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孕育产生实验课题阶段的经验分享

孕育产生实验课题阶段的经验分享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2年5月原达县地区举办了历时6个月的首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活动。为认真贯彻全国和全省有关学校艺术教育规定和要求,1992年9月由地委宣传部、地区教委、地区文化局、共青团地委共同制发了《达县地区1992~2000年学校艺术教育实施意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对课题的申报提出了初步意见,草拟了课题的方案。

孕育产生实验课题阶段的经验分享

1992年5月原达县地区举办了历时6个月的首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活动。有13个县、市共1,000多学生、教师汇聚达县市。地委、行署主要领导和省教委体卫艺术处领导及省、市音乐美术专家,参加了艺术节开幕式和艺术节活动。本次艺术节举行了班级歌咏比赛、文艺演出、书画作品展,并进行了盛大的街道游行宣传等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轰动,艺术教育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支持。为认真贯彻全国和全省有关学校艺术教育规定和要求,1992年9月由地委宣传部、地区教委、地区文化局、共青团地委共同制发了《达县地区1992~2000年学校艺术教育实施意见》(见附件一),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为落实《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和《四川省艺术教育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省教委体卫艺术处拟选择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艺术教育改革试点和课题研究,旨在论证《规划》《方案》的可行性,以推动全省普及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1992年11月9日省教委体卫艺术处副处长陈肇荣同志、丁俊玉同志、达县地教委副主任喻大禄同志、李义发同志、省教科所理论室主任周林同志、曹安玉同志在省教委体卫艺术处就实验课题的内容、形式、范围和人员组成进行了酝酿,对课题的可行性做了初步研究。大家一致认为这个课题属开发性、系统性工程。达县地区占全省人口1/10,更具代表性。对加强素质教育、普及学校艺术教育尤其是广大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有现实、深远的历史意义,会议要求申报承担实验课题的达县地教委作进一步论证落实。

1992年11月14日在达县地区教委会议室由喻大禄副主任主持,地区教委基教科科长刘栋同志、区教研室主任刘桂元同志、副主任代绍禹同志、旷明同志、贺继业同志、达县地区教委体卫艺术科负责人李义发同志、达县地区教委基教科苟勇同志等就承担课题具体事宜和要求举行了论证会议。会议主要就课题组人员组成,课题研究内容进行了探讨,确定了课题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①艺术师资队伍与教学管理。②艺术教育设施、设备与教学研究。③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实验。同时对课题的申报提出了初步意见,草拟了课题的方案。(www.xing528.com)

1992年12月30日由喻大禄、李义发、旷明、贺继业、苟勇等同志重点就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讨:第一,对颁布的《规划》、《方案》在地区一级特别是在贫困山区的可行性及如何进一步具体落实。第二,针对全省已经开展的几个艺术教育实验学校如营山师范附小、成都实验小学、遂宁中学等的艺术教育课题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在贫困地区1,000多万人口辖13个县、市(区)大范围内进行这种超前性、开创性的艺术教育课题研究,还需从理论和政策上加以论证,阐明其课题价值和推广意义。第三,课题涉及的几个急需解决的问题:①建立行政管理和教研管理机构。②重点抓好艺术师资队伍,主要是中学艺术师资队伍建设。③通过多种渠道加强设施设备建设。④抓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办出一批有地方特色学校。⑤抓音、美课堂教学和常规管理机制,健全评估体系。

1993年2月28日,由陈肇荣、喻大禄、周林、曹安玉、丁俊玉、李义发、贺继业等同志在四川省教委体卫艺术处就课题的初步方案进行了研讨,决定由省教委体卫艺术处、原达县地区教委、四川省教科所联合承担此项课题,为总课题组。确定原达县地区平昌县、邻水县、达川市(今达州市通川区)和十所学校为实验县点,分别承担不同类型的子课题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