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犯罪问题的现状与成因:基层法官前沿研究

大学生犯罪问题的现状与成因:基层法官前沿研究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当前大学生犯罪的主要特点1.犯罪总量出现递增化。这些犯罪主要集中在盗窃、伤害、抢劫三类案件,分别占大学生犯罪案件总数的82%、11%、6%。从2006年以来审理的246件大学生犯罪所采集的案例来看,大学生犯罪主体当前主要呈现四个层级。二是非重点院校学生犯罪多,分别占大学生犯罪案件总人数的89%。三是独生子女犯罪的多,占大学生犯罪案件总数的38%。另外,大学生犯罪的案件中还出现用暴力手段猥亵妇女的性侵犯情形。

大学生犯罪问题的现状与成因:基层法官前沿研究

(一)当前大学生犯罪的主要特点

1.犯罪总量出现递增化。据洪山法院统计,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总量每年不断上升,2006年30件30人,2007年36件37人,2008年43件43人,2009年44件44人,2010年46件47人,2011年47件47人。这些犯罪主要集中在盗窃、伤害、抢劫三类案件,分别占大学生犯罪案件总数的82%、11%、6%。

2.犯罪主体显现层级化。从2006年以来审理的246件大学生犯罪所采集的案例来看,大学生犯罪主体当前主要呈现四个层级。一是贫困学生犯罪多,以农村籍大学生犯罪为主,占大学生犯罪总人数78%。这些大学生大多来自湖北、甘肃、广西、辽宁等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农村。二是非重点院校学生犯罪多,分别占大学生犯罪案件总人数的89%。三是独生子女犯罪的多,占大学生犯罪案件总数的38%。四是单亲家庭犯罪的多,占大学生犯罪案件总数的21%。

3.犯罪心理表现多元化。大学生心理正处在发展变化的非常时期,成为心理问题的易感人群,他们的犯罪心理存在多种状态。有的存侥幸心理,将他人物品“顺手牵羊”,以为不会被人发现。有的互相攀比,穿名牌衣物、出入酒店歌厅等,以实施盗窃满足自身物质享受的需要。有的因家境贫困产生自卑感,看别的同学出手大方或因自己财物被偷、被骗,心理不平衡而伸出罪恶之手。还有的大学生心理脆弱,不能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生活中的问题,一旦遇到挫折,产生过激行为走上犯罪道路。极个别大学生有偷物癖心理,家境条件良好,却以盗窃为乐。

4.犯罪手段逐现暴力化。当前,大学生犯罪七成都属于冲动型犯罪,而作案手段暴力化程度也在加剧,有的为了很小的事情而大打出手,手段凶残,造成对方伤亡。如被告人龚某故意伤害一案,仅因嫌寝室同学的袜子臭,而和同学发生口角争执,继而相互打斗,期间,龚某持水果刀刺伤对方,将同学心脏刺破致急性失血性休克而死亡。另外,大学生犯罪的案件中还出现用暴力手段猥亵妇女的性侵犯情形。

(二)大学生犯罪所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

1.大学生心理和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在社会环境和校园小环境的不良风气影响下,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出现一定弱化,体现在追求享乐的需要,寻求刺激的需要,社会认知上的自我中心观,自我意识的混乱等。面临激烈的就业压力和竞争以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出现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随心所欲并消极颓废,还有的个性情绪化、易冲动等现象,如果处理得不好,极易造成心理失衡走上犯罪。

2.学校教育偏向和管理的漏洞仍然存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学校大规模扩招,难免会降低生源标准,很多私立民办大学实行松散管理的办学模式,对学生夜不归宿、逃课旷课、赌博酗酒等问题没严加管理,致使他们和校外人员纠集一起犯罪。传统教育模式中,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以“学科本位”为主题的课程设置,重专业知识的教育而轻思想品德和法制观念的培养,法律课过于形式化,无法起到实质性的教育效果,以及学校缺乏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及缺乏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www.xing528.com)

3.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缺陷所带来的影响。有的父母与子女的交流不足,产生“代沟”,子女的心理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有的家长只重视智力教育,不重视法纪教育,忽略对子女健康人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子女考入大学后,又将精力转移到对其经济支持上,而对其现实表现和心理成长关注不够。一些原本优秀的学生,离开家庭严格监管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走上犯罪道路。

(三)大学生犯罪原因的剖析

1.社会变迁的不适应。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中,社会规范、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在较短时期内出现较大跳跃性的变化和多元化的倾向,社会原有的平衡机制被打乱,转型期所始料不及的社会流弊,如贫富分化的加剧、流动人口的增加、主流价值观迷失,家庭解体和不当家教、对教育中的应试教育的困惑、淘汰式教育对差生的边缘化、成人社会对子女所施加的压力等,这些转型期间社会规范、价值目标和行为方式等的变化,给大学生价值观念上带来多元性和模糊性,使青少年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出现偏差或失败感而无法适应社会生活,对大学生犯罪起着加速和催化作用。

2.家庭功能的不到位。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家庭氛围的好坏以及父母的行为举止往往影响着子女的人生走向和发展。引发大学生犯罪的家庭中存在以下几种不当教育的情形:亲情过胜的溺爱型,疏于管教的放任型;动辄打骂的暴力型,期望太重的高压型,单亲家庭的残缺型,这些家庭中存在的溺爱、偏爱、错爱和不完整,给子女造成一定心理或人格上的缺陷,某些子女的行为表现也偏离了社会所要求的正常轨道。

3.心理过渡期的不稳定。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正处于犯罪学视野下极易走向犯罪或诱发违法犯罪行为的不稳定阶段。据《江南时报》报道,我国有焦虑不安、恐怖和抑郁情绪等问题的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而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只有不足15%的患者得到了适宜的治疗。当这种不良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行为人出现情绪发作,进而实施犯罪。据大楚网报道,近日武汉华科大大四学生彭某,因女友考研成功而其未通过,女友提出分手,彭某接受不了便将女友杀害后跳楼。

4.学校周边环境的不纯净。部分校园周边有游戏厅、网吧、酒吧、发廊、歌舞厅等娱乐消费场所,有些甚至存在严重的黄、赌、毒现象,环境之恶劣超乎想象,相关部门的管理力量薄弱,一些不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冲击大学生传统的道德防线,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以洪山区为例,全区共有网吧280多家,大专院校周边网吧众多,“触网”大学生的比例高达90%以上,大学生真正利用学习的比例很低,把网络当成游戏机、聊天站,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冲击日益增大。

5.预防犯罪体系的不完善。当前立法相对滞后,有关大学生犯罪的政策和法律线条较粗,过于笼统和原则,操作起来难度大,应尽快制定专门针对青少年的刑事诉讼程序和犯罪处罚法律,使预防违法犯罪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现在,虽然很多学校都有心理咨询机构,但许多学生都不会主动去寻求帮助,以致相关组织机构形同虚设。另外,矫正制度也欠缺,学校、家庭、社区等社会力量的帮教力度仍然不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