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庭教育:倾听孩子的话语,抓住度

家庭教育:倾听孩子的话语,抓住度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父母不仅要乐于倾听孩子的话语,还要敏锐地感知孩子话语的弦外之音。父母千万不能忽视孩子的弦外之音,唯有如此,家庭教育才能有准备、有针对性地开展,从而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善于倾听孩子弦外之音的父母,可以获得孩子的信任和喜爱,可以增进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可以促进与孩子的相互理解。小刚爸对孩子满不在乎的态度伤害了孩子的心灵。

家庭教育:倾听孩子的话语,抓住度

父母不仅要乐于倾听孩子的话语,还要敏锐地感知孩子话语的弦外之音。父母千万不能忽视孩子的弦外之音,唯有如此,家庭教育才能有准备、有针对性地开展,从而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父母通过倾听,与孩子共同分担不愉快的感受,孩子将会减轻压力,同时也会逐渐增强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善于倾听孩子弦外之音的父母,可以获得孩子的信任和喜爱,可以增进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可以促进与孩子的相互理解。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倾听孩子的心声就是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办公室的刘老师突然爱打扮起来,大家问起来刘老师才道出了原委。

有一天,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刘老师的女儿给她说:“妈妈,今天洋洋妈妈好漂亮哟!”刘老师开始没在意,女儿感觉妈妈没有搭理她,走了一会,停下脚步说:“妈妈,今天青青的妈妈穿得也很漂亮!”当了多年班主任的刘老师,停下脚步,盯着女儿,意识到孩子有想法。女儿的弦外之音是:同学的妈妈都打扮得漂漂亮亮去学校接孩子,而我的妈妈不爱打扮。于是,母女俩边走边说如何打扮的问题,刘老师没有想到女儿对打扮还有许多自己的看法。

经过这事,刘老师开始注意打扮,她还感觉到女儿与她更亲了。

如果妈妈对女儿的话语没有灵敏度,以无所谓的态度一笔带过,孩子一定会非常失望。

显然,善于倾听孩子的弦外之音,倾听孩子的心声,倾听孩子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梦想,是父母读懂孩子,走进孩子心灵深处所必需的。这样有利于帮助消除家庭成员之间的误会,为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创造条件,进而有效地帮助孩子发展健全的性格和培养美好的人格。

一天,小刚爸开车接他,一上车小刚就不停地给爸爸讲班里的故事,同学闹别扭的事,谁被老师批评等。小刚爸开着车,还想着公司的事,对小刚的故事毫无反应。

渐渐地,小刚不说话了。突然,小刚心急地说:“爸爸,老师让买三角尺。”小刚爸不耐烦地说:“到小区文具店买!”谁知小刚不停地嘀咕,到了小区刚停了车,小刚就气鼓鼓地下了车,生气地说:“不买了,回家!”说完,头也不回地径直往家走。(www.xing528.com)

进了家门,小刚爸就质问小刚为什么态度这样差。小刚泪光闪闪地说:“我们小孩儿好可怜!”小刚爸一下子愣住了,像遭到重重的一击。小刚哽咽着说:“爸爸,你们父母心烦的时候,可以对小孩儿发火;我们小孩儿心烦的时候,找谁发火呢?”小刚的话使爸爸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张永生,《父母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有删改。)

“我们小孩儿好可怜!”小刚爸对孩子满不在乎的态度伤害了孩子的心灵。父母太需要与孩子交流和沟通,太需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倾听孩子的弦外之音了。

那么,父母怎样才能更好地倾听孩子的弦外之音呢?

1.父母要接受和尊重孩子的所有感受。孩子向父母诉说时,父母应安静、专心地倾听,不给予评判。父母不必接受孩子的所有行为表现,但要接受孩子的所有感受。当孩子告诉父母,自己与同学闹矛盾,或把家里的电器损坏时,父母可以不支持孩子的行为,但要理解孩子不愉悦的感受。

2.父母要向孩子展示自己认真倾听的态度。孩子向父母诉说时,父母的关注表示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和父母愿意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当孩子开口向父母倾诉时,父母应停下正在做的事情,转向孩子,保持目光接触,仔细倾听,同时,要通过点头或摇头来回应孩子,显示对孩子的关注。

3.父母要向孩子确认自己所听到的内容。不时的总结、复述孩子所讲的关键内容,并把自己的看法说与孩子听。仅仅倾听和理解是不够的,父母还必须用语言对孩子所说、所想及所感的事情做出反应,但尽量不要逐字地重复孩子的话,应使用相似的语言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当父母确认自己完全听懂孩子的内容后,才能向孩子提供忠告、建议或教给孩子处理问题的方法。如果父母还没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就先给予孩子帮助,那将会妨碍孩子自己的努力,或者使处理事情出现偏差。

总之,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倾听和捕捉孩子的弦外之音,不仅需要父母的爱心和教育技巧,还需要父母有敏锐的洞察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