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增强文化惠民工程的覆盖面和实效性研究成果

增强文化惠民工程的覆盖面和实效性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惠民工程不仅是党和国家近年来实施的亲民政策和爱民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对党的“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践履。这项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为主要目的的民生工程,首次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正式出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

增强文化惠民工程的覆盖面和实效性研究成果

文化惠民工程不仅是党和国家近年来实施的亲民政策和爱民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对党的“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践履。这项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为主要目的的民生工程,首次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正式出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谈到要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时,强调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又进一步强调要“推动基层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总之,文化惠民工程作为党的十七大以来提出并实施,以普及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为目的,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重要举措的爱民、亲民的民生工程,它主要包括送戏下乡工程、送电影下乡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重点项目。它的主要运作方式采取政府主导模式、政府补贴模式以及政府购买模式三种方式进行。

近年来,随着文化惠民工程的开展,国家也相继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来进一步推动和保障文化惠民工程的发展。比如,《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纲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等。在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保障下,文化惠民工程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18年全国公益电影放映共1027.1万场,提供公益影片4282部,新增加影片451部;截止到2018年底,全国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9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25%[15]。2018年全国共有农家书屋58.7万家,向广大农村配送图书突破11亿册[16]。2019年,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7795个,从业人员41.23万人,全年演出296.80万场。2019年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96个,全国平均每万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121.4平方米,全国人均图书藏量0.79册,全年全国人均购书费1.68元。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33530个,艺术表演场馆2716个,美术馆559个。全年全国文化旅游事业费1065.02亿元,人均文化和旅游事业费76.07元[17]。2020年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2个,比上年末增加16个;从业人员57980人,增加18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7053人,占12.2%;具有中级职称人员18868人,占32.5%。2020年末,全国共有群众文化机构43687个,比上年末减少386个。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32825个,比上年末减少705个。2020年年末,全国群众文化机构从业人员185076人,比上年末减少499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7075人,占3.8%;具有中级职称人员17969人,占9.7%[18]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篇专门针对长沙市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研究的文章中,研究者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这两种田野调查方式,对长沙市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研究指出,长沙市文化惠民工程面临的困难主要有:文化供需两端不匹配、文化惠民发展不平衡、政府文化经费投入不足、文化人才非常匮乏、各级文化资源缺乏协同性、缺少文化惠民长效机制[19]。就是在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其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上存在的困难也不少。深圳市十余年“图书馆之城“建设硕果累累,截至2018年底,深圳共有公共图书馆650家,其中市级3家,区级9家,街道及以下基层图书馆638家,遍布全市的“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244台,光明区24小时自助“书香亭“51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达到4295.8万余册。每10万人便拥有7.2个图书馆,在国际城市中遥遥领先。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作为深圳市发达社区,社区内拥有像华为这样的知名企业。但在其图书馆建设中,也存在硬件设施较为薄弱、馆藏图书种类较少、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及图书馆相关活动偏少等发展困难。

仅从全国财政支持公共文化服务来看,经过十几年的持续投入,全国文化事业经费在数量和质量上得到了很大发展,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得到了很好的弥补。但我们也要看到,在国家财政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过程中,相关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成效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

表6-3  全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按城乡和区域分布情况

(www.xing528.com)

数据来源:2020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

总之,文化惠民工程实施以来取得的成绩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而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则使我们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正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所指出的那样,在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中,当前我们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推动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面和增强实效性上。

扩大文化惠民工程的覆盖面,主要是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文化资源和服务的不平衡性问题。当前,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平衡: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不平衡、东中部之间的不平衡、体制内外之间的不平衡、行业之间的不平衡以及对特殊人群文化权益关注不够等。因此,必须在遵循国家关于加快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意见和指导标准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农村、西部地区、民间文化组织和团体、非文化行业、特殊人群等文化权益加以重视,采取重点扶持、政策倾斜、资金保证、人才培养等各种方式,促使文化惠民工程的覆盖面得以进一步扩大。比如,在《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意见》中,党和国家已经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特殊人群文化权益等公共文化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因此,只要各级各类政府和相关人员能很好地把握国家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初衷,严格执行各项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标准,就一定能大大扩大文化惠民工程的覆盖面,保障更多人群的文化权益。总之,扩大文化惠民工程的覆盖面,是为了让最大多数人享受到国家对其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这是从量的视角对文化均等化和标准化、文化平等权利的反映。

增强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效性。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仅要从量上去扩大受众群体,而且要把文化惠民工程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出文化惠民的作用。因此,政府作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主体,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除了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来保障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之外,也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适时地增加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还要改变和完善自身对各项文化事项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在政策、法规、资金、管理等方面,对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真正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其次,要不断完善文化惠民工程的供给机制。在遵循文化惠民工程均等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上,一定要夯实文化惠民基础设施、建立各级文化机构的联动机制、完善优秀的文化项目和服务的生产创作传播机制、因地制宜发动群众起来实现文化的共建共享等。再次,要建立完善的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要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一切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对文化惠民工程的真实需求,使文化供给侧和需求侧真正达到合一;要虚心接受人民群众对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效果的客观评价;要接受人民群众对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工作具体实施的有效建议等。最后,要调动人民群众对文化生产、享用及消费的热情。不管政府在文化惠民工程上做得如何成功,但最终衡量这项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还是在人民群众身上。因此,政府要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去调动人民群众参与进各项文化惠民工程的生产、享用及消费中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生产文化、享用文化及消费文化的热情。

总之,强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标准化是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标准化的指导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和服务才能得到优化配置、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联动机制以及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才能更好建立。而文化惠民工程作为当前党领导下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扩大其覆盖面和增强实效性,无疑会大大地提高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和供给成效。但不管如何,在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中,只要我们坚持胸中有大义、心中有人民、干事有担当的信念,就一定能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也能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