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用语文学本》编写与实践研究:对选文内容安排现况的分析

《实用语文学本》编写与实践研究:对选文内容安排现况的分析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前章阅读中所分析,《学本》包含了各种文体,符合《纲要》中对各种文体的阅读要求。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基础是树立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所以我们认为我们的《学本》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一要求。有许多研究者都对语文学习材料中的德育内容进行过不同的维度划分与分析。马红英教授则对原先针对轻度智力障碍学生的《全日制培智学校语文教科书》和中度智力障碍学生的《实用语文》进行过详细的分析。

《实用语文学本》编写与实践研究:对选文内容安排现况的分析

如前章阅读中所分析,《学本》包含了各种文体,符合《纲要》中对各种文体的阅读要求。但其实选文还承载着更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对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来说,直接说教的方式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而语文这一学科就是将德育教育暗含在选文里,从而实现语文学科其人文性的特点。

选文、编排、注疏、点评和印刷是“文选型”语文教科书编撰的基本工作,而选文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36],从总体上看,我国现行的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学习材料还是“文选型”,即按选文为主体编制的。语文学习材料使用的选文除了要满足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所要承担的传授语言文字、文学素养等基本知识技能的需求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这方面的内容成为语文学习材料中确定选文的主要出发点。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基础是树立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所以我们认为我们的《学本》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一要求。(www.xing528.com)

我们查阅了前人的研究,以期在选文的内容上获得一些借鉴。有许多研究者都对语文学习材料中的德育内容进行过不同的维度划分与分析。比如许晓放和张雄(2015)通过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6年级共12册课本中(除去选读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内容外)的353篇必读课文的主题后发现,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中直接或间接涉及培养个人与他人和谐关系的课文有66篇,占课文总数的18.7%;涉及赞美自然,鼓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文有109篇,占课文总数的30.88%;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民族、祖国、世界的情感,提高社会责任感的课文有75篇,占课文总数的21.25%;对学生进行个体行为规范教育的课文有103篇,占课文总数的29.18%[37]。又如,郑璐璐(2018)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一册至第十二册的选文内容的情感取向进行归类分析,大致将其情感教育目标归为人与自然、人与操作对象、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5个方面[38]。刘春(2010)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把课文的类型分成4类,即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科技发展,进行了选文的主题类型与教学策略研究。结果发现,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在四大主题中的分布有以下特点:①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在内容上基本各年级每个单元基本上是围绕这四大主题来选材、编排的,有的单元几篇文章均为一个主题;②在苏教版教科书中,关于“社会”与“自然”主题的选文共196篇,占了总篇数的69%,可见教科书重视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对学生的教化作用;③各种主题的选文在不同学段安排的比例大体相当,其中“人与自我”主题与“人与社会”主题选文的数量与学段的升高成正比,“人与自然”主题与“科技发展”主题选文的数量以第二学段为多,选文的内容在教科书中有明确的序列,且在不同学段有相应的重点;④在各个主题的选文中,既包含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也有现代文明的成分,既有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又有外来文化的融合[39]。马红英教授则对原先针对轻度智力障碍学生的《全日制培智学校语文教科书》和中度智力障碍学生的《实用语文》进行过详细的分析。根据智力障碍学生的特点,这两套学习材料从选文的内容来看共分为个人、社会和自然3个领域,个人领域下又细分为个人常识、精神信念,社会领域下分为社会常识、公共道德、集体生活、政治素养,自然领域下分为自然常识、风景游记静物审美、生命教育、探求真知、客观辩证[16]。从这个细分我们可以发现,常识类是智力障碍学生教学内容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部分,也会是我们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教学的一个主要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