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财政调控:市场调控方法、作用(经济法学)

财政调控:市场调控方法、作用(经济法学)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财政调控是指政府依法通过税收、转移支付和政府采购等手段对市场进行调控。作为市场机制最为重要的信号,除了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极少数商品,价格理应直接由市场的供需关系决定,政府不能对价格随意干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调控并不能取代或者排斥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的决定性调节,其仅在充分尊重并利用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对市场失灵进行弥补。

财政调控:市场调控方法、作用(经济法学)

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通常采取 “逆周期政策”,遵循 “相机抉择” 原理。在衰退和萧条时期,政府一般通过增加政府购买或政府投资扩大内需以及鼓励出口以增加有效需求,防止通货紧缩导致的经济危机;在经济呈现过热征兆时,政府则运用调控手段减少总需求,刺破泡沫,以防止通货膨胀带来的经济危机。政府调控的方法主要有货币、财政、价格、计划和产业促进等。各种方法之间具有独立性,又需要相互协调配合,共同促进政府调控目标的良性实现。

第一,财政调控。财政调控是指政府依法通过税收、转移支付和政府采购等手段对市场进行调控。财政调控具有配置资源、调节收入分配以及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职能。

财政调控包括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调节和控制。从形式上看,预算是按一定标准将财政收入和支出分门别类地列入特定的表格,可以使人们清楚地了解政府的财政活动,成为反映财政活动的一面镜子。从实际内容看,预算则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预先安排,体现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政策。财政收入包括以税收为主体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彩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等为主体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以国家作为股东获得的分红为主体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以及社会保障预算收入等。需要说明的是,税收仅为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但由于其在财政收入中占有绝对比重,与人们的钱袋子息息相关,因此人们常将两者并称为 “财税”。财政支出亦可按照以上四种预算进行类型化。

第二,货币调控。货币调控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作用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基本目标的经济行为。货币调控的首要任务是确定货币政策的目标,它是指导全部金融调控业务活动实施的基本方针。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货币政策基本目标以及为了实现基本目标而作为过渡指标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调控的路径是,在确定货币政策基本目标后,再进一步确定与货币政策基本目标相关性较强的中介目标,最后选择能够对中介目标产生敏感影响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实现对货币的调控。

我国货币政策基本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是能够影响货币供给端的投放量,即广义货币供应量。通过不同种类的货币政策工具,能够调节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的大小,进而对广义货币供应量施加影响,最终决定社会总需求的规模和状况。

第三,价格调控。价格调控是指政府对价格运行总体态势的把握和引导,一般体现在确定价格总水平运行区间,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控,以达到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目标。价格调控的对象是价格总水平,价格总水平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区社会商品和服务价格运动的总体态势,反映了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对比关系,是国民经济发展运行状况的综合反映。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才能拥有一个能够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形势和商品价值的价格体系,促进收入分配合理化,有利于稳定居民生活水平和企业合理安排投资计划。我国近年来主要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会承受能力,确定市场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将其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的形式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力图予以实现。(www.xing528.com)

作为市场机制最为重要的信号,除了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极少数商品,价格理应直接由市场的供需关系决定,政府不能对价格随意干涉。价格调控不是对市场和市场机制的替代,而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不充分时,由政府按照社会的整体利益为市场作用的发挥创造条件。价格调控并不要求价格总水平绝对稳定,价格波动是市场经济下资源配置过程中正常发生的现象;价格调控的功效是避免价格总水平大幅波动,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

第四,规划调控。规划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的部署和安排,并以此确定行动方案的活动。我国以五年为周期制定一次规划,当前正在实施的是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的功能是通过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判断,引导和调节市场运行,实现社会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区域发展以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民主政治的协调发展。规划最主要的特征是事前性,它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和人民的共同愿景。根据规划,政府可以制定年度计划,分年度实施规划。规划和计划都是政府运用财政、货币、产业等手段调控市场的预先安排,是政府配置资源的方案,对市场主体都没有强制力。

第五,产业调控。政府通常采用制定和执行产业政策的方式对产业的状况及其发展实行必要的调控。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制定和实施的规划、引导、促进、保护、扶持、调整和限制等各种政策措施的总称。产业政策由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四部分构成。产业结构政策是政府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制定的政策。如何选择并确定产业发展的优先顺序,是产业结构政策的核心问题。产业结构政策包括主导产业选择政策、弱小产业扶植政策和衰退产业调整政策等。产业组织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产业内的协作专业化和良性竞争而制定的政策,其实质是政府通过协调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之间的矛盾,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建立正常的市场秩序。竞争 (反垄断) 政策是产业组织政策最主要的体现。产业技术政策是政府为推动产业的技术进步而制定的影响产业技术开发、转移的政策。产业政策包括技术创新政策和技术成果转化政策等。产业布局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产业空间分布合理化而制定的政策,如西部开发政策、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等。各国产业政策的侧重点不同,日本的产业政策甚为发达,以产业结构政策为主,而美国则较为重视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调控的实质是政府为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与转换、提高市场绩效、促进技术进步以及实现资源地区配置合理化等目标对市场的干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调控并不能取代或者排斥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的决定性调节,其仅在充分尊重并利用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对市场失灵进行弥补。毕竟产业难以完全依靠市场调节自发实现结构优化、比例协调、绩效优良、升级创新以及布局合理,有必要由政府进行适度调控。至于产业的中观,尤其是微观方面,则还是由产业和企业依据市场情况自主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