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供给侧改革:小微企业宽信用困境

金融供给侧改革:小微企业宽信用困境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近年来小微企业的贷款状况又有进一步恶化。这也是央行在《2018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的,“央行在将流动性注入银行体系后,能否有效运用和传导出去,还取决于资金供求双方的意愿和能力”。图6-7政策不确定性回升与民间投资关系可见,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宽信用,难度远高于依靠基建项目带动的宽信用,需要在切实有效的减税、国有与民营二元化体制的改革等方面有力配合。

金融供给侧改革:小微企业宽信用困境

诚如央行发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所言,“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特征,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和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背景下,小微企业依附的宏观产业链条和大中型企业面临转型升级阵痛,加上金融机构避险偏好回升,商业银行激励机制不到位等原因,小微企业融资压力有所上升”[2]。因此,对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需有理性认知。

首先,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需要各部门形成合力才能有效缓解。小微企业在经营稳定性、运营规范性、抵押担保品等方面都与大型企业不可比拟,要获取足够的金融支持,需要在政策和体制机制上持续地疏导。例如,英国政府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通过小微企业贷款担保计划、设立小微企业股权市场、税收减免、小微企业辅导计划和商业增长基金等方式,全社会通力合作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提出了提升小微企业融资“几家抬”的形象说法,力争从货币政策、财税政策、监管考核、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形成政策合力,并兼顾有效防范风险。

世界银行2012年的企业调查,便鲜明地体现出中国小型企业相比于大型企业的融资劣势。第一,中国具有银行贷款信用额度的企业平均仅占25.3%,低于33.3%的全球平均水平,而大型企业占比高达50.8%,小型企业占比低至13.9%;第二,中国能够运用银行资金支持投资的企业平均仅占14.7%,低于26.2%的全球平均水平,而大型企业占比达到23.3%,小型企业仅占3.8%;第三,中国企业贷款所需的抵押品平均价值为贷款额的1.97倍,虽低于2.06倍的全球平均水平,但大型企业仅需1.71倍,小型企业却达到2.19倍;第四,中国平均有6.6%的企业在2012年有贷款申请被拒的经历,虽低于10.8%的全球平均水平,但其中小型企业比例高达15%,而大型企业仅为2.4%。

事实上,近年来小微企业的贷款状况又有进一步恶化。2011—2016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中,小微企业聚集的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所获贷款占比均出现剧烈下滑,制造业从23.7%下降到0.7%,批发和零售业从13%下降到1.4%(图6-6)。信贷投放向基建行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个人贷款方面高度集中,而这些都不是小微企业所大量涉及的领域。这固然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进程相联系,但时至今日,增强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迫切和意愿,均比以往更加强烈。

其次,既然是定向支持,财政政策(减税)显然是首选,货币政策最多只能是勉为其难。2012年英国推出的融资换贷款计划(Funding for Lending Scheme,简称FLS)、2014年欧央行的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Targeted Longer-Term Refinacing Operations,简称TLTRO)等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尝试,都旨在引导资金流向特定的实体部门,但最终都没有取得太好的效果,反倒是可能给了商业银行套利的空间,滋生道德风险是可以想见的事情,钱最终还是更多去了投资性更强的领域。英国推出FLS后,私人部门贷款增速只有短暂的提升,后又持续收缩了将近两年,而其间抵押贷款(主要是房地产按揭)一直保持正增长且增速有所抬升,资金仍然更多流向了房地产部门。同样地,欧央行推出TLTRO后,非金融部门贷款增速也只是温和恢复,且一直徘徊在0%附近,增长明显不及家庭住房贷款(图6-9)。

图6-6 2011—2016年贷款从传统领域撤离

最后,还要考虑到当前小微企业内生融资能力和融资需求可能变弱的问题。这也是央行在《2018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的,“央行在将流动性注入银行体系后,能否有效运用和传导出去,还取决于资金供求双方的意愿和能力”。(www.xing528.com)

一方面,莫尼塔研究近期调研发现,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后,大银行的放贷速度确实在加快,但主要放的还是积压的基建和地产项目,中小银行的放贷规模和结构都并无明显变化。如前所述,中小(民营)企业的资产质量在变差,银行风险偏好上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且,还要考虑到非标转标可能会对银行信贷额度造成挤压和占用。

另一方面,我们一直跟踪的一个指标——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于2018年9月明显上升,这意味着企业家对未来宏观政策走向,或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也许不足。这个指数与民间(中小)企业投资的强弱关系密切,历史上相关性很好(图6-7)。因此,除了看到小微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救命钱)需求陡升之外,还要考虑到小微企业的内生融资需求可能变弱的问题。产能过剩的行业不让投,对新的行业又不了解,资金根本拿不到或者利率超高,一些企业都直说“心气”没了。

图6-7 政策不确定性回升与民间投资关系

可见,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宽信用,难度远高于依靠基建项目带动的宽信用,需要在切实有效的减税、国有与民营二元化体制的改革等方面有力配合。这尽管难以立竿见影,但却是拓宽政策长期空间、激活经济内生动能的良药。

[1]财新智库旗下一家独立的投资研究与商业咨询公司,服务于国内外机构与企业客户。

[2]网址http://www.gov.cn/xinwen/2018-08/12/content_5313191.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