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精神:接受质疑,回应理性

科学精神:接受质疑,回应理性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8年年底,《科技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理性应对质疑,也是一种科学精神》。当我们面对质疑的时候,首先要保持冷静的情绪,然后要摆事实、讲道理,心平气和、有理有据地予以回应,在还自己公道的同时,也要让质疑精神回归它的本位。从这方面来说,虚心接受质疑,理性面对质疑,科学回应质疑,应当是质疑精神的延伸,也是一种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接受质疑,回应理性

2018年年底,《科技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理性应对质疑,也是一种科学精神》。报道一开篇,就提出了几则新闻消息:

新闻一:有人对内蒙古牧区的高产饲料地蚕食草原、网围栏阻断生态链、导致草原生物多样性减少提出质疑,媒体深入草原展开实地调研,采访农林领域的专家和基层干部,借助权威数据证实,各项保护草原措施是功大于过的,平息了质疑的声音。

新闻二:华东政法大学的一位学生,因没有按时交作业,老师没有直接批评指责,而是提出“论证迟交作业的正当性”的观点。由此,师生二人开展了颇具学术性的交流。

新闻三:有人在抖音上发表视频,称小学语文教材拼音chua 和ne出错,误人子弟,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在微博上公开回应:拼音没有错,但读起来确实拗口,教材是公共知识产品,大家都可以批评指正,但最好不要炒作。

这三条新闻、三件事情,从表面上看,似乎都是独立的,没有任何的关联。但是,《科技日报》却表示,这三件事都回答了同一个问题:如何科学地应对质疑?三个事件中,被质疑的对象不同,涉及的领域也不同,但都属于社会热点话题,更是舆情的“燃点”。如果回应不当,很可能会掀起一股大的舆论浪潮,让事情越演越糟,甚至把真相湮没。

值得庆幸和称赞的是,这三个事件中的被质疑者,都保持着平和、理性的态度,积极地接受了质疑,而不是选择“甩锅”。他们没有玩弄官方辞令,也没有转移话题,而是选择了直面问题,真诚地应对,甚至用实证的方式去澄清事实。这样的做法,就从源头上制止了舆论,也获得了质疑者们的认同。

1928年,物理学家狄拉克写出了狄拉克方程式,这是他毕生最突出的贡献。

然而,这个方程式所得出的解有一些负能,这是当时的人们无法接受的,甚至很多物理学家也对他冷嘲热讽,称他的研究是一个错误的方向。面对外界的质疑,狄拉克没有退缩,他选择再接再厉,用事实去证明真相。(www.xing528.com)

1931年,狄拉克又推出一个叫反粒子的新概念。他认为,宇宙里任何一个粒子,都必然有一个与其对应的反粒子。这个新概念的问世,又在物理界掀起轩然大波。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安德森发现了正电子。其时,外界对狄拉克的质疑声总算平息了,他们也彻底接受了狄拉克的方程式。

科学精神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但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质疑声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能压制和阻挡质疑的声音,因为质疑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更是一个社会健康运转的必要条件。我们也要清楚,质疑本身不是目的,发现事实和真理才是目的。如果抗拒质疑,排斥质疑,无疑就是在排斥真相;如果为了质疑而质疑,也会破坏社会共识,让社会心态变得浮躁。所以,我们才要虚心地接受质疑,理性地面对质疑。

当下互联网已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的人为了引起关注,追求流量变现,不惜制造噱头、夸大其词,甚至是贩卖情绪、制造舆论,借“质疑”之名,行炒作之实。如果被质疑者无法给予有力有效地回击,“质疑”就可能掀起巨大的舆论浪潮,甚至让人们对被质疑者的人品产生质疑。

2016年5月2日,韩春雨关于新的基因编辑技术的论文在线发表。从6月初开始,就有人陆续在网上发帖,说自己在重复韩春雨的实验时遭遇失败。7月29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者盖坦·布尔焦在博客中分享自己重复失败的实验细节,并呼吁《自然·生物技术》杂志请韩春雨公布原始实验数据和实验条件。西班牙国立生物技术中心的研究员路易斯·蒙托柳也在重复实验失败后联系韩春雨,但没有结果。最后,他通过邮件组呼吁同行停止重复NgAgo 实验,直到韩春雨做出解释。

当实验被多位同行确定不能重复,并遭受质疑的时候,韩春雨没有表现出应有的谦虚和坦诚,他以各种理由搪塞、辩解,甚至谩骂、攻击。期间,他经常说“有人想害我,因为我动了别人的蛋糕,他们要诬陷我”“我跟他们不是一个圈子,所以他们不认可我”,等等。他的这些表现,显然是有违科学精神的,不愿意接受质疑,连一个合格的科技工作者都谈不上,遑论科学家。

当我们面对质疑的时候,首先要保持冷静的情绪,然后要摆事实、讲道理,心平气和、有理有据地予以回应,在还自己公道的同时,也要让质疑精神回归它的本位。从这方面来说,虚心接受质疑,理性面对质疑,科学回应质疑,应当是质疑精神的延伸,也是一种科学精神。

唯有保持这样的处理质疑的态度,才能在面对时一分为二地分析,才能秉持事实地发表言论,才能恪守论题、遵循逻辑地与人争辩。这些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东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