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远战略理想 助推共同发展

高远战略理想 助推共同发展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带一路”倡议以“世界梦”的话语表述获得最广大人民的认同,把中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作为最有精神感召力的战略决策凝聚了“一带一路”沿线的民心。这凝聚了国家、民族、个人的共同理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普通百姓之心为心,把民族的战略理想和精神追求播撒在“一带一路”沿线人民的心坎上,自觉担负起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战略追求使命。

高远战略理想 助推共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带一路”倡议以“世界梦”的话语表述获得最广大人民的认同,把中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作为最有精神感召力战略决策凝聚了“一带一路”沿线的民心。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对中国共产党光辉思想的传承和弘扬,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战略本质的深刻认知与战略自觉,具有高远的战略理想,是我们面对纷纭复杂国际国内形势的定力之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高度肯定。“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来后,外界反响很大,一石激起千层浪,各方都在响应。没有战略的积极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伊始就提出了具有伟大精神感召力的“世界梦”,建设“一带一路”不是我们一家的事。“一带一路”建设不应仅仅着眼于中国自身发展,而是要以中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中国发展快车,它以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寻常百姓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为核心,“帮助他们实现发展目标”,激发了所有“一带一路”沿线儿女的共同追求,“我们要在发展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多考虑和照顾其他国家利益”。这凝聚了国家、民族、个人的共同理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普通百姓之心为心,把民族的战略理想和精神追求播撒在“一带一路”沿线人民的心坎上,自觉担负起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战略追求使命。成功的区域经济合作一定要以较为稳定的政治关系为前提,“世界梦”的价值感召不单是着眼于中国发展的现实利益,要加强同沿线国家在安全领域的合作,更是一次价值上的逾越,“努力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被提升到国家治理的战略“价值高度”,共同营造良好环境,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倡议是接地气的,唤起了沿线国家的历史记忆。“一带一路”倡议是建设“一带一路”不是我们一家的事,以最朴素的民间语言语言表达出来,“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帮助他们实现发展目标”,最能温暖人心。当然,“一带一路”倡议也是一种挑战,比如,中亚国家三股势力本质上是政治问题,但它与20世纪60年代以来兴起的伊斯兰复兴运动有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带一路”倡议倡议不是突兀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战略本质的认知和战略自觉。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有系列思考;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继续制定政策、采取措施,大力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结合中国的实际,钢铁、电动汽车电力等方面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化解过剩产能的各项措施,除消化、整合、淘汰以外,还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跨国经营能力,向需要这些产品和技术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些很可能就是他们经济发展急需的技术和生产能力,而且潜在的市场很大。(www.xing528.com)

随后同年10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结合中国面临十分复杂的海洋安全环境,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是中东和非洲输出石油的必经之路。目前我国约80%的能源进口及进出口货物需经过马六甲海峡,此地水路狭窄,极易封锁,我国在两处海峡的航路安全完全受制于人,等等。我国海上石油运输安全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维护海上咽喉通畅的实力亟待进一步增强。从党的战略自觉上来看,可充分感觉对战略的理解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全面。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中,文化建设被提到“文化立国”的战略高度,“一带一路”倡议要“注重在人文领域精耕细作”,追求人际关系和谐与精神升华的充实,文化上升到引领文明进步的高度。“尊重各国人民文化历史、风俗习惯”,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强同沿线国家人民的友好往来,文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所讲:文化即“人化”,为“一带一路”建设打下广泛社会基础。这是一种新的发展观,这样的文化观才能支撑建设战略强国的重任!这种深刻战略意识,源自中国共产党对世情、国情的把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