1)运用视频示范策略,提高自闭症儿童学习的参与度。自闭症儿童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社交障碍,不喜欢与人沟通交流,环境适应性差,不懂得社交规则等。所以为了更好地教育自闭症儿童,很多教师逐渐开始引用视频示范。通过微视频展示的卡通动图、人物的情景对话,特别是抽象的社交技巧等,都能快速地激发自闭症儿童的兴趣,从而跟着视频中的人物进行模仿学习,逐渐习得相适应的社交技能,增进与人互动沟通的能力。

(2)运用多感官体验策略,提高自闭症儿童社交的互动能力。自闭症儿童往往具有兴趣狭隘、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刻板等情况,并且他们不善于用主动的语言表达或与他人互动,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往往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新媒体技术如希沃白板、图形操作和微视频等能集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教学效果于一体,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处理直观生动,变抽象为具体,让很多自闭症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新媒体能集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教学效果于一体,有效地吸引他们的学习注意力,激发他们在课堂上的浓厚兴趣、积极参与和主动性,激发自闭症儿童的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学习,增强他们的课堂参与意识,使自闭症儿童与教师形成良性的课堂互动,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自闭症孩子通过多感官来体验知识的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www.xing528.com)

(3)运用情景教学策略,提升自闭症儿童的动手能力。自闭症学生比较刻板,让他们举一反三地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很难的。通过新媒体技术手段创设教学内容互动或模拟情景运用等策略,让生活情景再现,帮助自闭症学生走出课本,走向生活,注重实践,提高知识的实用性,做到学有所用。以送教上门教学《学习就餐》为例,利用装有自闭症教学辅助软件的平板电脑(或手机)进行教学,学生对其呈现的内容非常喜欢,教师示范操作后,让学生进行练习,当学生手指触碰到软件里的教学卡片,这时有声音提示,形象生动又可反复认读,既有视觉感知又有听觉辅助,还可进行手指动作练习,学生能主动、清晰地将图片指给沟通的对象,让对方了解自己的需求,在此学习过程中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也使沟通变得更具现实意义,为今后自闭症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运用游戏教学策略,提升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效果。根据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微课程的学习内容,结合新媒体特点,我们设计了很多有趣的读一读、连一连、画一画、找一找等图形操作游戏、希沃白板互动游戏和微课练习等,把机械的、枯燥的学习变得更加趣味化、多样化。例如,自闭症个案儿童在进行认知学习时运用了希沃白板课堂活动中的“趣味分类”游戏,当自闭症儿童小健看到色彩缤纷的画面和逼真的食物、饮料图片时,积极参与游戏,提升了其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寓教于乐”的思想。

(5)运用家校合作策略,开辟家校合作的新途径。新媒体技术融合了听、说、读、写、做等多个方面以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即兴互动、实时反馈的方式展开学习,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可以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并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浓厚的兴趣,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中,无论有没有老师、家长的陪伴,学生都能通过选择合适的新媒体进行自主性的学习。

为此,课题组开发了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指导微课程,并将每一课的内容上附上二维码——“码书”(扫码呈现媒体素材),方便家长或学生通过扫码的形式随时进行观看,有利于将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实现让儿童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融合,在融合中回归社会。通过微课程的开发和“码书”的运用,实实在在帮助家长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技能,使家校合作不流于形式,增强家校合作凝聚力,为家校共育开拓了新的途径。

(二)构建基于新媒体技术的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教学模式

在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中,运用新媒体技术以“数字化新媒体”为切入点,应用触摸媒体、微视频、智能手机等整合数字化教学资源。用丰富的交互功能、有趣的情景设置,激发自闭症儿童的兴趣,引导自闭症儿童在情景中感知,在趣味游戏中操作,在训练中学习知识。教学模式从选择适合媒体,激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人机反馈评价,最后是练习巩固来完成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的教学模式流程。

经过实践,我们形成了自闭症儿童课堂教学、个案干预、送教上门和社会融合等四种新媒体技术下的教学模式:

1.新媒体技术在自闭症儿童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新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具有视听形结合的视觉动态效果,符合自闭症学生的认知特点。主要运用希沃白板、图形操作等软件媒体,激发自闭症儿童的视听感官,使他们在自主课堂中有更多的活动参与感和学习成就感,从而有效充分调动自闭症儿童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运用希沃白板在生活数学中创设情景,能抓住自闭症学生猎奇、爱玩的天性。从他们喜闻乐见的事物入手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内容中。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与巩固知识,将原本单一、枯燥的内容生动起来,在丰富的希沃白板互动中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创造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同时丰富的希沃白板交互游戏功能运用使得整个课堂变得更立体,更有画面感,真正成为课堂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2.新媒体技术在自闭症儿童个案干预中的运用

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组成员通过开发的微课程教材和配套微视频资源,对多名中、重度自闭症儿童进行了个案干预,逐步探索出了合适自闭症儿童学习的康复教育教学模式,最后形成了一套较成型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并在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教学中得到了推广。

案例:为了使10岁的自闭症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在其个案研究中使用了一种利用视频或微课进行个案观察、模仿同伴、自身或者成人示范执行某一目标行为的微视频教学法,来提升其沟通技能使其学会沟通需求的表达。

通过个案基线期、干预期和维持期的对比不难看出:个案在经过微视频示范、口语提示、视频操作实践教学方法干预后,在生活中使用沟通表达需求次数有显著增加。

3.新媒体技术在自闭症儿童送教上门中的运用

对于自闭症的儿童,因为他们都有社交障碍、做事刻板,利用新媒体融入送教上门的教学中,为送教上门教学增添了色彩与活力。

首先,利用新媒体,搭建送教上门家校交流平台,利用手机微信、钉钉等交流平台,教师及时跟家长沟通了解课堂所要用到的材料是否能够准备到位,并在上课前做好准备,加强课后知识方面的拓展延伸,以此提高学生的送交质量与效果。

紧接着利用新媒体,激发送教上门孩子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送教上门时,教师了解到小宇喜欢玩电子游戏,就从“切水果”游戏开始,从感观和声音去刺激他:用手指在屏幕上不断滑动,只要切到一个水果,手机就会立即给出声音提示,提醒果汁随记忆满屏幕。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狭隘动作语言这一块有强化作用,让他们得到及时的满足,从而打开他们的心门,激发孩子的兴趣,更好地与送教老师沟通与配合,促进送教效果。

其次,利用新媒体,提升送教上门家长的操作能力。在送教过程中,老师也会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或培训技能的指导、心理服务和疏导。利用微信、钉钉交流,老师把附近的普校资源教室,社区生活资源推送给家长,让学生参与社区生活,培养孩子参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尊重和包容他们。

最后,利用新媒体促进送教上门学生练习的密度。结合孩子发展方向和家长需求目标,利用新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活动及游戏。在送教上门时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因为送教上门的次数是有限的,我们把它录制成视频,设计成游戏的形式,给孩子学习提供一些生活语文、生活数学,青春期的一些短视频,在家里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家长和孩子一起互动交流探讨,最大限度地提高孩子的认知和生活适应的能力。

4.新媒体技术在自闭症儿童社会融合中的运用

新媒体在自闭症儿童社会融合教育中应用优势主要表现在:微课程资源丰富,深度融合教学内容、教育App软件多样,帮助自闭症儿童正常学习。课题组成员利用新媒体微课技术为自闭症儿童设计了一套系统的教育康复体系,发挥微课短小精悍、碎片化、非线性学习的特点,与自闭症学生的认知规律契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围绕改善自闭症儿童社会功能的核心目标,开发了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训练微课程,内容包括:智力开发、自理能力锻炼、自我意识教育、语言应用训练、人际交往学习、行为规范培养等。这些内容横向彼此联系、融会贯通,纵向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适用于每一个自闭症儿童社会功能的康复需要。

第四阶段:坚持发展性、生活化和直观性的原则,构建基于自闭症儿童发展需要的教育康复评估体系。

为了客观了解新媒体技术对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的效果,探索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机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展开评价方法的研究,坚持发展性、生活化和直观性等原则,努力构建了基于自闭症儿童特点与社会化发展需要的多维度的课程评估体系。

1.评估原则

一是评价目标坚持发展性原则,强调评价目标与培养目标一致性,促进自闭症儿童社会化发展;

二是评估内容坚持生活化原则,切合自闭症儿童实际,帮其回归学会表达,融入社会;

三是评估方法坚持直观性原则,迎合学生特点,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发展思维;

四是评估过程坚持以生为本,关注学生个人基础及潜在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2.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发展评估体系

自闭症儿童的个人差异很大,个人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异极其明显。我们根据实际的教学目标、学生素质发展的培养目标等,在构建评价系统的时候,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关注学生个人基础和潜在能力进行评价。评估环节如下:

第一,了解学生情况。结合IEP(个别化教学)方案、学生“成长档案袋”,综合评定每个学生现有基础、发展目标、发展情况。

第二,明确评估内容。结合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的需要出发,明确评估的内容。

第三,确定评价指标。按照认知训练、自理能力、语言训练、运动能力、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六个方面的要素确定评价权重

第四,开展综合评估。通过学生自我反馈、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三个步骤,结合每个学生的个体起点,对学生纵向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康复情况进行系统的整合,为接下来的教育康复指明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