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的责任与荣耀:培养学生求知欲望与品德修养

教师的责任与荣耀:培养学生求知欲望与品德修养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时代赋予教师新的使命和丰富的内涵,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要求。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我素养的提高,充分认识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潜力,塑造学生美好向上的心灵,促使学生成人成才,这是教师的最高责任,也是作为教师的最高荣耀。学生对所传授知识的教师的课产生兴趣和对该科产生兴趣,是教师的工作态度、教育艺术水平及其自身的品德修养的综合体现。

教师的责任与荣耀:培养学生求知欲望与品德修养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时代赋予教师新的使命和丰富的内涵,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要求。教师既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承担者,又同时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无产阶级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我素养的提高,充分认识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潜力,塑造学生美好向上的心灵,促使学生成人成才,这是教师的最高责任,也是作为教师的最高荣耀。在当今的社会,爱也是一种教育,用师爱与学生建立起感情,这就不同于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各自所处的地位;而现在教师和学生所处的是同一地位。学生爱教师,教师也应该爱学生,而且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总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样的现代化教育思想,使教师真正成为既是学生的严师,又是学生的益友。这就比传统的师生关系多了一层关系—朋友关系,在这种确立的关系里,教师就要充当好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交往者,更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与他们始终保持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对话,让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共鸣;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具备一颗真诚纯洁的童心,思学生所思,想学生所想,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沟通,使师生之间能够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建立起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更好地方便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开展。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教人”,“教人”过程中与其说是“言教”,还不如说是“身教”。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任何教育人格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同时,教师还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这些体现在教师的处世态度、为人风格、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甚至包括教师的言谈举止、仪容服饰等方面。教师必须成为学生可以师从的表率,不断提高师德认识,培养师德情感,坚定师德信念,塑造师德意志,养成师德习惯,使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将自己置于良好的道德修养之中,从而使教师在人格上所表现出来的力量达到真正的“言传身教”“不教而教”这样的境界,使学生真正能够体会、接受各种正确的除课堂教学以外的教育。(www.xing528.com)

教师是学生的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也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是否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负有一定的责任。一个班级学生的面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课教师的工作态度、教育艺术水平及其自身的品德修养。

学生对所传授知识的教师的课产生兴趣和对该科产生兴趣,是教师的工作态度、教育艺术水平及其自身的品德修养的综合体现。学生只有对教师所上的课有兴趣,才会在课堂上全身心投入,从而对该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上才会孜孜不倦,从而有所研究、有所创新。相反,学生每上一节课都如坐针毡,对教师所讲的知识一点也装不进去,尝不到一点点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兴趣,成绩也就会慢慢退下来。那么,如何借助教师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