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敦煌佛教文献——解密敦煌,丰富藏经洞出土文献

敦煌佛教文献——解密敦煌,丰富藏经洞出土文献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藏经洞出土文献中,以佛教文献最为丰富,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九十左右。敦煌佛教文献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外地流通而来,中原的帝王将相、世家豪族,不乏崇信佛教者,他们常以写经为功德,分送全国各大寺供养。敦煌佛教文献数量众多,内容庞杂,这些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经、律、论类:即佛教的“三藏”。图89藏经洞出土写经敦煌研究院藏674号敦煌佛教文献在佛学研究上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敦煌佛教文献——解密敦煌,丰富藏经洞出土文献

藏经洞出土文献中,以佛教文献最为丰富,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九十左右。从写本纪年题记看,敦煌佛教文献最早的是前秦甘露元年(359年)的《譬喻经》(散746号),最晚的是宋咸平五年(1002年)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Φ-32a/1696),延续7个世纪。

敦煌佛教文献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外地流通而来,中原的帝王将相、世家豪族,不乏崇信佛教者,他们常以写经为功德,分送全国各大寺供养。归义军政权每当向中原王朝进贡时,附带“请经”,朝廷的回赐中就有佛经。另外,求法的僧侣,往来的客商军旅也或多或少地带来并留下一些佛经。二是本地的译经、疏释、著录和刻写本。敦煌从北魏开始就有专门的“写经生”,替施主抄写佛经为生。敦煌为佛教圣地,有本地佛教大师的译经,僧众习用的佛经和注疏,讲法的讲本和听法的笔记,以及大量的寺院文书和民间信仰文书等。从众多的写经题记上所记载的写经地区和寺庙看,敦煌和河西是佛经的主要写区,尤其是敦煌本地。从寺庙上看,敦煌18所僧寺和6所尼寺中,以龙兴寺、灵图寺、净土寺和三界寺所写最多。

敦煌佛教文献数量众多,内容庞杂,这些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经、律、论类:即佛教的“三藏”。敦煌写经中数量最多的是隋唐时代流行最广泛的6部经,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观世音经》,总数约有1万多卷。除此6经外,其他经律论的品种,有近400余种。这些经论,不仅有大量见于《开元录》和《贞元续开元录》著录入藏的佛教典籍,而且还有数量众多的藏外佚经,即大藏经中未收的经典。这是因为一些佛经从域外传入并被译成汉文,其中有些经典在前代经录上均有记载,但《开元录》编纂时未能见到,不知它们是否还存在,所以没有收入大藏,后代因袭《开元录》亦均不收。另外,一些活动于敦煌的高僧的译经,如吐蕃时期的法成,他的译经,由于种种原因,未能传到中原,当然也就不会收入藏经。尤其珍贵的是部分写经有前序或后记,这些题记真实地记录了写经的时间、地点和抄写者,有的还记述了经典的翻译流传过程,在佛典研究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图89)。

2.别藏类:即中国人撰著的佛教典籍。传统的大藏经把中国佛教撰著排斥在外,中国僧人结集佛教撰著的主要形式是编纂别藏。敦煌佛教文献中有大量中国佛撰著,它包括经律论的疏释、法苑法集、史传、礼忏赞颂、佛教诸宗派著述、目录音义、释氏杂文等内容,是研究中国佛教史的珍贵资料。

3.疑伪经类:是指真伪未判的经典和中国人假托佛说而撰著的经典,为历代大藏经拒收。实际上,这些由中国人假托佛说编纂出来的佛经,代表了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侧面,是研究中国佛教的重要资料,随着对敦煌疑伪经的深入研究,中国佛教研究亦会揭开新的篇章。(www.xing528.com)

4.寺院文书类:它是敦煌寺院各种活动的真实记录,它包括寺院宗教活动、寺院宗教史传、寺院佛典目录和与石窟营绘相关的文书等方面的资料。这些文书对研究敦煌地区佛教发展概况具有重大的意义。

5.宣教通俗文书类:是寺院向僧俗人等宣传佛教以启导正信的一些通俗作品。它们的特点大抵是据佛经敷衍而成,它包括押座文、讲经文、讲因缘文、变文等。如《阿弥陀讲经文》《难陀出家缘起》《维摩诘经押座文》《降魔变文》《目连变文》等,是研究佛教民众化或民众化佛教的重要资料。

图89 藏经洞出土写经 敦煌研究院藏674号

敦煌佛教文献在佛学研究上具有多方面的意义。王重民先生评价说:“一是写本之古,足以校勘宋代以后开雕的各藏;二是古佚经、佚文之多,可以补足宋代以后各藏之不足;三是有一些佛教史料失传,佛教史上一些未解决的问题,只有利用了敦煌佛教史料以后,才获得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