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结果揭示中国话剧成立史

研究结果揭示中国话剧成立史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笔者想探讨王凤霞女士提出的有关春柳社的几个问题。王女士说“一种外来艺术品种被某个偶然组织的学生团体奇迹似的移植到中国”,这个说法是否妥当?陆镜若(陆辅)签名的文艺协会《哈姆雷特》演出台本 春柳社成立的1906年、1907年是中国人留学日本的第一个高潮期。

研究结果揭示中国话剧成立史

在此,笔者想探讨王凤霞女士提出的有关春柳社的几个问题。

1.春柳社是否“偶然组织”的学生团体?

王女士说“一种外来艺术品种被某个偶然组织的学生团体奇迹似的移植到中国”,这个说法是否妥当?

陆镜若(陆辅)签名的文艺协会哈姆雷特》演出台本
(河竹登志夫所藏)(www.xing528.com)

春柳社成立的1906年、1907年是中国人留学日本的第一个高潮期。“随着‘新政’的推进,需要大批掌握各领域新知识的新式人才,但当时的中国刚刚摆脱了旧的教育,还难以适应培养新式人才的需要。为了应对这种形势,清政府采取了派遣官员出国考察、奖励留学以及招聘外籍教师等措施。与此同时,随着科举制度的改革和废除,知识分子(特别是年轻人)为了寻求新的知识,自发地前往海外留学。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出现了留日潮。“人数最多的1905年大约有8000人,另说有1万人,甚至呈现出超过2万人的空前盛况。”[8]这些留学生大部分集中在东京。在20世纪初的文化背景下,如此众多的学生(年轻知识分子)集中在一个地方,其中爱好戏剧的人组织剧社是很自然的事情。当时也是日本新派剧的全盛期,同时文艺协会也开启了日本的新剧运动,换句话说,当时是先锋戏剧团体开始涌现并朝气蓬勃的时候。年轻的中国戏剧爱好者被日本戏剧所吸引并受其影响也是很自然的。也就是说,春柳社的成立以及春柳社受日本戏剧影响绝非一偶然现象,而是时事所趋之必然。

2.春柳社演出内容是“奇迹似的”移植到中国?“春柳社是中国话剧开端”这一说法使人们过分夸大中国话剧所受的日本影响吗?

笔者刚才指出春柳社成立的20世纪初是中国人留学日本的第一个高潮期。众所周知清末新文化运动给中国文化带来非常深刻的影响,而从梁启超在横滨创办《新民丛报》、《新小说》等刊物开始,清末新文化运动常常先发生于日本,随后才移植到中国国内。中国学者指出,“由于中日近现代文学相同的历史背景、相似的文化条件,的确存在着一种‘极为类似的文学倾向’,接受日本文学思潮的最实际的效应,便是使中国的‘潜在倾向’得到开发,并以日本为楷模和桥梁,进行卓有成效的中国文学的‘革命’转型”[9]。科学文化等其他领域也是一样,春柳社仅仅是这种文化大潮中的一例,春柳社演剧内容传到中国国内并非所谓的“奇迹”。近现代中国文化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正如古代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一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