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九十六之战:葛林领导大部队夺取九十六

九十六之战:葛林领导大部队夺取九十六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幸运的是,他在交换战俘时得以释放,与其他同伴一起被送往九十六,加强英军防御。如今,葛林和他的大部队出发前去拿下九十六。就在葛林抵达的几天前,九十六的效忠派分子让麦克琼金宣誓,将其释放。6月11日,信使向葛林传达2000名英军援军抵达查尔斯顿并正向九十六赶来的消息,这支援军由朗西斯·罗顿勋爵中校率队。结果,红衫军绕过阻截的美军部队,一路畅通无阻地来到九十六。6月17日,一个效忠派信使若无其事地骑马前往九十六。

九十六之战:葛林领导大部队夺取九十六

1781年6月初,工兵用铁镐、铁铲掘进南卡罗来纳坚硬的土地,打出一条即将通往斯塔堡的地道。在忽亮忽暗的昏暗烛光下,爱国者的工兵们挥汗如雨,又把自美军战线延伸出来的地道多打出几码。波兰籍总技师撒迪厄斯·科斯丘斯科近日从兵工厂包围战引申提出的战术,可用这条地道来突破英军重兵把守的堡垒城墙,拿下南卡罗来纳的九十六。这座堡垒之所以战略意义如此重大,是因为它既为效忠派人士的一座重要棱堡提供保护,又对英军位于佐治亚奥古斯塔的堡垒提供支持。康沃利斯认为:“定要不择手段保卫九十六,我认为——除了佐治亚全面负担的费用之外——应当不惜一切代价。”

九十六镇因它距离基奥维的印第安人部落有96公里而得名,是一个重要的贸易城市,还是约翰·哈里斯·克鲁格上校率领的550名效忠派驻军的大本营。克鲁格出生于纽约的一个富裕家庭,麾下士兵来自纽约和新泽西。他参加萨凡纳围攻战,后来搬到南卡罗来纳,结果在庆祝国王生日的晚宴上被效忠派党羽抓去。幸运的是,他在交换战俘时得以释放,与其他同伴一起被送往九十六,加强英军防御。他们在原有的木栅墙外,又增加了一道围有一圈鹿砦的壕沟,又在小镇两头增建了防御工事。他们在西面修建防御措施保护九十六的水源供应——九十六镇里缺少水源,这是它的阿喀琉斯之踵。小镇东面就是斯塔堡,设计了具有威慑力的尖角,能将防御战线的火力极度增强,把进击的敌军挡在堡垒墙外。他们还有三门3磅炮。

在霍布柯克山一战之后,纳萨尼尔·葛林将兵力分散,开始扫清卡罗来纳两州的敌军势力。军队分别由弗朗西斯·马里昂、托马斯·萨姆特和哈里·李指挥——通常还会和一小支马里兰大陆军分队同行——沿着英军的前哨基地分布路线,从莫特堡、格兰比、沃森一路推进到奥兰治堡。撤离卡姆登之后,英军只剩位于南卡罗来纳州九十六镇外和佐治亚州奥古斯塔外的前哨基地仍在,虽然查尔斯顿和亚特兰大依然处于英军控制范畴。1781年,葛林还没在南方打过大胜仗,实则不然,美军逼得英军放弃前哨基地,对相应地区以及当地效忠派人士——一直以来都在维护、支持皇家军队——逐渐失去影响力和控制力,算是取得了战略性胜利。英军不得不撤退,缩衣节食地向他们位于查尔斯顿的大本营行进。

如今,葛林和他的大部队出发前去拿下九十六。为达成目标,葛林带了850名马里兰和特拉华大陆军,此外还有将近200位民兵。爱国者军队人数几乎是效忠派军队人数的两倍,但是九十六的防御强度太大,葛林认为他的军队不能强攻,于是另辟蹊径,命全军进驻小镇展开包围。帮助葛林制订计划的是约瑟夫·麦克琼金少校,他是爱国者军官,有伤在身,曾被英军俘虏,“被带到九十六,而后被关在战俘监狱里”。就在葛林抵达的几天前,九十六的效忠派分子让麦克琼金宣誓,将其释放。据麦克琼金回忆,“我在九十六附近遇见葛林,他非常迫切希望能够拿下此地”。

由于此前从未展开过围攻,葛林先是命令科斯丘斯科以斯塔堡为起点,修建70码长的堑壕。效忠派军队很快就部署一门3磅炮就位,向美军进行猛烈炮轰。有了大炮的掩护,来自纽约的效忠派军队从斯塔堡出发,气势汹汹地猛扑向正在修筑堑壕的爱国者军队,亮出刺刀。非裔美国人奴隶随后从堡垒出现,拿走美军的铁镐、铁铲。

出师不利,葛林又派工兵转移到斯塔堡后方大约1200码处,修建几道平行的堑壕,以靠近英军堡垒的外墙。工兵足足挖了10天,才和最初开挖的地点合拢。驻军奋力反击,工兵的挖掘工作经常受到英军要塞的火力阻拦。尽管效忠派驻军似乎在不停开火,可是爱国者也毫不退让,而且他们的隧道离堡垒越来越近。葛林军又向堡垒外墙挖了30码,在那里建起马哈姆塔。通常,葛林军里的步兵可以利用这座塔从上往堡垒里面射击,可克鲁格的效忠派部队在其已有的防御工事上严严实实地堆了许多沙袋,只留了几个供他们伸出枪管回击爱国者的缝隙,化解了美军的火力威胁。英军还试过发射火热的加农炮弹点燃马哈姆塔,可是因为塔身是由新伐木材搭建而成,这一招没有收到任何成效。作为回应,爱国者军往小镇射箭,箭上有火,克鲁格逼不得已,只有命令工兵队伍拆除镇里所有房子的屋顶。6月将至,英军被围攻的情况似乎更加危急。如今,效忠派军队接连被葛林军骚扰,只能在夜里发动反击。

6月8日,李和安德鲁·皮肯斯顺利攻下奥古斯塔后,抵达了九十六,还带来了许多效忠派战俘,爱国者军让这些战俘在堡垒前列队示众。堡垒里的效忠派军人非但没有灰心,看到伙伴沦为战俘之后,反而涌现出更大的决心坚决反抗。他们比以往更加坚定,直到最后一刻也要守住九十六,决不投降。

葛林希望利用卡罗来纳夏日的高温来对付效忠派驻军,他派李的部队攻击包围小镇唯一的水源——一条小溪——的守卫军。美军的工兵立即在小镇西面挖起堑壕。效忠派军队在夜晚加大了反击力度。尽管效忠派军队努力反抗,取水很快变得困难起来。他们派奴隶借夜色掩护前往小溪,可他们能够带回的水量难以满足全镇的需求。效忠派军队这时仍在坚持不懈。

6月11日,信使向葛林传达2000名英军援军抵达查尔斯顿并正向九十六赶来的消息,这支援军由朗西斯·罗顿勋爵中校率队。葛林命令托马斯·萨姆特和弗朗西斯·马里昂拖延红衫军,但这两位军官误判了罗顿选择的路线。结果,红衫军绕过阻截的美军部队,一路畅通无阻地来到九十六。

城堡里的守卫军很快得知自己的困境即将解除,尽管爱国者军给他们施加了极大的压力,他们的决心却大大加强。6月17日,一个效忠派信使若无其事地骑马前往九十六。他假扮成当地的热心居民,和葛林军的战士谈笑风生,装作对双方的僵持局面感到好奇。就这样,信使逐步接近前线,而后猛地用靴刺一扎胯下的马就直接对准城堡大门飞奔而去,同时还大喊着把信件高举在头顶,不断挥舞。这位信使想方设法躲过美军的子弹,安全进入城堡里面。几乎就在同时,效忠派军队高声庆祝起来,城堡里还传来燃放礼炮的声音,清楚地告诉爱国者军队,红衫军就要来了。

时间紧迫,葛林也束手无策。起初,他试过火攻,但被效忠派识破,此计告终;接着,他试图炸开对方的防御工事,结果再一次被效忠派击退;屡次尝试过后,葛林又开始制定两面夹击的进攻计划。为了进攻城堡东面,他派出2支队伍进击。第1支是绝望分队,将砍开鹿砦,用一捆捆树枝填平环绕小镇的壕沟;第2支队伍会从鹿砦上的开口冲击敌军,背着尖端带钩的长棍攀爬城墙,而后用这些长棍拆除城墙顶部的沙袋,让斯塔堡暴露在马哈姆塔的进攻范围里。在队友的掩护下,第1支分队即将爬上防御工事,与里面的驻军展开攻击。城堡西面的进攻计划则简单得多,美军将单纯地一起对栅栏发起进攻,依靠其人多势众,逼近小镇。葛林希望这2支队伍能够困住敌军。

6月18日,天刚破晓,美军就按计划实施作战了。到了中午,他们发射了信号弹。马哈姆塔上以及进攻堑壕里的士兵立即向斯塔堡开火,马里兰军组成的绝望分队冲过空地。在爱德华·杜瓦尔中尉的带领下,马里兰军士兵——佩里·本森上尉、乔治·阿姆斯特朗上尉、托马斯·卡尼等众多老面孔均在其列——“冒着炮火,穿过硝烟”直取城堡。他们跳进敌军防御工事周围的壕沟,抡起斧头在鹿砦里砍出一条出路。“敌军的子弹从各个枪眼及裂缝射出,非常密集,绝望分队的士兵们正处在两军战线之间,子弹飞来飞去,此外,墙上还有成排士兵用长矛和刺刀迎击。在绝望分队的努力下,鹿砦逐渐被砍开,每走一步都被暴露得更多。四面八方都有军官和战士倒下。”

马里兰第1团的阿姆斯特朗上尉牺牲了;杜瓦尔中尉受伤了;本森上尉被托马斯·卡尼“扶着肩膀来到(平德尔)救医处”,本森永远忘不了卡尼的救命之恩,两人也结下了终生的友谊[1](www.xing528.com)

战士们在壕沟里战斗了45分钟,待先遣队清除了斯塔堡墙上的沙袋和枪眼后,终于突破了鹿砦。负责指挥绝望分队中弗吉尼亚战士的塞缪尔·塞尔登中尉也在“努力清除敌军置于胸墙上的沙袋时”受了伤,绝望分队伤亡惨重。由于死伤人数过多,葛林最后叫停了进攻计划。虽然效忠派驻军火力威力不减,仍有许多伤员被送往美军战线的安全地带。塞尔登就是这些伤员中的一位,他伤到的是手臂,“一颗枪弹打中他的手腕,几乎整只手臂的骨头全都出现了骨折”。通常像这种情况,当时公认的治疗方案是,由外科医生安排助手按住病人,医生做截肢手术。可是,塞尔登拒绝别人压制,只是自己撑住手臂。“到最后,塞尔登也不肯屈服。他将要失去的是右臂。手术中,他一直用左臂压住右臂,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其间没有说过一个字。只在锯子就要锯到骨髓的时候,他的语调和神情都无比镇定地说了一句:‘医生,麻烦你快点。’”

绝望分队里的另一位伤员是约翰·班特姆,他也是斯莫尔伍德营最初的成员之一。这次其实是他执行的第二次绝望分队任务,第一次是在斯托尼角。他此次在九十六“头盖骨破了”。400名不朽战士中另有一位成员——布赖恩特·门罗,于1776年应征入伍——身受重伤,他“回家休养去了,直到伤势完全康复”。加萨韦·沃特金斯此次率领贝蒂上尉的旧部,也参加了此次攻击。对于这些1776年应征入伍的老兵而言,过去的5年真是此生最艰难的日子:行军上万英里,挨饿受冻,同天花等许多疾病作斗争,还要领教英军的子弹。但是,这些来自马里兰军的铁骨铮铮的汉子,以及他们的兄弟团特拉华蓝军为全军作出了表率,让整支军队团结一心。即使在战场上被打败了,他们也在慢慢扫清南卡罗来纳的英军。

李和鲍勃·柯克伍德率领的连队按计划攻击斯塔堡对面的栅栏并如愿攻下。形势看似一片大好,可后来效忠派军队派遣了一支30人的分队,阻击美军的攻势。双方立即展开一场殊死搏斗,有的把滑膛枪倒着当棍棒用,有的挺起刺刀,打作一团。最终,爱国者军队的2名指挥官倒下,其他人则迅速撤离。截至此时,葛林军共出现127人伤亡,另有20人下落不明,而效忠派军队只损失了85人。罗顿现在已经来到30英里外,葛林别无他法,只能下令撤离,全军转移。军中士气一落千丈。李在报告里写道:“美军军营里弥漫着愁云,大家缄默不语,每个人都觉得蒙受屈辱。如果再多3天,九十六一定会崩溃;可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这个任务难以完成……只有葛林依然保持平静,他对战士们在进攻中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勇气感到欣慰,还向全军的行为表达了感激之情。”

葛林率队向东北方向的北卡罗来纳夏洛特行进。罗顿派遣少量兵力支援九十六,而后便展开了追击。追了大约40英里后,罗顿的部队赶上葛林的后卫部队——李的军团和柯克伍德的步兵。然而,美军取得了这次的胜利。2个多星期以来,红衫军仍穿着羊毛制服,在卡罗来纳的闷热条件下持续行军。此次追击已让罗顿的士兵损失50多人。红衫军同样缺少食物和盐,加之长途跋涉,而美军相对而言,在九十六围攻战之后休息得比较好,红衫军的实力难以与美军匹敌。罗顿很快命令军队回到九十六。他下令撤离九十六镇,还命效忠派部队随他的红衫军一起回到查尔斯顿。

葛林看到了战机,遂让李和柯克伍德赶在敌军前面发动阻截。这一次遭殃的是特拉华军。在九十六战败后,特拉华军的步兵们连续行军了23天,惊人地走出323英里。罗顿有了其他部队支援,在南卡罗来纳奥兰治堡驻扎下来。由于连日行军,全军明显态度很乐观。威廉斯写道:“军队精神抖擞,虽然我年纪大了,外套也旧了……我很少取下佩剑或脱下靴子睡觉,马鞍也基本没有取下来过。”葛林派马里昂和萨姆特再探斯塔堡,可他的军队也断粮了,几乎用尽了力气。“我们从未像在这里(奥兰治堡)歇脚这些天这么艰苦过。我们没有面包了,就用米饭替代,吃得惯的人倒也不难忍受……可马里兰人和弗吉尼亚人就怎么也咽不下去,他们从小就是吃小麦燕麦面包长大的。”由于牛肉数量短缺,战士们只好另寻数量充裕得多的食材——青蛙——充饥。“有的人甚至还吃过短吻鳄的肉。当军队被困在那里相当长时间,美食家很有可能讨论过鳄鱼肉和青蛙孰优孰劣呢。”

得知麾下士兵缺少作战条件,葛林放弃争夺九十六的计划。1781年7月,他率领大部队前往桑蒂的高山,那是一片绿洲,位于易守难攻的高地。桑蒂有充足的谷物,凉爽的微风,还有最重要的是,可供战士们休息,恢复健康。罗顿勋爵也去休息了——不过,说起他的情况,这个“休息”时间就长得多了。由于长年征战,罗顿的体力极度透支,虽然他才年仅27岁,却被诊断出不再适合继续参战的结论,被送回英国。

葛林和马里兰军在山区度过了一段时间,得到了所需的休息。此时部队人数有所扩充,葛林麾下有2400人了。乔治·华盛顿命令葛林重启进攻南卡罗来纳的计划,继续拿下英军位于查尔斯顿城外的前哨基地。这样一来,还能牵制敌军,让他们难以从查尔斯顿调集援军前去约克敦支援康沃利斯。罗顿回国后,由亚历山大·斯图尔特中校接替他率领2000人马,从查尔斯顿出城迎战。斯图尔特也是个久经沙场的军官,从掌旗官一路升职,直到独立战争后,军衔升至少将。

独立战争进行到这一步,显现出一个奇异的现象:葛林的许多士兵都是英军队伍的逃兵,而斯图尔特的大部分士兵也曾经隶属爱国者军队。“我们同英军士兵一起抗敌,敌人也带领美国士兵打击我们。”葛林写道。

就在葛林军南下时,他的战士们依然衣不蔽体,装备破旧。“数以百计的士兵赤身裸体,腰上没有布料遮挡,被弹药盒勒出淤痕,他们身上只有一绺布条保护肩膀不被枪带擦伤。”

葛林军在尤托斯普林斯扎营,此处距离今天南卡罗来纳州尤托维尔很近,有一条地下河浅浅地露出地表,位于查尔斯顿西北方约50英里处。斯图尔特军很难找到葛林军的确切位置,因为当地人“反映此处没法打探,因为大路支路通往不同的沼泽地。”由于饥饿难耐,斯图尔特军开始从周边地区采集粮食,并未意识到敌军就在附近。

【注释】

[1]独立战争结束后,两人若是相距不远就会互相拜访。本森在1812年的第二次独立战争中率领东岸民兵,军衔升至将军。英军当年试图登陆后夺取马里兰州圣迈克尔斯,就是本森率军抵挡的。在1824年拉斐德荣归美国时,本森还是东马里兰官方代表之一,负责接见。接待拉斐德时,很可能托马斯·卡尼也在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