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家建议:通过赏识培养爱

教育家建议:通过赏识培养爱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赏识教育研究室主任,南京婷婷聋童学校校长。用赏识教育法教育自己全聋的女儿,使之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学会赏识,实现爱的达成。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位幼儿,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以积极的态度去欣赏、接受和喜爱身边的每一位幼儿,不失时机地为幼儿的点滴进步喝彩。这是实施赏识教育的基本观念。因此,赏识是对生命的尊重,是爱的体现,是充满

教育家建议:通过赏识培养爱

周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赏识教育研究室主任,南京婷婷聋童学校校长。用赏识教育法教育自己全聋的女儿,使之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他用赏识教育法培养了一批早慧儿童,也改变了成千上万名健全儿童的命运。

周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赏识教育研究室主任,南京婷婷聋童学校校长。用赏识教育法教育自己全聋的女儿,使之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他用赏识教育法培养了一批早慧儿童,也改变了成千上万名健全儿童的命运。

学会赏识,实现爱的达成。

学会赏识,实现爱的达成。

周弘老师继承和发扬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和中央教科所的支持和重视下,在著名教育专家方明、朱小曼,著名教育活动家欧阳维健及当代教育家杨瑞清等同志的直接参与和帮助下,提出了赏识教育的理论,并积极推广,促其普及。周老师认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因此,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周老师的赏识教育观点提醒幼儿教师,要注意幼儿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幼儿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使幼儿舒展心灵、发展潜能。那么,幼儿教师如何做好赏识教育呢?

1.明确赏识的本质

赏识是对他人获得正确认识并对其积极的方面加以赞赏的行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除基本的生活需要外,最重要的是希望被尊重和肯定。因此,赏识是对生命的尊重,是爱的体现,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它可以让我们发现幼儿的优点和长处,帮助处于认知初级阶段的幼儿更好地认识自我,让幼儿沉睡的自尊和自信觉醒,并使之在及时表扬下形成燎原之势。

2.掌握赏识的方法

赏识是爱,但爱也分理性的爱和盲目的爱。要让赏识成为促成幼儿成长的营养素,就需要教师掌握科学的方法,使之传达出尊重、信任、理解、激励、包容、提醒的正面情感

(1)信任幼儿,善于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

从心理学角度讲,“渴望赏识与关注”是每一个幼儿的心理需要,幼儿只有得到信任,才能拥有自信,拥有了自信才能有利于激发幼儿潜在能量的发挥。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位幼儿,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以积极的态度去欣赏、接受和喜爱身边的每一位幼儿,不失时机地为幼儿的点滴进步喝彩。当幼儿从教师的态度中敏锐地感到教师对他们的热爱与信任时,他就会充满自信,就能快乐、自信、健康地成长。

当然,要做到这点,就需要幼儿教师能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性,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并给予幼儿更大更自由的发展空间;尊重幼儿个性的多面,不随意给幼儿定性,更不给幼儿贴上不好的标签。

(2)理解幼儿,促成良好的师幼关系的形成。

幼儿一旦从教师那里获得理解、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他们就会以更大的激情融入活动。因此,幼儿教师要树立以幼儿为本的思想,尊重、关心、热爱幼儿,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比如,幼儿教师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注重游戏性、趣味性、教育性,重视幼儿的感知与体验,用童心看世界,从幼儿的角度看问题,对幼儿活动中的表现持理解的态度,尊重幼儿的思维方式,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性。

(3)激励幼儿,用语言、行动赏识幼儿。

有的幼儿教师认为幼儿不能表扬,担心表扬会让幼儿骄傲自大,因此故意无视幼儿的优点,却放大幼儿的缺点和不足,而且一旦发现就严加斥责。须知,这样的做法只能加重幼儿的问题。相反,幼儿教师采用正向的激励,既能强化孩子的好行为,又可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因此,幼儿教师要及时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多使用激励性的语言给予幼儿表扬和激励,让简单的“行”字、“好”字、“棒”字与幼儿的闪光点相伴而行。这样的做法,不但满足了幼儿生命中最需要的“赏识”,消除了幼儿对活动的恐惧感,而且可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幼儿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幼儿教师还要注意结合平时对幼儿的了解,有针对性地使用鼓励性、肯定性的语言,比如“你真棒”“你真行”“再试一次,一定比刚才更好”“你真能干”“宝宝真聪明”“老师真为你骄傲”等即时性的语言激发幼儿;幼儿教师还可以用一个拥抱、竖起的大拇指、欣赏赞许的目光等行为,让幼儿获得成就,受到鼓励。

3.学会反思

“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育的老师。”这是实施赏识教育的基本观念。因此,幼儿教师要做到发自内心地赏识幼儿,就需要时时反思,让自己学会接纳,学会理解,升华对幼儿的情感。比如,当幼儿的某一方面发展出现问题时,教师要静下心来,先问问自己,“我的方法出了什么问题?”当幼儿出现错误时,要多宽容、多理解,宽容是接纳幼儿的错误,用自己的宽容和大度安抚幼儿的情绪,然后在平静下来后,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教育的方式,升华自己的情感,用智慧为幼儿打开一个广阔的心理空间,激发幼儿的求知需要。(www.xing528.com)

总之,幼儿教师要赏识幼儿,就要做到无条件地接纳幼儿,不急功近利,用平等、无私的平常心对待幼儿、对待幼教事业,如此才能真正赏识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幼儿,才能让幼儿变得越来越好,让幼儿教育在赏识的激励下走向成功。

周弘老师继承和发扬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和中央教科所的支持和重视下,在著名教育专家方明、朱小曼,著名教育活动家欧阳维健及当代教育家杨瑞清等同志的直接参与和帮助下,提出了赏识教育的理论,并积极推广,促其普及。周老师认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因此,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周老师的赏识教育观点提醒幼儿教师,要注意幼儿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幼儿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使幼儿舒展心灵、发展潜能。那么,幼儿教师如何做好赏识教育呢?

1.明确赏识的本质

赏识是对他人获得正确认识并对其积极的方面加以赞赏的行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除基本的生活需要外,最重要的是希望被尊重和肯定。因此,赏识是对生命的尊重,是爱的体现,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它可以让我们发现幼儿的优点和长处,帮助处于认知初级阶段的幼儿更好地认识自我,让幼儿沉睡的自尊和自信觉醒,并使之在及时表扬下形成燎原之势。

2.掌握赏识的方法

赏识是爱,但爱也分理性的爱和盲目的爱。要让赏识成为促成幼儿成长的营养素,就需要教师掌握科学的方法,使之传达出尊重、信任、理解、激励、包容、提醒的正面情感。

(1)信任幼儿,善于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

从心理学角度讲,“渴望赏识与关注”是每一个幼儿的心理需要,幼儿只有得到信任,才能拥有自信,拥有了自信才能有利于激发幼儿潜在能量的发挥。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位幼儿,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以积极的态度去欣赏、接受和喜爱身边的每一位幼儿,不失时机地为幼儿的点滴进步喝彩。当幼儿从教师的态度中敏锐地感到教师对他们的热爱与信任时,他就会充满自信,就能快乐、自信、健康地成长。

当然,要做到这点,就需要幼儿教师能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性,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并给予幼儿更大更自由的发展空间;尊重幼儿个性的多面,不随意给幼儿定性,更不给幼儿贴上不好的标签。

(2)理解幼儿,促成良好的师幼关系的形成。

幼儿一旦从教师那里获得理解、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他们就会以更大的激情融入活动。因此,幼儿教师要树立以幼儿为本的思想,尊重、关心、热爱幼儿,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比如,幼儿教师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注重游戏性、趣味性、教育性,重视幼儿的感知与体验,用童心看世界,从幼儿的角度看问题,对幼儿活动中的表现持理解的态度,尊重幼儿的思维方式,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性。

(3)激励幼儿,用语言、行动赏识幼儿。

有的幼儿教师认为幼儿不能表扬,担心表扬会让幼儿骄傲自大,因此故意无视幼儿的优点,却放大幼儿的缺点和不足,而且一旦发现就严加斥责。须知,这样的做法只能加重幼儿的问题。相反,幼儿教师采用正向的激励,既能强化孩子的好行为,又可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因此,幼儿教师要及时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多使用激励性的语言给予幼儿表扬和激励,让简单的“行”字、“好”字、“棒”字与幼儿的闪光点相伴而行。这样的做法,不但满足了幼儿生命中最需要的“赏识”,消除了幼儿对活动的恐惧感,而且可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幼儿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幼儿教师还要注意结合平时对幼儿的了解,有针对性地使用鼓励性、肯定性的语言,比如“你真棒”“你真行”“再试一次,一定比刚才更好”“你真能干”“宝宝真聪明”“老师真为你骄傲”等即时性的语言激发幼儿;幼儿教师还可以用一个拥抱、竖起的大拇指、欣赏赞许的目光等行为,让幼儿获得成就,受到鼓励。

3.学会反思

“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育的老师。”这是实施赏识教育的基本观念。因此,幼儿教师要做到发自内心地赏识幼儿,就需要时时反思,让自己学会接纳,学会理解,升华对幼儿的情感。比如,当幼儿的某一方面发展出现问题时,教师要静下心来,先问问自己,“我的方法出了什么问题?”当幼儿出现错误时,要多宽容、多理解,宽容是接纳幼儿的错误,用自己的宽容和大度安抚幼儿的情绪,然后在平静下来后,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教育的方式,升华自己的情感,用智慧为幼儿打开一个广阔的心理空间,激发幼儿的求知需要。

总之,幼儿教师要赏识幼儿,就要做到无条件地接纳幼儿,不急功近利,用平等、无私的平常心对待幼儿、对待幼教事业,如此才能真正赏识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幼儿,才能让幼儿变得越来越好,让幼儿教育在赏识的激励下走向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