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传统民间幼儿游戏分类研究及实践

中华传统民间幼儿游戏分类研究及实践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幼儿游戏进行科学的分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然而,不同的分类标准,导致对幼儿游戏的分类大相径庭。因而,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教师永远是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监督者,幼儿则一直处于被动地位,享受不到游戏的自主与快乐。自由游戏是指幼儿在园内的自由游戏活动,它以自主计划和参与为突出特点,包括幼儿自定游戏规则和自选游戏活动的方式、伙伴、材料等。因此,在探讨游戏的分类时,必须结合具体的教育和教学目标。

中华传统民间幼儿游戏分类研究及实践

对幼儿游戏进行科学的分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皮亚杰、柏顿、史密兰斯基等人都对游戏分类方法提出过自己的理论和模式,如平行游戏、合作游戏或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等。然而,不同的分类标准,导致对幼儿游戏的分类大相径庭。总体而言,对游戏的区分受到分类目标的影响,根据游戏适用的年龄阶段,可以将游戏分为低幼游戏和中大班儿童游戏;根据游戏产生的地域和时间,可以将游戏分为中华传统民间游戏和西方现代游戏。此外,还可以根据游戏承载的媒介将游戏区分为电子游戏和非电子游戏等。

有学者曾提出游戏的三维度分类法,即个体—社会维度、生理—心理维度和认知—情绪维度,其中又将游戏细分为五类:满足型游戏、适应型游戏、运动型游戏、认知型游戏、情感型游戏。也有学者将幼儿园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也称教学游戏)两大类,其中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有规则游戏包括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尽管上述分类方法有利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但同时也引起了诸多争议。例如,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之间存在交集,导致教师无法对两类游戏在目标和功能上的差异进行准确把握,有的甚至把教学游戏等同于有规则游戏,在组织游戏活动时,往往根据游戏名称将教学内容冠以游戏的形式加以传授,其目的变成了知识学习,进而失去游戏的本质。因而,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教师永远是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监督者,幼儿则一直处于被动地位,享受不到游戏的自主与快乐。然而,创造性游戏强调的是自主参与、自娱自乐,其初衷是不追求外在结果的自由玩耍;相对而言,有规则游戏的目标功能则是帮助孩子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和学会遵守游戏规则,它强调的是整体关联。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的刘炎教授曾根据教师对幼儿活动的干预、控制的程度差异,把我国幼儿园的活动分为以下三种类型:自由游戏、任务定向的活动区活动和集体活动。以此标准,可以进一步将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划分为:自由游戏活动、区角游戏活动和集体游戏活动。自由游戏是指幼儿在园内的自由游戏活动,它以自主计划和参与为突出特点,包括幼儿自定游戏规则和自选游戏活动的方式、伙伴、材料等。户外的自由游戏活动和户内的一部分活动区活动属于这种性质的游戏。对于这类游戏,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游戏环境,提供游戏材料,“在观察的基础上提供适当的帮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直接干预”。区角游戏活动则必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包括游戏情境、玩具和活动材料等都必须是教师预先设计和投放好的。因此,教师的角色是支持者、引导者和辅助者。集体游戏活动则是教师根据游戏规则设计和编排,且带有明确教学目标的游戏活动,其本质是所有儿童参与的教学类游戏,属于接受性学习范畴。(www.xing528.com)

总之,对幼儿游戏的分类因目标不同,而存在不同的分类方法和标准。因此,在探讨游戏的分类时,必须结合具体的教育和教学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