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庭教育关键是恰到好处的度

家庭教育关键是恰到好处的度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小刚不仅没有加强对数学的学习,反而逐渐放松了。结果,小刚的数学成绩始终没有进步,甚至有时候还在退步。为此,小刚的妈妈也很苦恼,为什么自己这么赏识孩子,他却没有做到想象中那样好呢?父母只有做到有度、有法、有效地赏识孩子,才是真正用好了赏识教育。

家庭教育关键是恰到好处的度

赏识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好方法,也是父母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方式。父母的赏识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成表扬、赞美,如果这样就陷入了一种误区,不仅不能对孩子起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会造成孩子的错误心理。父母的赏识教育,要理性和客观,尽量减少赏识的盲目性和主观性。

一般说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赏识教育往往容易犯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教育上缺乏耐心,易前功尽弃;二是对有些方面盲目地赞赏,使孩子迷惑;三是给予孩子过高的期望;四是喜欢赏识孩子身上先天的东西,而把后天在教育中形成的习惯、品质等忽略了。

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小刚得了85分,这个成绩在班上属于中等。回家后,他把自己的成绩告诉了妈妈。妈妈认为应该赏识孩子,就非常高兴地对小刚说:“不错啊孩子,恭喜你考了好成绩,今天晚上想吃什么?妈妈做给你吃!”

本来已经做好了挨批评的准备,没想到却被妈妈夸了一顿,小刚非常纳闷。不过他还是咽着口水告诉妈妈:“我想吃红烧肉!”

晚饭,妈妈果然做了红烧肉,并对小刚说:“这是为你取得优异成绩专门做的,以后取得好成绩,妈妈给你做更多好吃的。来,多吃点!”小刚看到妈妈是真诚地夸他,于是放心地吃了起来。

原来考85分妈妈就这么满意,这还不简单吗?小刚一边吃,一边想。

于是,小刚不仅没有加强对数学的学习,反而逐渐放松了。

结果,小刚的数学成绩始终没有进步,甚至有时候还在退步。为此,小刚的妈妈也很苦恼,为什么自己这么赏识孩子,他却没有做到想象中那样好呢?

(慧心,《好妈妈好榜样》,有删改。)

小刚妈就犯了只夸奖、不激励的错误,只看到孩子的成绩,看不到孩子的不足。对于孩子的成绩,如果父母只给予肯定和夸奖,甚至小题大做,把一个本来不是很理想的成绩说成是优异的成绩,而不对孩子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做出提醒,这样会让孩子误会父母的意图,认为父母对自己的成绩很满意,从而忘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变得骄傲自满,最终放弃了继续努力和积极进取。

因此,父母在对孩子实施赏识教育时,不仅要对孩子的成绩进行肯定和赏识,更要在赏识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和鼓励,让孩子在欣慰的同时,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殷切希望。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呢?

1.赏识要有度。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话一点不假。但在具体的赏识夸赞中,要讲究夸的艺术。滥用赏识,就会得不偿失。赏识教育能调和亲子关系,能调动孩子学习生活主观能动性,但把它作为教育的“万能药”就不合适了。

其一,赏识前要正确客观地分析孩子的身心需要和心理状态,根据真实需要实施赏识。

其二,赏识要恰到好处,过度的赏识是一种溺爱,是骄傲自满、妄自尊大的催化剂,也会“捧杀”孩子。过度的赏识要么导致孩子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要么造成孩子对自己产生过高的认识,要么让孩子感觉父母的赏识是虚假的。(www.xing528.com)

其三,赏识是要认可孩子的优点和进步,但不能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如果滥用了赏识教育,不但不会对孩子产生激励,相反只会让孩子自负、傲慢或者经不起批评,没有一点抗挫折的能力。

2.赏识要有法。这里的有法,是指赏识的方法要能够对孩子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其一,赏识孩子的进步、努力、勤奋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信任与期待。

其二,赏识孩子要给孩子设计适度的目标。人只会为可能达到的目标而努力。如果父母的目标过高,就会使孩子失去自信;而如果目标过低,孩子则会对其不感兴趣。

其三,家庭是赏识教育的重要场所,可以赏识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每一点进步,让孩子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调动孩子做事的主动性、积极性。

其四,要了解孩子、亲近孩子,随时捕捉孩子的闪光点。

其五,赏识的语言、态度要有艺术性。要抓住细节,做到无痕的赏识,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真诚。

其六,赏识要持之以恒,不是父母一时的高兴或激情。

3.赏识要有效。父母要多学习、多观察、多体会,按照教育的规律办事,这样赏识才具有教育的实效性。

其一,父母要做到在孩子心中有威信。一位自己都不被孩子赏识的父母,孩子又怎么能接受和在乎你对他的赏识?

其二,父母要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只有当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良好时,赏识的话语孩子才会听进去。如果父母与孩子没有良好的关系,再动听的赏识语言也没有用。

其三,父母表达的时机要恰当,看到孩子有良好的表现时,一定要及时表扬,因为这样才会把被表扬的良好感觉和所做的事在头脑中联系起来,让孩子乐于重复去做被肯定的事或某种行为。

总之,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理念;赏识教育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方法;赏识教育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和自信的动力。父母只有做到有度、有法、有效地赏识孩子,才是真正用好了赏识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