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实践中认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在实践中认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列宁在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二)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种年轻的社会制度,从十月革命胜利起,至今也只不过100年的历史。这一特点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最本质的特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崭新的经济形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一项包括许

在实践中认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把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未来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两个阶段。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则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以社会主义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为前提,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根据社会的需要,有计划地调节生产;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扣除之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没有商品生产,没有货币交换;没有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开始消亡等等。

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论断,对我们今天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的限制,特别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经过社会主义的实践,所以他们当时没有形成对于社会主义特征的完整的论述,某些论断同社会主义的现实也不相吻合。

列宁在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918年在俄共(布)七大讨论修改党纲时,布哈林建议在党纲中详细论述社会主义特征,列宁的回答采取了非常慎重的态度。他认为,我们现在还没有材料用来说明社会主义的特征,建设社会主义的“砖头”还没有造好。他指出,社会主义将来是个什么样子,什么时候达到完备的形式,这些我们不知道,也不能说。只有未来建设者才能具体描述未来是什么样子。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只是一些基本原则,如公有制、按劳分配和人民政权等等。在领导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践中,列宁所形成的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认识主要有:实行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及其民主制度等等。

列宁晚年虽然病魔缠身,但仍然没有停止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思考。他在口授的《日记摘录》《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被人们称为“政治遗嘱”的文章和书信中,对十月革命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构想。这些思想主要包括:用合作社的形式将农民引向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大工业,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进行文化革命,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进行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努力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维护党的团结,特别是党中央领导核心的团结等等,这些构想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种年轻的社会制度,从十月革命胜利起,至今也只不过100年的历史。由于它还处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只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做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新的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从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中,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中,从现实任务与奋斗目标的统一中,对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做了科学的概括,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对我们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的特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可以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做如下的概括:

第一,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以及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社会主义一定要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与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这不仅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是比资本主义制度更高更先进的社会制度,能够适合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才能够创造出最终战胜资本主义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与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并非是完全指处在当代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现状,而是指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

第二,消灭剥削制度,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这一特点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最本质的特征。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但是,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其经济结构不可能是纯而又纯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也不应该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更不应该实行单一的国有制。(www.xing528.com)

究竟应该怎样建立以公有制为主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应采取怎样的形式,必须从本国生产力发展的具体状况出发。比如中国根据自己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并探索了包括股份制在内的多种公有制实现形式。

第三,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制度,表明劳动既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也是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列宁指出:不劳动者不得食是社会主义实践的训条,“这个简单的、十分简单和明显不过的真理,包含了社会主义的基础,社会主义力量的取之不尽的泉源,社会主义最终胜利的不可摧毁的保障。”

当然,究竟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原则的分配制度,应该根据各个国家的不同情况而定。我国经过多年的探索,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四,实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崭新的经济形式。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一项包括许多创造和改革内容的系统工程,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才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转得更好。

第五,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是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政治特征。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第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全社会形成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文学艺术等事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博采世界文明之众长,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原则。

总之,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诸方面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表现。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理解中,最重要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这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