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90后班级管理与养成教育:班主任工作琐记

90后班级管理与养成教育:班主任工作琐记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初识“90后”,是在2008年秋季开学,按照学校安排,我接手了高二年级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工作。看来我真的在面对一个新的课题,“90后”和“90后”班级的管理。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根据“养成教育”的基本理念,我针对这个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了方案,按部就班地进行“养成教育”。

90后班级管理与养成教育:班主任工作琐记

物理组 窦志强

所谓“90后”是一个近年出现的词汇,泛指1990年以后出生的所有孩子。当年的“90后”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群体,或褒或贬,或喜或忧,众说纷纭。但无论如何,最直接面对“90后”的是我们这些身在教育一线的老师。

今天“00后”已经来到高中,“90后”都已近30岁了,但回顾“90后”曾经带给我们的挑战与思考,对今天的教育仍是有价值的。

初识“90后”,是在2008年秋季开学,按照学校安排,我接手了高二年级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工作。

这个班共计58名学生,男生35人,女生23人。其中1990年生人9名,1991年生人42名,1992年生人7名,是不折不扣的“90后”班级。

这是第一批“90后”,于是我和“90后”相遇了。

在这个班级:课堂、自习的喧嚣让安静成为奢侈,本应静穆的课堂动辄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引起满堂夸张的大笑;男生和女生之间放肆的动作会让你以为他们是情侣,其实却仅是比较熟悉而已;整洁卫生的地面仅仅只在大扫除后几节课的时间内存在,而后便是遍地的小食品袋、鼻涕纸等,狼藉不堪;面对批评教育那挑衅的眼神、痞气十足的身体抖动,其他诸如迟到、不交作业、上课闲聊、吃东西、玩手机发短信、传纸条、理直气壮要求上厕所等问题比比皆是,不一而足,当然学业成绩也是乏善可陈。

看来我真的在面对一个新的课题,“90后”和“90后”班级的管理。

面对这样的群体,我决定从小处着手,从培养习惯入手,从沟通理解建立信任入手。我一直很喜欢小时读过的那篇《寒风太阳》的寓言,把“养成教育”作为温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化去他们身上和心里的坚冰,当然这个过程相对比较漫长。我把这个想法向学校、年级领导做了汇报,说明我的基本思想依据、基本过程、出发点、着手点、可能遇到的情况以及预期效果等,得到了肯定。领导的支持坚定了我的信心。

养成优良的习惯,反对和摒弃不良的习惯,这需要我们去培养和教育,于是便产生了“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习惯养成是“养成教育”的重点,培养文明礼貌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

培养良好习惯是素质教育的归宿。“养成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一个重要内容,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健体”。《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实现这一任务的重要条件。

“养成教育”实施原则是家庭学校互动,遵循成长规律,启发阶段觉悟,引导主动发展。“养成教育”操作要求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

根据“养成教育”的基本理念,我针对这个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了方案,按部就班地进行“养成教育”。从习惯的培养开始逐步形成同学们在思想上有共识、行动上能共进的状态,从个体到全局,从习惯养成到纪律养成再到学习养成,先做好人,再谈做好学问。

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根据“养成教育”的阶段性特征,我确定了近期目标、后期目标、远期目标,逐步递进,渐次发展。迟到现象的普遍严重影响教学,我把扭转迟到问题作为第一阶段重点解决的问题,然后在巩固前面成绩的同时不断提出新问题:上课说话、环境卫生、着装仪表、礼貌常识、做人、交作业、学习方法、健康心理、人生观等。(www.xing528.com)

为了让他们了解并有思想准备,我在班级宣布了我的理念,那就是学习和学习成绩不是最重要的。此话一出,班级鸦雀无声,学生面面相觑,他们显然不习惯这种论调。老师不强调学习的确是新鲜,这正是我要的效果。话锋一转,我说学习对很多人来说只是几年的事,所以更为重要的是学会做人!这对每个人都是一辈子的事。那么如何叫学会做人呢?做人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学会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迟到行为本身不是什么大错,但却打扰了老师讲课、打扰了同学听课,这就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从现在开始希望同学们杜绝这个现象。很简单,上学早走几分钟就不会迟到,课间少玩一会儿就不会迟到。大家换位想一下,你在最喜欢的课堂上听得最入迷的时候有人迟到进来,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不希望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么?

其次,根据“养成教育”的榜样示范特征,在班级有意无意地树立榜样,并从我自身开发教育资源;同时深思熟虑,更换个别不合适的班干部,对余下班干部挖掘潜力,在他们身上先进行养成教育,形成榜样群体。

案例一,我发现他们多数人,校服不拉上拉链长发邋遢,与老师交谈时摇头晃脑、浑身乱晃,习惯用眼角看人,举止有问题。我利用出板报的方式把著名的南开镜箴即“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宜正,肩宜平,胸宜宽,背宜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以极为显著的大字写出,并介绍了这段文字的来历、含义,给学生带来了心理的震撼,更确立了学习的楷模与努力的方向,学生每天进班级就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心理暗示,经过一段时间,相当多的学生的举止有了大幅度的转变。班级里一个小女生郝某,练过舞蹈,走路腰直肩正,目不斜视,我就常常有意无意地夸她:“看看人家郝某,站有站相,走有走相,看人正视对方,多有气质!”许多女生知道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美的,不知不觉开始暗暗效仿改正仪态。

案例二,在一段时间里每天坚持在黑板的一侧写一条励志的格言,不做解释,也不做任何要求,但经过一段时间发现许多学生在作文、总结甚至检讨里用到了这些格言。由此我深深感受到了“养成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第三,充分调动家长与任课教师的协同教育作用,多方配合共同监督,完善“养成教育”。

于是我到各位任课教师处了解班级情况并谈了自己的想法,征得任课教师的帮助。同时我约见家长,一个月内课余时间全部用来接待家长,除个别家长工作性质或情况特殊外,我几乎和每家家长都见了面,介绍班级情况、我的想法、目的,绝大多数家长积极回应。

“养成教育”强调受教育者在其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做起,点滴养成,持之以恒。其一点一滴的培养,就是量的积累,久而久之,养成习惯。质的飞跃是“养成教育”的最终结果。“养成教育”就是养习成德的教育。

这个班级很多同学缺少良好的卫生习惯,喜欢随手乱扔垃圾,弄得课桌下到处都是,狼藉不堪,值日生扫不胜扫,叫苦不迭。针对这个情况,我改变了长久以来的清扫习惯,宣布值日生只负责公共空间的清扫,如过道、讲台、走廊等处,不再负担个人桌椅下面,个人空间自行负责,一方面减少了值日生的负担,受到大家欢迎,同时个人空间又不得不自行处理。这样既解决了班级卫生状况,又使他们逐步形成了良好的习惯,还学会了尊重他人的劳动。因为劳动量的减少,每天值日生人数也从原来的十多人减少到五人,一举多得。

习惯培养初期应从小处着手,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在认识中尝到甜头,此时可以适当升华,提出新的习惯培养目标,更容易被接受。

经过近一学期的努力,班级面貌有了很大起色:迟到现象没有了;课堂上说话的人越来越少;仪表绝大多数人都能大方得体;班级卫生大为好转,垃圾随手乱丢很少见到;作业情况也有改观,除个别同学跟不上班级授课难度外,绝大多数同学能按时交作业了。家长反馈孩子在家学习用功了懂事了,任课教师、学生处等相关部门反映班级在好转,并多次受到学校表扬。同学们集体荣誉感在增强,几次考试成绩都在平行班级中逐次上升,甚至获得了几项第一的好成绩。

虽然有了一定的收效,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其一,有少数同学的转变很小,起色不大,原因可能是坏习惯十分顽固、学习没有动力和信心,破罐破摔。个别同学自视成熟,不接受老师的任何建议,对他们我觉得还要再想办法。其二,部分同学虽然有了一定转变,但常常出现反复。其三,习惯养成周期较长,监督工作繁重,很容易被事务性工作冲击。

“养成教育”不是万能的,需要综合各方面力量运用多重教育形式共同协作,完成教育过程,达到教育目的。

不论如何,“90后”所暴露出的问题绝非是他们自己造成的,这对于社会和家长的沟通与引导同样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总之,在“养成教育”中,少一些空谈、多一些落实,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关怀,要持之以恒,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未来终将由他们来创造,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完善修养,达材成德。

以上仅仅是我在工作中落实“养成教育”的点滴体会,我深刻地感到“养成教育”的博大精深,我将继续为之努力。

补记:这级学生毕业十年了,走进社会也有五六年了,当年的高考成绩是出乎很多领导和家长意料的,其中一些人在各自岗位上已经小有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