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财会改革探究:提升教育经费效益

教育财会改革探究:提升教育经费效益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就是教育财政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制度环境的改变、资源配置方式的创新所产生的观念变化和巨大效益。可以说,近30年来的教育财政体制改革是在财政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双重压力下进行的改革,但是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反过来又推动了财政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全面快速发展,为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教育财会改革探究:提升教育经费效益

中国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内容既有国家教育宏观投资体制的改革,也有在学校层面实施的财务管理体制与机制的改革,这些改革的推进极大地促进了教育财务管理平和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普遍提高。

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学校的经费均由国家财政统一预算安排,按计划拨款,学校在年终决算后须将全部结余款项交回国家财政。这一教育财政体制导致学校由于缺乏经费使用方面的自主权,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经费使用不当,增加了办学成本,降低了办学效益。在二十多年的教育事业高速发展中,学校在外延扩张与内涵发展的各个方面,对教育财务工作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这就是在坚持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渠道的前提下,实行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方针,面向社会,走向市场。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财务工作成功地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思想观念的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观念,逐步转变为适应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大环境,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理财方式的转变,财务工作由单纯的会计核算和一般的财务管理,向管理型的财务运作转变,财务工作更多地参与学校的宏观决策和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三是理财内容的转变,从单纯地依赖国家财政拨款,转变为“主渠道”与“辅助渠道”并重,同时,通过发挥学校自身优势,在对社会提供服务和贡献中取得相应收入,增强学校经济实力。

在高校财务工作方面这三个转变体现得尤为充分。1980年财政部召开全国文教行政财务会议强调,全面推行“预算包干,结余留用”的办法,即由各个高等院校按照国家下达的年度预算包干使用,年终结余全部留归学校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这项改革赋予了高等院校在资金使用上的自主权,形成了学校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激励机制,促使学校把提高办学效益同其自身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与此相适应的高等学校内部财务管理也朝着“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发展,这些改革对提高办学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了进一步谋求新的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经费来源,进一步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在执行国家的政策、法令、计划的前提下,高等学校有权在计划外接受委托培养学生和招收自费生……有权接受委托或与外单位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有权具体安排国家拨发的基建投资和经费;有权利用自筹资金,开展国际的教育和学术交流,等等。”这实际是在相当程度上赋予了高等院校经费筹措、管理和使用的自主权,为此后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在学校层面的多元化和多渠道的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基础。1988年,高校内部全面实施“预算包干、节余留用”的财务管理改革。由于教育财政体制和机制改革的实施,高等学校改变了过去完全依赖政府的等、靠、要的习惯,开始改变过去隔离于社会的象牙塔作风,积极主动地面向社会开放办学,更加灵活、更加主动地加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加强科研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动员各种社会资源为办学服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过程始终推动着高校不断深化校内财务改革,积极探索各种筹资渠道和融资模式,例如在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的前提下,诸如“校企合作”、“银校合作”、“校产创收”、“中外合作办学”等纷纷开展起来,高校一旦与社会和市场接触更加紧密,问责意识与项目管理意识都会在无形中得到提高,这样就有动力改变自身内部资源的配置方式,从而降低运行成本,使得高校在资源投入相同的情况下,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这些不同产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并使整体办学效益得到提高。(www.xing528.com)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就是教育财政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制度环境的改变、资源配置方式的创新所产生的观念变化和巨大效益。可以说,近30年来的教育财政体制改革是在财政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双重压力下进行的改革,但是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反过来又推动了财政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全面快速发展,为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原载《教育财会研究》2010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