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代建盏修复技艺,漆艺金缮增强建盏色彩对比度,令其色韵蜕变

宋代建盏修复技艺,漆艺金缮增强建盏色彩对比度,令其色韵蜕变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例1图1图2图3宋代建盏修复,酱釉的沉稳搭配漆髹变涂,增强建盏色彩对比度,令其色韵在稳中蜕变,尽显博雅之美。建盏漆髹之变涂步骤:1.用刷子清理缺口堆积物、灰尘等,烘干后方可进行修复。最终效果例2现代撇口油滴建盏,在烧制过程中盏底结晶釉受损,而其他釉色盏形都烧制得非常完好,如不修复无法进入市场,若修复又担心底部容易磨损。最终效果例4修复前宋代兔毫建盏,在底部边缘和盏边有一个较小缺口。

宋代建盏修复技艺,漆艺金缮增强建盏色彩对比度,令其色韵蜕变

例1

图1

图2

图3

宋代建盏修复,酱釉的沉稳搭配漆髹变涂,增强建盏色彩对比度,令其色韵在稳中蜕变,尽显博雅之美。(图1)

漆艺中从沈绍安对脱胎漆器的复兴到李芝卿的百块漆艺装饰技法板,再至沈福文对中国现代变涂技法的理论总结,使变涂技法种类丰富多彩,有彰髹、斑漆、罗衣漆、犀皮、刷丝漆、蓓蕾漆、斑纹填漆、绮纹刷等等,不仅彰显漆艺的艺术魅力,还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素材

漆艺材料的无限性是变涂技法的创作基石,所谓“变”在漆艺中体现的是材料、媒介及色彩,所有的肌理变化只是因其媒介的不同所致,但其最终效果则是艺术家个人艺术修养的表达。(图2、图3)

现代漆艺技法变涂所采用的媒介众多,例如丝瓜干、铁丝球、棉花、干树叶、废纸红豆、漆粉等都有可能成为漆艺起纹的材料,能够给画面带来的光怪陆离、奇异梦幻的意趣,焕发出隐约含蓄、自然天成的艺术趣味。

在我们看来,传统工艺做底、漆髹等种种髹饰程序,不仅没有束缚自由表达的枷锁。相反,丰富的传统技艺、大漆原材的自然属性为金缮修复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设色上施以棕、朱、黑等庄重神秘的色彩,用心来感知漆语的灵魂,形成独具中国元素的漆髹建盏。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只要把握了一种变涂技法,对漆性、自然造物的了解,而后的变化就是由心而变。所有量变的背后,“质”始终是初心。

建盏漆髹之变涂步骤:

1.用刷子清理缺口堆积物、灰尘等,烘干后方可进行修复(每一个器物修复前都要做的准备的工作,确保缺口干净、无任何黏物)。

2.根据缺口大小确定打槽位置,槽点位置两边要对称。

3.嵌铁丝塑形(铁丝弧度以盏形为主,可先用铁丝在完好的盏边塑形嵌入)。

4.裱布(用面粉生漆调好的漆刮平于麻布表面,相对黏合于缺口处)。

5.待干后补灰塑形。

6.待干后打磨,二次补灰(这里主要是补平上一道工序的小细孔)。

7.待干后打磨,上黑漆素髹(色漆的堆叠开始也就意味着进入变涂的奇幻世界)。

8.待黑漆干后,上红漆平刷。

9.上透明漆(一定要上得很薄很薄)。

10.待到将干未干时贴箔。

11.上透明漆,罩箔。

12.上红漆。

13.上黑漆(色漆的堆叠到这就结束了,如果想要色彩多样可自行选择搭配色漆)。

14.打磨。

15.推光、揩清。

16.用金地漆描边。

17.扫金粉。

最终效果

例2

现代撇口油滴建盏,在烧制过程中盏底结晶釉受损,而其他釉色盏形都烧制得非常完好,如不修复无法进入市场,若修复又担心底部容易磨损。再三思量下,决定用漆艺中漂漆的技法进行修复,尝试以中国传统漆艺技法修复出原有的结晶釉效果,让残缺的建盏得以重生,赋予其独有的价值。

修复前

修复后

步骤:

1.打磨挂釉烧损部分,细磨至预期效果后清理干净受损部分。

2.补灰(中瓦灰+生漆+清水)由于面积较小,可选择中灰进行修补挂釉部分,将其挂釉面补平,后荫干,打磨。

3.二次补灰(细瓦灰+生漆+清水),再次补平挂釉面的小细孔,后荫干,打磨。

4.上黑漆,填补灰面细孔,这一步骤需要多次重复,直到用手触摸感觉达到预期效果时即可,后荫干,打磨。

5.上黑漆,二次髹平挂釉面(最后一遍黑漆一定要过滤),后荫干,打磨。

6.打磨,由粗到细目数打磨至平滑,到这里前期的补平挂釉面的基础工作就已完成。

7.调漆:用蓝色透明漆、银粉、松节油,调至稀疏。

8.用小笔蘸少量漆,呈滴状滴在前期修缮好的挂釉面,轻轻地适当晕开。漂漆需要的是缮物师对漆性的把握和理解。

9.待漆面适当干时,再移入荫干房荫干,完成。

最终效果

例3(www.xing528.com)

这只宋代建窑建盏,出土时缺口较大,边沿的小缺口正如湖面错落有致的荷叶轻荡在水中。修复过程如下。

步骤:

1.清洗干净残缺建盏,用无屑纸巾擦拭干净后,用烘干机烘干器物。

2.在缺口处对称打孔。

3.固定铁线,铁线弧度需要与建盏弧度流畅,可取少量漆糊固定铁线。

4.取一麻布剪裁至缺口大小。

5.调制漆糊(面粉+生漆+清水),薄层涂抹麻布表面进行缺口裱布,进入荫干。

6.补灰(粗灰+生漆+清水调制),进行第一道补灰,后荫干。

6.补灰(粗灰+生漆+清水调制),进行第一道补灰,后荫干。

7.用250或400数目砂纸打磨,初步打磨完成后,调制漆灰(中瓦灰+生漆+清水),进行二次补灰,后荫干。

8.用400或500数目砂纸打磨至预期效果,用细瓦灰和生漆调制,进行最后一次补灰过程,调制漆灰(细瓦灰+生漆+清水)后荫干。

9.打磨灰面至平,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形状,避免打磨过度,切记勿伤及釉面。

10.上黑漆髹面,填补灰面细孔,一般情况下一道黑漆无法填平画面,需要至少三道以上黑漆髹面。同时,每上一道黑漆之前都需要水磨一遍。

11.这一道极为关键,先将调制好的黑漆过滤后在髹面。

12.打磨至漆面光滑。

13.推光,揩清,这里黑漆髹面部分基本完成。

14.上金地漆,这里金地漆根据要绘制的纹样描金地漆。

15.待到漆将干未干时贴金箔(注:夹金箔必须用竹夹子夹取)。

16.用竹夹子夹取轻放于描金处。

17.用棉花轻拍固定,同时将多余的金箔清理掉。

最终效果

例4

修复前

宋代兔毫建盏,在底部边缘和盏边有一个较小缺口。客户千里迢迢从台湾回来找到九泽,他希望以一种近乎原始的修复状态又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成分的材料进行修复,这无疑是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

大漆较难实现原色修复,幸好建盏底色黑,给了大漆一个非常大的修复优势。我们选择将变涂化简为似漂漆的线条形点缀,自然与兔毫釉色连成一线,一气呵成。

以下示例的建盏有两处受损部分,分步骤介绍。

盏边缘修复步骤:

1.打磨釉面受损部分,可用气吹或者牙刷将釉面的灰尘清理干净。

2.清理受损釉面,通过牙刷和清水清理打磨后的釉面,后进入烘干机烘干器物。

3.上透明漆,由于修复面积较小,每一道漆都需要过滤后髹涂,避免颗粒影响画面平滑度。

4.贴箔,这里需要在上一道透明漆将干未干时贴箔,一是确保银箔的较强附着力,二是金箔下面的透明漆能够完全干透。如透明漆没有荫干到一定程度就贴箔,透明漆被罩上后是根本无法干透的,后期打磨会出现整片的黏磨;若太干,后期会呈现脱落状态。

5.上透明漆,实则是重复上面的步骤,漆层的堆叠只有在打磨时方可窥见大漆的魅力。

6.在上一道透明漆将干未干时,贴金箔,记住金箔需要用木夹子夹取。

7.上透明漆,罩金,为后期研磨做铺垫。

8.到这里,基本髹涂步骤基本完成,打磨,推光,揩清。

盏底漆髹步骤:

1.打磨,将受损部分清理到预期效果,便于后期工作。

2.打磨完进行灰尘清理后,进行烘干待后期修复。

3.初次补灰,由于面积小可选择中灰+生漆进行补灰,荫干,打磨。

4.打磨完进行二次补灰(细灰+生漆+清水)补灰阶段是做填补效果,灰度需要补充到一定适度后荫干、打磨。

5.上黑是为了填补灰面的细孔,这个过程需要多道上黑漆方可填补平灰面。

6.上过滤黑漆,越到后期髹涂,漆一定要保持干净,因此后面每一道漆都需要过滤。

7.这里根据建盏前期设计的修复方案,进行漂漆(橙色大漆+松节油,调至稀疏状),漂漆的色彩应随兔毫的变化而变化,最后,荫干,推光,揩清。

最终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