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苏小学素质教育研讨会提出目标体系模式的表达方式问题

江苏小学素质教育研讨会提出目标体系模式的表达方式问题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江苏省第一次小学素质教育研讨会就提出了目标体系模式的表达方式问题。与会同志认为,这一提法的优点是通俗易懂的,便于理解、掌握,但缺乏严密的逻辑性。与会者认为,构建素质教育目标体系,不但要注重它的理论意义,更应注意它的实践意义,要能为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理解和把握,因此,不妨舍弃一些逻辑严密性,换取一些实用性、可行性。

江苏小学素质教育研讨会提出目标体系模式的表达方式问题

江苏省第一次小学素质教育研讨会就提出了目标体系模式的表达方式问题。在研讨会上,与会同志提出了小学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若干模式。通过各种模式的比较分析,逐步在方法论上形成了较为一致的意见,赞同借助坐标系建立“信自己反应场”的方法构建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使体系中的各个子项目之间具备较为严密的逻辑关系,既无遗漏,又不重复。但是,在具体设计坐标系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

——以认知、情感、技能三大领域纵坐标,以人类社会活动领域(主要有政治活动、交往活动、认识活动、职业活动、保全自己的活动、精神享受活动等)为横坐标。

——以认知、情感、技能、习惯为纵坐标,以德智体美劳五育为横坐标。

——以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身体素质为纵坐标,以认知、情感、技能三大领域为横坐标。

此外,还有的同志主张用经验描述法概括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例如:健康的体魄、美好的心灵、灵巧的双手、聪明的大脑。在这几句话之下,再结合小学教育的实际提出具体内容。与会同志认为,这一提法的优点是通俗易懂的,便于理解、掌握,但缺乏严密的逻辑性。

如何在正确理论指导下,依据素质教育目标构建的基本原则,建立素质教育目标系的框架结构,是江苏省第二次小学素质教育研讨会的重要议题。与会者对此发表的各自的见解,经过充分讨论,渐趋集中的模式大致有如下三种:(www.xing528.com)

一是按素质结构的层次把学生素质发展目标划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然后再做进一步的划分。例如,将心理素质划分为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将社会文化素质划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知识能力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等等。这种划分在逻辑上比较合理。三个层次的划分,突出了心理过程在素质形成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有助于引导教育工作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但由于心理的过程总是与社会文化交织在一起,既没有脱离社会文化的纯粹的心理过程,也没有脱离心理过程的个体社会文化素养,因此,在目标分类体系中将二者并列容易出现交叉重叠的现象。

二是根据教育方针的表述,按教育内容把学生素质发展目标划分为思想道德、知识智能、体质健康三个方面,目前又增加了审美和劳动方面的要求,有的还增加了心理素质培养的要求。这是长期以来教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这一模式与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相符,也容易被广大教育工作者认可、接受和操作。但是,这一模式难以从理论上进行科学分析。“五育”并不是并列的平行关系。有的学者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的科学抽象方法将“五育”分为三个层次,认为智育、德育、美育属于心理发展层次,体育属于身心和谐发展的层次,劳动技术教育则属于培养创造性实践能力的层次。按照这样的理解,“五育”中既有并列的方面,又有分层的方面,以“五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目标,还需要进行结构性的转换与整合,进行素质化的加工改造。

三是按人的素质发展本身的顺序组织教育目标。提出这种模式的同志认为,人的素质发展可分为能力系统和需要系统。能力系统可以分为遗传与成熟的自然能力、直接的现实能力和间接的现实能力三个层次;需要系统也可分为遗传与成熟的生物性欲望、直接的现实需要和劳动、利他、贡献的需要三个层次。能力系统与需要系统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综合起来,形成人的发展的三种水平:生物水平、生物社会水平、社会水平。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可以素质发展的水平为纵轴,以科学的、道德的、审美的生活方面的知识经验等素质的具体内容为横轴,组成两维的目标体系。

与会者认为,构建素质教育目标体系,不但要注重它的理论意义,更应注意它的实践意义,要能为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理解和把握,因此,不妨舍弃一些逻辑严密性,换取一些实用性、可行性。与会者倾向于以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的教育内容为横轴,以认知、情感、技能、行为、习惯为纵轴,建立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二维结构框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