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心理学:婴儿早期发展的关键

文化心理学:婴儿早期发展的关键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婴儿与主要养育者之间的依恋是成年期心理健康的基础。由于男女的生理差异,在欧美文化中,抚养婴儿的责任一般都由母亲承担。图3-1陌生情景测试环境样例表3-1陌生情景实验操作步骤婴儿期的依恋类型会对后期的发展产生广泛的影响。2.依恋行为与文化依恋理论及陌生情景测试的前提是成人照顾婴儿以及母亲是婴儿的第一照看人。在有些文化中,母亲是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婴儿照顾者。

文化心理学:婴儿早期发展的关键

依恋(Attachment)是婴儿与主要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以相互关爱和希望保持亲近为特征的亲密情感联系。婴儿与主要养育者之间的依恋是成年期心理健康的基础。由于男女的生理差异,在欧美文化中,抚养婴儿的责任一般都由母亲承担。研究者试图通过一些方法区别婴儿与母亲之间依恋模式的类型,从而预测婴儿的成人期行为。然而,并非所有的婴儿都由母亲一人承担养育,因此,根据婴儿和母亲之间的依恋来推断婴儿的成人期行为也许并不适当。

1.依恋的理论与研究

婴儿需要由成人照顾多年才能独立。在这一过程中,婴儿与成人建立起一种依恋关系。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Bowlby提出,以解释婴儿与父母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Bowlby发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之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他们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这种机制被调动起来用以抑制情感痛苦。但Bowlby指出,在许多哺乳动物中这种表达是很常见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上的功能。因此Bowlby提出,这些依恋行为,如哭喊和搜寻,是婴儿与原有依恋对象分离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其原因是婴儿不能独自获取食物和保护自己,他们依赖成年个体提供照顾和保护。Bowlby认为,在进化的历程中,能够与一个依恋对象维持亲近关系(依恋)的婴儿更有可能生存到生殖繁衍的年龄。因此,自然选择的力量渐渐“设计”出一套“依恋行为系统”的动机控制系统,用于调整婴儿与所依恋对象的亲近关系。

与养育者之间的依恋关系为儿童探索世界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基础。Harlow(1959)著名的恒河猴实验证明了这点。在该实验中,年幼的恒河猴被隔离在笼子里。笼子里面有两个假的猴母亲,其中一个用金属丝编成,并有一个乳头供猴子吃奶;另一个包了柔软的布,没有供猴子吃奶的乳头。结果表明,恒河猴饥饿的时候会到“金属丝妈妈”那里吃奶,吃完奶再跟“布妈妈”依偎在一起。当研究者把陌生的或可能产生威胁的物体放入笼中时,猴子紧紧依附的是“布妈妈”而不是“金属丝妈妈”。当研究者给猴子提供玩具时,猴子依偎着“布妈妈”才敢接近玩具。显然,决定依恋行为的是温暖和安全,而不是食物。研究者推断,安全的依恋是健康情绪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Bowlby认为儿童的依恋类型存在差异,在依恋对象对儿童的可亲近性以及儿童面临威胁时如何调整自己的依恋行为方面存在个体之间的不同。Ainsworth等人(1970)开发了“陌生情景”测试法(见图3-1和表3-1),并以此作为评价儿童依恋类型的一个标准程序。该程序包括一系列实验室情景:最初,儿童跟妈妈一起来到一个陌生的房间;过了一会儿,一个陌生人进来;接着妈妈离开;然后陌生人离开;最后妈妈返回。研究者需要观察儿童在上述每一阶段的反应。Ainsworth的研究发现:当母亲离开房间时,大约60%的儿童变得心烦意乱;但当母亲返回时,这些儿童会主动靠近母亲,并很容易在母亲的安慰下平静下来。表现出这种行为模式的儿童通常被称为安全型儿童。当母亲离开房间时,约20%或更少的儿童最初会不安,在分离后表现得极为痛苦。而更重要的是,当重新与母亲团聚时,这些儿童难以平静下来,并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行为,显示出他们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惩罚”母亲。这些儿童通常被称为焦虑-抵抗型儿童。最后,约20%的儿童在母亲离开房间时显得不会因分离而过于痛苦,并在重聚时主动回避与母亲的接触,有时会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玩实验室地板上的物体。这些儿童被称为回避型儿童。

图3-1 陌生情景测试环境样例

表3-1 陌生情景实验操作步骤

婴儿期的依恋类型会对后期的发展产生广泛的影响。Shaffer总结了大量文献后提出,早期的安全依恋有助于儿童以后形成更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如能更善于完成复杂的、具有创新性的象征性游戏,拥有更多的积极情感和更少的消极情感。这样的儿童好奇心强,喜欢学习,自主性也高。更重要的是,婴儿与养育人之间形成的依恋类型会影响婴儿形成一种内部工作模型。这种模型会被用于解释各种事件以及形成对人际关系的期望。

2.依恋行为与文化

依恋理论及陌生情景测试的前提是成人照顾婴儿以及母亲是婴儿的第一照看人。从全球文化的角度来看,在一些文化中以“陌生情景”作为评价程序并不适当。

首先,婴儿的照顾者身份存在文化差异。在有些文化中,母亲是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婴儿照顾者。在有些文化中,父亲会花相当多的时间跟数月大的婴儿在一起。在有些文化中,婴儿的主要照顾人可能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一些村庄文化里,婴儿的主要照顾人甚至是其他年龄较长的儿童,如姐姐或哥哥。此外,西方很多家庭已经习惯于把几个月大的婴儿送到日托中心,所以,婴儿的主要照顾者是职业的日托中心工作人员。因此,以母亲和婴儿在陌生情景中的反应来了解婴儿依恋类型并不适合所有文化类型。(www.xing528.com)

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文化对依恋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Agishtein和Brumbaugh(2013)选择了美国种族类型比较多的皇后学院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考察原国籍、种族、宗教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和文化适应五个方面的被试信息,发现不同种族和地区的人的依恋类型不同,但没有发现宗教影响依恋类型的证据。其中印度文化背景的被试的依恋焦虑得分较低。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认为强烈的情感依恋会破坏家庭结构的传统印度观念有关。

其次,研究者发现,依恋焦虑与集体主义水平呈正相关,焦虑和回避与主流文化适应水平呈负相关。研究者对文化适应性与依恋的关系进行分析后还发现,对任何文化的强烈认同感都意味着更安全的依恋。

Shaffer等人认为早期的安全依恋对成人的情感世界影响深远。Munroe等人(1997)在肯尼亚进行了一个小型研究后发现,在婴儿期被妈妈抱的频率与12岁时的情感意向存在相关性,而与认知能力没有相关性。该研究结果表明,早期依恋与晚期的情绪发展有关,但与其他领域的发展没有关系。Kornadt(1999)等人进行了一项持续9年的跨文化追踪研究,发现早期的父母养育行为与9年后的儿童的社会行为之间存在重要关系。在他们的报告中,来自东亚和西欧的8个文化群体的儿童的攻击性表现与体现安全依恋的儿童养育变量之间存在高相关性。比较理想的研究早期依恋和后期发展之间的关系的方法是跨文化的追踪研究。但因为研究成本太高,这类研究并不多。相反地,研究者多使用一些不太严谨的研究方法,例如成人访谈研究,要求成人回忆他们的早期依恋经验,考察早期依恋经验与现在行为之间的关系。但学术界对这类研究结果的解释存在不少争论。

尽管多数社会中子女的第一照看人都是母亲,但不同文化中照看子女的方式并不完全相同,因此使用陌生情景实验作为评价依恋类型的方法并不适当。在母亲作为第一照看人的文化中进行的为数不多的跨文化研究表明,早期的依恋经验跟成人期的行为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为了人们长期的心理健康,在生命的早期形成健康的依恋类型是十分必要的。

3.气质与文化

古希腊医生Hippocratic很早就观察到人有不同的气质。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Hippocratic根据人体内的这四种体液的不同配合比例,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①多血质:体液中血液占优势。②黏液质:体液中黏液占优势。③胆汁质:体液中黄胆汁占优势。④抑郁质:体液中黑胆汁占优势。Galen最先提出了气质这一概念,用气质代替了Hippocratic体液理论中的人格,形成了4种气质学说。此分类方式一直在心理学中沿用至今。

气质类型及相应的神经系统基本特点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见表3-2。

表3-2 气质类型及相应的神经系统基本特点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体在反应性和自我调节上的差异,并且受到遗传和经验的共同影响。气质反映了在早期生活中出现的基于身体的个体差异,并在此后保持相对稳定。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气质类型可能会有系统性差异。一项新近研究(Farkas,Vallotton,2016)调查了智利和美国12个月大的孩子的气质。研究者使用婴儿行为问卷修订版,对150名0~15个月大的智利婴儿和73名10~15个月大的美国婴儿进行了评估。孩子的父母完成了一份人口调查问卷和婴儿行为问卷修正简短版(Infant Behavior Questionnaire-Revised-Very Short Form,IBQ-R-VSF)。该问卷衡量的是气质的三个维度:外向性、消极情感和努力控制。IBQ-R-VSF量表中一共有37个题目,每一个都描述了婴儿的行为反应。家长在7点的Likert量表上报告婴儿在上一周的每个行为的频率。研究所得结果如下:首先,智利婴儿的父母报告的婴儿努力控制水平显著高于美国婴儿的水平。这可能反映了智利文化比美国文化有更大的权力距离以及由此产生的预期,即智利婴儿通过控制自己的行为以满足成人的期望。该结果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即智利和美国的父母对婴儿的行为有不同的期望,这些期望会影响他们对婴儿行为频率的评价。其次,与美国婴儿相比,智利婴儿的负面情绪水平较低。这一发现支持了权力距离假设。美国婴儿可能表现出更强的负面情感,是因为在权力距离较小的文化中,孩子们被允许更自由地表达他们的负面情绪;在权力距离更大的文化中,下属(包括孩子)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此外,在美国,消极的表达可能被视为一种主张的表现。这种主张在这种个人主义的文化中得到了鼓励。相比之下,这种行为在智利的文化中会被视为不服从的标志,因为它与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相抵触。再次,无论智利婴儿还是美国婴儿,受过更多高等教育的家长都报告婴儿有更高水平的外向性。IBQ-R-VSF许多外向性的项目都与父母对婴儿的积极影响和社会反应有关。受教育程度较高父母的养育压力和生活压力水平较低。他们更自信,可能会更积极地评价自己的婴儿的气质,并认为自己的婴儿更快乐,与婴儿的交流更频繁。

Cozzi等人(2011)对婴儿的气质差异进行了一项跨文化研究。该研究对意大利和美国幼儿的样本(N=306)进行跨文化差异评估。测量使用的量表为幼儿行为问卷(Early Childhood Behavior Questionnaire,ECBQ)。该问卷总共包含了201项指标,旨在评估18~36个月大的幼儿在18个方面的气质。父母们被要求对过去两周观察到的幼儿特定行为频率进行评分。评分范围从1分(从不)到7分(总是)。研究结果表明,意大利幼儿在可爱、冲动、低强度快乐、知觉敏感性和积极预期方面得分较高,而美国幼儿在挫折、高强度快乐、抑制控制、害羞和可抚慰方面得分较高。研究结果在年龄方面则显示,年龄较大的儿童在注意力集中、注意力转移、不适、恐惧、抑制控制、知觉敏感性、积极预期和社交能力方面得分较高,在活动水平和冲动方面得分较低。被研究的幼儿在性别方面的差异表现为,男童在高强度快乐方面得分较高,女童在恐惧和害羞方面得分较高。研究者解释,意大利幼儿被评定为比美国幼儿更可爱与意大利亲子交流模式有关。意大利幼儿可能受到父母与幼儿交流时强调敏感性的影响,表现出与他人亲密接触的渴望。此外,相对于美国儿童,意大利幼儿较低的害羞程度也说明了意大利幼儿对社交体验的渴望更强。社会刺激在意大利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式中起着关键作用,这可能会导致他们的孩子在社交场合表现出更大的满足感,或者促使他们将孩子在社交场合的行为解释为快乐的表现。意大利的幼儿具有高的低强度快乐和知觉敏感性得分,这点也反映了文化之间的差异。意大利家庭中具有较高水平的亲子互动结构,可能为意大利儿童提供更多机会来注意和观察低水平的刺激。相比之下,美国父母的亲子互动模式更多受自给自足的文化理念影响。这个差异也能解释美国幼儿为何表现出高水平的抑制控制和低冲动性。

另一项跨文化的研究采用翻译后的早期幼儿行为问卷(Early Childhood Behavior Questionnaire,ECBQ)和婴儿行为问卷修订版(Infant Behavior Questionnaire-Revised,IBQ-R)考察了生活在美国、俄罗斯和日本婴幼儿气质之间的差异。结果发现这三个文化组群的早期气质在高阶维度和细化成分上存在显著差异。美国儿童在外向性上比日本和俄罗斯儿童得分更高。日本儿童的消极情绪得分最高,且在有意控制上得分较低。此外,外向性和低强度或高强度的积极情绪维度上的文化差异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