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生学习提升关键: 非智力因素与学习动力

高中生学习提升关键: 非智力因素与学习动力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学家根据非智力因素对心理活动的调节范围,以及对学习活动直接作用的程度,将非智力因素划分为三个层次。有良好非智力因素的学生,一旦认识到哪些是不利于自己学习的习惯,会立刻停止并加以改正,从而摆脱消极影响,使学习活动能正常有效地深入。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影响重大。

高中生学习提升关键: 非智力因素与学习动力

高中的每一次大型考试,学生的成绩都要分为优秀(80分以上)、良好(79~66分)、中等(65~56分)、中下等(55~35分)、下等(35分以下)。这么大差距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通常说,学生学习的三要素是智力、知识和非智力因素

首先,从智力因素看,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六个方面。它是学习的操作系统,是学习的强大内驱动力,这主要表现在不仅引导和促进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掌握、理解和运用的持续发展与提高,而且助推了良好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与提高。可见,智力是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

按道理说,能考上高中的学生,他们整体的智力水平不存在差异,只是他们在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的某一方面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差别,但也不能说高中学生智力水平整体存在着差异。也就是说,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不足以反映学生智力水平的差异。

其次,从知识因素看,考试之前学生知识、能力、方法的储备就已经告一段落。如果说知识因素与考试成绩有关联,也只是在考试之前,并且是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共同助推着考前知识的掌握与运用,那剩下的非智力因素就成为了考试成绩拉开差距的主要原因。

非智力因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在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过程中,与学习活动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信念等心理因素。

心理学家根据非智力因素对心理活动的调节范围,以及对学习活动直接作用的程度,将非智力因素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指学生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它属于高层次水平,这些对学习活动具有持久的影响。

第二层次主要是指个性心理品质,如需要、兴趣、动机、意志、情绪情感、性格与气质等,这些对学习活动起着直接的影响。

第三层次指学生的自制力、顽强性、荣誉感、学习热情、求知欲望和成就动机等,这些与学习活动有直接联系,对学习的作用十分明显。

一、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重要作用

数学张广厚说:“研究数学中等天分就可以,主要是毅力和钻劲。”

达尔文说:“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

托尔斯泰说:“决心即力量,信心即成功。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

三位名人对成功和失败原因的总结,都提到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1.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

动力作用是指在学习中,非智力因素能够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推动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学生学习的动机有两种:一是由外部条件(如奖励、评比、竞赛等)激发而来的动机,称为外在动机,其动力作用小,维持的时间也比较短;而由非智力因素转变而来的动机称为内在动机,其动力作用大,维持的时间也比较长。

(1)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内在动力。

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成绩目标、内外动机等)是学生为实现既定学习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和内在动力,也是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困难去实现理想大学标的力量源泉。

(2)理想、信念、世界观对学生学习有持久的动力作用。

理想、信念、世界观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活动,特别是对制订和落实学习目标、学习计划的动力作用明显且持久。

(3)学习动力能助推良好非智力因素的养成。

学生有了足够强的学习动力,不仅学习态度积极,而且能助推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

(4)学习动力能助推智力的发展。

在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中,有很多智力水平一般,但他们的非智力因素优良,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和能力强。因此,他们知识迁移的能力、学习成绩都明显高于同等智力水平的同学。

2.非智力因素的定向作用

定向作用是说在学习中,非智力因素可以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

(1)可以帮助学生确定努力的目标。

学生学习动机的产生与学习目的的确立,都与荣誉感、学习热情、求知欲望和成就动机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有直接的联系。有了明确学习目标的学生,学习方向明确,学习动力强劲。

(2)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学生学习的实践一再告诉我们:有了学习目标的学生,自然就知道自己该学什么,该怎么去学。

(3)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健康发展。

非智力因素是一个动力系统,它包括需要、态度、动机、兴趣、情绪和情感、意志、自信心、性格、气质等。学生培养了良好非智力因素,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态度端正,求知欲旺盛,注意力集中,自制能力强,这些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健康发展。

3.非智力因素的强化作用

强化作用是指在学习中,非智力因素可以帮助学生振作精神、不断进取。

(1)不断进取的斗志需要非智力因素来激发。

高中学习的紧张、艰难、压力大、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情绪低落、信心不足、疲沓松懈、不思进取等现象。这时候,学生就必须通过强化意志、自信心、目标来激发士气,鼓舞干劲,才能以积极的心态跟上学习的步伐。

(2)智力的提高需要良好非智力因素的助推。

学生非智力因素中的动机、兴趣、情感、毅力,可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克服困难的精神与习惯,从而助推智力因素的发展。

4.非智力因素的引导作用

引导作用是指在学习中,非智力因素能够帮助学生从动机走向目的。

(1)引导目标计划的制订和落实。

当学生萌生了某方面学习动机并制订了目标计划之后,那目标完成的过程就有赖于非智力因素的引导和支撑。

(2)引导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保持。

良好非智力因素的引导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可以保持并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可以减缓、避免学生出现学习上的消极情绪与被动状态。

5.非智力因素的调节作用

调节作用指在学习中,非智力因素能够使学生支配自己的行动、控制自己的行为。

(1)当行则行。

有良好非智力因素的学生,不仅对有益于智力发展、品格提高的行为认识得清醒,而且能针对自己的需要当行则行和立行立改。实践证明,一个善于调节自己学习行为的学生,学习动力足,学习活动井然有序,学习效率高,学习效果好。

(2)当止则止。

有良好非智力因素的学生,一旦认识到哪些是不利于自己学习的习惯,会立刻停止并加以改正,从而摆脱消极影响,使学习活动能正常有效地深入。

(3)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影响重大。

很多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就是因为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大多数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就是因为缺乏学习动力、学习信心、学习方法而无法专注,努力无果。

(4)调控动机与其他条件的协调。

足够强的动力只是具备了提高学习成绩的前提条件,动机作用的充分发挥,还需要积极的学习态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条件的协同,这一协同调控的功能,就是由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来完成的。

总之,智力活动构成认知系统,非智力因素构成动力系统。各种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起动机的作用,通过动机的力量间接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智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始终受着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能够提高智力水平,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能够补偿智力上的某些弱点。因此,学生应该从培养非智力因素入手,实现学习成绩的提高。

二、高中生怎么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其实,高中老师们是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例如,老师在讲知识的同时,都要讲一些知识理解、运用的技能与方法,都要讲与知识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良好非智力因素,学生要自觉加以吸收和利用。

再如,在讲课的过程中时常地提醒、纠正不注意听课的现象,这也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学生必须要及时自觉地加以改正。

又如,班主任教科的成绩都比较好,这是班主任重视培养学生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结果,这是非智力因素助推学习成绩提升的例证。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方法有思考、榜样、要求、练习、锻炼等。

1.制订和实施好培养良好非智力因素的计划

(1)要制订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目标。

①要认真查找自己在预习、听课、听课记录整理、做作业、周末复习、考试等主要学习环节的不良习惯,然后有针对性地制订培养目标计划。经过努力之后,自己获得了成就感,落实目标计划的积极性就会增强。

②及时做好目标的阶段性总结反思。

在目标的小计划完成前后,要及时总结反思计划培养的非智力习惯。总结反思的主要方面有:哪些已经属于良好或还不理想?今后应该如何继续坚持巩固、提高?然后制订出下一步提高良好非智力习惯的计划和措施,并继续恳请老师、同学的监督、提醒。(www.xing528.com)

③要坚持时时、事事警醒自己克服和改正不良习惯。

(2)注重从细节上培养自己良好的非智力习惯。

心理学家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在人的认知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具体包括志向、成就动机、求知欲、表现欲、学习热情、责任感、荣誉感、义务感、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独立性、坚持性、自制性、群体性等15项因素。

①要重视日常15项良好非智力习惯及其细节的培养。

学生每天生活的时时刻刻都离不开15项非智力因素,有的甚至一天要重复多遍,学生把这些非智力习惯及其细节做到位,就会逐渐形成更多的良好非智力习惯。

②坚持按照21天养成一种习惯来要求和检查自己在习惯养成上的效果。有关21天养成一种习惯的详细分析,参考第二十一篇《高中学习更需要良好习惯》。

③良好非智力因素习惯的养成要多头并进。

学生的15种良好非智力习惯,不能依次一个个去培养,因为学习的每天都需要它们发挥作用,早养成早见效,多养成多收益,所以不能等,不能推,要齐头推进。这里关键性的问题,要做到警醒自己事事时时坚持、不停顿、不放弃。

2.每天要用非智力因素的点滴进步来鼓舞自己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心理的满足,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动机。用乐观的、愉快的、积极的心态期待成功,不仅有助于减轻焦虑,使自己心情舒畅、注意力集中和思维敏捷,而且有助于良好非智力习惯培养的成功与提升。

(1)要用愉悦去缓解压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当自己感到心理紧张时,可以闭上眼睛,默默地回想曾经令自己愉悦的情景;做一些积极的自我暗示,就能树立信心,减缓紧张感和恐惧感。

(2)要用感恩的心去激励自己。

①感恩的心可以激励自己不断前行。

学习是艰苦、细致的脑力劳动,随时都可能出现心理上的急躁、困惑情绪,此时要想到老师期盼的眼神、家长的嘱托和食堂、宿舍师傅们的辛勤服务,就会感觉到自己的任何犹豫、懈怠都是对他们的大不敬,是对他们回报的缺失,这样就有可能使自己的注意力较快地转移到学习上,这也是良好习惯养成上的进步。

②积极的情感会提高智力的发展。

学生有了积极的情感,不仅会保持对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不断学习创新的劲头,而且会以良好的情感、心境去克服学习干扰,从而提高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新力。

(3)要主动争取非智力习惯养成的进步。

①坚持及时预习复习。

预习、复习得好,在回答老师提问时,甚至在阶段性考试中就能获得成就感。

②坚持规范性答题。

规范答题,久而久之,就会受到老师的表扬,甚至会因答题速度快和卷面整洁而多得分。

③坚持上课心无旁骛地听讲。良好的听课习惯不仅会让重点、难点知识抓得准、记得牢,而且做作业和复习的效率也高。

上述做法在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效果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培养良好非智力因素要注意的问题

1.培养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要有机结合

心理学家认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指导和主导的关系,即智力因素指导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主导智力因素。

指导的含义是指在智力因素参与活动的指导下,非智力因素形成的意向才有明确的目标和对象,反之,则盲目地引导行动。

主导的含义是指在非智力因素形成的意向主导下,智力因素参与的活动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克服困难、坚持到底,反之,则消极被动、遇难而退,则不能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

(1)培养非智力因素要以促进智力因素的提高为目的。

学生每培养一种良好习惯,都要力求起到促进智力因素提高的作用。例如,整理当天听课记录的习惯,就是为增强记忆力、思维力;再如,养成每天早晚挤出10分钟背诵古诗、单词的习惯就是为了提高记忆力、理解力。

(2)要注重智力因素对非智力因素的锻炼和提高作用。

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能够促使智力活动的开展和深入。俗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3)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决定了学习成绩。

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跑多快和跑多远的关系。

智力因素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上能“跑多快”,而非智力因素影响着学生能“跑多久”。那些学习成绩后来居上的学生,主要是非智力因素起作用的结果。

②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共荣辱的关系。

一般来说,非智力因素较高的学生,其智力因素也会较高;非智力因素低下,其智力因素也会低下,反之亦然。当然,这种共荣辱关系的保持不是自发的,智力水平较高或较低的学生,都必须注意在发展智力的同时,培养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反之亦然。

2.要把与智力因素直接关联的非智力习惯作为培养的重点

(1)重点培养的非智力习惯可以直接助推智力能力的提升。

学生平时听课、做作业、复习等学习活动都是在锻炼、提高智力的六种能力,特别是大型考试,从命题的主旨、考察的目标到每道试题,都没有离开智力的六种能力检验。可见,提升学习成绩的捷径,是把直接助推智力的良好非智力因素作为培养的重点。

(2)重点培养的非智力习惯可以促进其他良好非智力因素的养成。

只有把与智力因素直接相关的非智力因素,作为良好习惯培养的重点,才能使非智力因素更好、更快地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才能形成耐心观察、注意力持久、积极想象、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3.在良好非智力习惯培养上不能随便原谅自己

(1)良好非智力习惯的养成要有狠劲。

在良好非智力习惯养成过程中犯下低级的错误,切不可轻易原谅自己,更不能进行掩饰、袒护,否则会在习惯养成和学习成绩提升上犯下双重错误。

例如,这次一道选择题涂卡错了位,认为这是纯属偶然的意外,等下次考试自己再仔细点就行了。这种无原则的自我原谅就会埋下下次继续失误的诱因。

再如,这道题我真会答,只是计算大意马虎了,下次再遇到我细心就是了。其实涂错答案是有客观原因的,只是自己不愿意去深查深究,那怎么能保证下一次就不马虎了呢?

又如,今天早读因打扫卫生区迟到了一会儿并挨了批评,一味地认为老师小题大做,我下次注意不就行了,这样轻描淡写地对待批评,下次就可能还会迟到。

从上述事例看,学生的理由都是在袒护自己,都是良好非智力习惯养成上的不坚决、不彻底。这绝对是不可原谅的,否则自己的努力就会前功尽弃。

(2)良好习惯基本养成后还要严格坚持。

良好非智力习惯基本养成后,学生往往会放松警惕性,这样就有可能出现习惯曲折,甚至夭折的情况。因此,良好非智力因素习惯的养成,不到成熟自然的程度,都还要继续严格要求和反思。

4.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吃穿住行习惯

从狭义的非智力因素讲,吃穿住行不属于非智力因素的心理活动,但它对良好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

(1)健康的体魄是学习的本钱和保证。

学生身体健康,学习做事就有精气神儿,就不会因身体有病而误学,就不会出现学习疲倦乏力;锻炼身体还可以减缓、放松学习压力;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提高新高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得分。

(2)吃好才能学好。

吃啥啥香,胃口好,吸收好,乐观豁达没烦恼,这可以节省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和锻炼,形成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的良性循环。

另外,吃些营养品,精力会更加充沛,吃些健脑补品有利于知识记忆和缓解大脑疲劳。

(3)养成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的习惯。

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是人们都敬佩向往的习惯和作风。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在学习上、处事上必然快速、利落、干练。

(4)穿着整齐干净的习惯。

穿着整齐干净会使自己心情舒适、愉悦地学习,也会带动教室、宿舍同学的卫生习惯,并给同学、老师留下讲卫生的好印象

(5)睡快睡实的习惯。

休息得快、实在,才能使大脑及时得到恢复,才能保证学习时精力充沛。

综上所述,养成良好的吃穿住行习惯,对生活在快节奏之中的高中学生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